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教济世度人思想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也必然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先秦道家、儒家、墨家以及原始宗教巫术救助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发生广泛互动有其内在原因。就历时性原因而言,两者有着共同的思想与学术渊源,其诞生、发展和演变均受到了易筮术数和道家哲学的重要影响,而道教所承黄老道学与传统数学学术脉络又均可追溯到先秦史官系统;道教与传统数学互动的共时性原因,则是两者在思维方式与文化结构上具有互补性。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双向互动有其内在机制:一方面是道教思想家往往援引传统数学建构道教义理,数学因而成为道教思想的一个内在部分;另一方面,中算家在研究过程中又多主动吸收道家道教思想,使之构成传统数学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玄学是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形态。此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道家哲学没有再继续发展,但通过道教、儒学以及中国化的佛学,道家思想又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道教哲学作为玄学之后道家哲学新的发展形态,从道家哲学的转型及其与道教思想的内在联系中能够得到说明;而道家思想在儒、佛中的体现,则不能视作道家哲学的发展。同时,有必要从道家与道教关系的角度,深入探究玄学之后道家哲学不再发展的原因;把道家和道教都装在"道学"框架里的观点也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近出版的《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先秦至隋唐卷),是迄今为止研究中国先秦至隋唐道家道教教育思想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入的一部专著。该书的编著出版加强了先秦至隋唐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研究这一薄弱环节、甚至填补某些方面的研究空白。这对于人们全面了解先秦至隋唐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弘扬道家道教教育思想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人们研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并从中吸取其思想精华,提升教育思想境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审美观念以及创造性想象上。清水道教音乐也受到道家"悟"与"和"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道教思想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后人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角度看,以哲学、思想理论为主导的老庄道家创立于前(先秦),以宗教信仰为主旨的道教建立于后(东汉以降),随之而来的是道家与道教的融合、涵化、整合、熔铸,亦道家亦道教,亦道教亦道家。因此,从整体上说,作为思想学术的老庄道家与作为宗教信仰的道教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章分析了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的生死观与道教“我命在我”的长生成仙说,说明了在生死观上道教对道家思想的援引和衍化。  相似文献   

7.
《花间集叙》包含浓重道家道教思想内容,欧阳炯亦有复杂作叙动机,这两个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从未有人言及。《花间集叙》不仅贯穿着道家道教思想内容,也集中阐述了唐五代文人曲子词与道家道教之关系。其所贯穿的道家道教思想内容在当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着强烈的主流意识形态意义和宗教意义的。欧阳炯为《花间集》作叙,是一个包含着四重子动机的多趋式动机。在这些子动机中,既有借重道家道教提高唐五代文人曲子词艺术地位及政治地位的考虑,也有个人现实利益之考量。  相似文献   

8.
王明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道教研究专家,是我国道教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在中国哲学思想史和道教史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批准为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他的《太平经合校》、《抱朴子内篇校释》、《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道教与传统文化研究》都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他开创的道家与道教研究,对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与儒、佛相比,“道”对于道家、道教来说更有根本的、全面的、深刻的意义。道家、道教离不开“道”,名实相符,“道”也在道家、道教思想文化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中国所特有的“道学”。道学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老庄学、黄老之学、道教经史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周邦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比较密切。周邦彦道家道教思想的产生与其父周原、叔父周邠的道教思想、行为影响有关;还与其太学读书时阅读的道典及其结交道友有关。潥水为官时茅山道教对其影响尤大,其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道家道教思想倾向,常常采撷《庄子》典故援入诗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本土宗教孕育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中,重经验而轻理性的农业生产赋予了儒释道三教共同的特点,即以神秘主义的直观能力破除迷障而直指世界的本源,这一特点深受近代美国文学大师的推崇和吸收.以各自不同的领悟而形成了超验主义,表现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  相似文献   

12.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seen increased threats to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in Israel. Key factors include population growth, strong pressure from construction entrepreneurs and possible profit to land owners who benefit from a legal conversion of farmland into lands allocated for construction. While each Israeli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used to participate in agriculture classes, most students no longer experience this and their overall exposure to farming in schools is limited.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ways farming is presented and addressed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in learning materials. Additionally, it examines the actual status of teaching about agriculture and explores how farming is addressed in teachers' pre‐service programmes. The main finding is that very little teaching about agriculture and land management is carried out at most school levels. Only one college prepares agriculture teachers and science education programmes rarely address agriculture as a course topic. The paper also outlines a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science,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朱熹对农业十分关注,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发展的好坏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民众的生计。所以他不仅以身作则督促人们去耕作,采取优惠条件激发民众的务农积极性,而且还正确分析传统农业的弊病,采用新的农作方法来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的农业发展历程依据产出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1978—1988年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是一个产出低速增长期;1989—2003年为内蒙古农业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一个高速增长期和一个低迷徘徊期;2004—2008年为内蒙古农业的起飞阶段,是又一个产出高速增长期。在未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畜结合”是内蒙古农业实现腾飞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他感作用普遍存在,针对他感作用的基本定义、作用物质的种类及在可持续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利用植物他感作用建设可持续农业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浅析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传统农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主要影响可归结为五个方面:(1)引起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2)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3)农业生产控制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4)农业用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能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已使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持续农业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注,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7.
在农耕和畜牧社会条件下,物候对古人来说极为重要。桃花常见,阳春三月开花,花色鲜艳,因而常被人们作为春耕和其他农事开始的信号,古代农书、类书等文献也多以桃花开作为春天的物候。基于对桃花物候的认识,文人在描写春天或者春日节令时,也常常以桃花的盛开或者凋谢为其表征,通过将桃花与李、柳或者莺、燕、杜鹃等组合来描写早春、盛春、暮春之景。与其他春日花卉比较,桃花的物候意义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中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成为西部开发中农业和农村工作扣心任务,西部开发中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实现优质化、区域化、多元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西部开发中要开拓农业开发思路:发展“商品农业”、“灌溉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荒漠农业”。通过大力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强化政府的科学规划职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鼓励组织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实现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邢台市地理位置优越,农耕历史悠久,农业自然资源的组合状态较优,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农耕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具象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融合各种文化、各类宗教为一体,逐步形成的耕作仪式,既是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忠实记录,又是农业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以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路家台村四种农耕仪式作一解读,以期揭示农耕仪式中所蕴含的丰厚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