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阐释商品和市场的属性入手, 充分论述了高校文科学报定位于市场的可能性条件以及未来方向, 并强调指出, 人类对于终极价值的关注以及对于理想主义的追求, 是高校文科学报得以继续存在的最深刻的依据, 也是高校文科学报能够把学术探索转化为文化消费的有力前提。  相似文献   

2.
高校文科学报是学术和文化的特殊载体,其主体性是学术性,它本身不具备走向市场经济的诸多客观条件。如果让学报屈从于经济利益,只能使学报更加远离自身。高校文科学报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只能走发扬、弘大学术之路,使高校学报向自身──学术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内容、学术水平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然而,作为特殊的栽体,高校文科学报不仅传播、承载学术和知识,更传播、弘扬着高雅文化;是学术载体,也是文化载体。研究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含量,应以研究文化含量为出发点,探讨文科学报的学术价值、学术品位,同样应建立在文化价值、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文科学报面临的严峻形势进入二十世纪末叶,我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国内和国际的大环境角度审视,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因素将制约着文科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其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不断更新,也促进着人们精神领域的思想解放和认识的飞跃,传统的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的高校文科学报,其传统的办刊模式也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迫使文科学报必须重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找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最佳…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发展给高校文科学报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文章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背景下,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意义以及如何繁荣的途径;阐释了高校文科学报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渠道;分析了高校文科学报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暨主编研讨会,于1988年11月5日至9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出席大会的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106所高校的128名代表。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巡视员武兆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管理局副局长张伯海以及湖南省教委、省出版局的负责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湖南师范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们到会看望了代表。会议听取了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组的《关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工作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杨焕章教授为理事长的工作机构。会议肯定了10年来高校文科学报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提高了高校文科学报在其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罗远航 《文教资料》2014,(32):45-47
我国高校文科学报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传播载体,数字化出版有助于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和扩大成果传播范围。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数字化出版整体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纸质版内容的再数字化。"内容为王"的观念固化、国家出版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限制、数字化出版人才缺乏、缺少推动数字化出版市场发展的竞争动力等是制约高校文科学报数字化出版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1988年10月6日至7日,我省6所高校文科学报负责人及代表,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了四川省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会议。今年1月,成都地区8所高校发起成立“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7月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促进了我省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工作的开展。目前,我省已有约20所高校文科学报编辑部明确表示积极支持成立并决定参加学报研究会(少数院校的复信尚未收到)。这次筹备会议,就是在成立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倡议得到广泛赞同的情况下召开的。到会同志就成立学报研究会的意义,学报研究会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具体筹备事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是我国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文科学报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文科学报已达五百多家(包括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不仅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财经政法类院校办有文科学报,而且许多理工科大学也办起了文科学报,使文科学报队伍日益壮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术研究事业的长足发展。高校文科学报是一项以编审学术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为主要内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这一系统工程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估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而对高校文科学报的评估工作做些研究就成为“学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  相似文献   

10.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文学编辑研讨会1993年9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这是研究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专业编辑学术会议。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45家高校学报的文学编辑和分管文史编辑工作的负责人近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收到了一批有较高学术质量的论文。这次研讨会由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委托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乐山师专学报具体承担会议的准备、组织工作。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杨焕章教授、副理事长肖汉森编审致信表示祝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田祖武编审和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文显教授主持了会议。乐山师专副校长、学报主编杨桦副教授到会讲话,祝研讨会完满成功。  相似文献   

11.
特色是构成高校文科学报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方面,是其立于期刊之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形成高校文科学报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科优势、地域文化、编辑主体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组于1989年12月25日在北京师范学院召开了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主编研讨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24家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的主编或副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杨焕章同志和秘书长潘国琪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北京师范学院学报副主编周发增同志主持。首先由北京师范学院副院长漆绪邦同志致词,他认  相似文献   

13.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人高校学报系统联络中心成立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及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杨焕章教授领导下,在中国工运学院真诚支持下,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人高校学报系统联络中心成立大会,于1994年9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工运学院召开。与会...  相似文献   

14.
1988年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筹备工作商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发起单位的代表和各地区高校的代表.他们是杨焕章(人大)、李静(人大)、潘国琪(北师大)、阎志民(北大)、姜方昆(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董淮平(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方集理(杭大)、李文焕(吉大)、田祖武(川大)、肖汉森(华中师大)、李光宇(华东师大)、张家骏(复旦)、黄芥田(湖北大学)、蒋广学(南京大学)、徐谊  相似文献   

15.
一部书、一本杂志质量的高低好坏,校对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高校文科学报来说,校对更是一个有着举足轻重的环节。高校文科学报校对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及其规律性。因此,要想搞好校对工作,必须在实际的校对中研究和重视其特殊性及规律性。高度的责任感和入境是搞好校对的重要前提,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摸索规律是提高校对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文科学报面临着许多危机,而摆脱危机、求得发展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对编辑进行合理地定位;2、学报应体现期刊规范化与学术规范化的内在统一;3、理顺办刊体制。慎其如此,高校文科学报才能适应新时期期刊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文科学报作为学术理论期刊,应具较高的学术价值,学术质量滑坡势必影响其发展质量。面对现实,不少学报编辑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各种对策。有的人说,“巧妇作无米之炊”,当前高校学报稿源不足,等米下锅,自然难保学术质量了。笔者对这种说法,是持分析和怀疑态度的。据调查,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文科学报不是稿源不足,而是“稿件排长队”。所以不得不“控制外稿”。原因很简单,一个稍具规模的本科院校,高级职称就有数百上千,还有够多的讲师、研究生,这些人每人每年向学报投稿一篇,数量就十分可观,还不够一个双月刊用它几…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高校文科学报是我国高校文科学报中一支有生机、有特色的重要力量。办好民族地区高校文科学报,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振兴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十年来,随着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民族地区高校文科学报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高校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发  相似文献   

19.
办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是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科学的选题决策是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全局意识。提高编辑业务能力是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民族高校学报编辑除了—般编辑必备的素质和道德外,还要注意提高民族理论、知识方面的修养。提高学报有效信息量,并注意信息反馈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主编研讨会,于1988年11月5日至9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出席大会的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109所高校的128名代表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巡视员武兆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管理局副局长张伯海以及湖南省教委、省出版署的负责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到会看望了代表。会议听取了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组的《关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备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