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孩子学习期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优秀的文学修养,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读书则是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读书之于孩子的重要性,才会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孩子  相似文献   

2.
如今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课的"正业"。可我们农村孩子却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仍在这道围墙边徘徊。课外阅读,成了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心中的痛",知道它对孩子的巨大意义,可是在指导督促过程中总是力不从心。近几年来,我带领孩子们一直在向课外阅读这扇大门冲刺,寻求点燃农村孩子持续性阅读热情的策略,让他们能踏上快乐阅读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显然是勿庸置疑的。阅读,使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阅读让孩子有知、有爱、有情、有德、有义、有信、有为。这正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喜爱阅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孩子们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大门,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与书本亲密接触的时间大大增多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那么,就让孩子走进读本,在浓浓的书香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内,亲子共读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重视,许多父母也反映,亲子共读对于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对孩子阅读情况的观察,有32.0%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陪孩子一起读",有35.9%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读给孩子听",而表示孩子喜欢自主阅读的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现在的家长越来越认识到阅读对孩子一生的重要影响。但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练习和自我训练,而亲子阅读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兴趣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由浅入深,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把这种愉快的经验延伸到未来的成长阶段。一、亲子阅读是儿童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赵翔 《家长》2013,(Z1):58
惩罚和宠溺是现在中国家庭最为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或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或采取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的宠溺式教育。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那么,如何管教孩子,既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请认真阅读《轻松教  相似文献   

8.
漫话     
《父母必读》2011,(5):16-16
“我们很重视基因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但有些本来阅读技能很差的孩子在接受了合适的指导后,其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说明,提高孩子的阅读技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我们需要把遗传和环境因素都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9.
阅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明确阅读的目标和内容,尽量扩宽阅读量,尽早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交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并及时激励和表扬,以形成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许多孩子都做过稀奇古怪的梦,如果孩子梦醒后存在恐怖情绪该怎么办?我相信大多数家长会对孩子这样说:"那只是一个梦,不是真事儿,不用怕。"或者说:"有爸爸妈妈在,我们会保护你。"殊不知,这样根本消除不了孩子对梦的恐惧感,反而增加了孩子对梦境的无力感。正确的对策是家长对孩子的梦境进行相对科学的解释,让孩子感受到梦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自己操控的,从而消除对梦的恐惧感。儿子浩然也常做一些离奇的梦,每当浩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间,读了魏智渊的《教师阅读地图》,感觉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似乎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真正的赏识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信任。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真正的赏识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对孩子未来成就的坚信,无论孩子犯多少错误,要经过多少反复,这种信任始终不变,唯有如此,赏识  相似文献   

12.
正一、活动主题巨鹿县育蕾小学在全校启动读报活动。二、活动背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是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普及,不少中小学生沉迷于看动画、玩游戏、上网聊天中。这些声、光、电的刺激,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孩子的心灵离需要静心品读的书本越来越远。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少年儿童的整体素  相似文献   

13.
我女儿平时比较活泼,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乐于交往和团结小朋友。我们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依据具体教育环境的不同,应用并设计情境教育孩子,感觉效果很好。对孩子进行什么教育,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目标;对孩子怎么进行教育,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我们在确立教育目标时,没有将孩子定位于向名人、名家去奋斗,而是首先把她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设计并利用各种情境,对孩子进行教育。把家庭设计为教育课堂,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是孩子的课外老师,家庭是孩子的课外课堂,我们不仅将家庭作为生活的重要场…  相似文献   

14.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怎样才能获取知识呢?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对孩子的阅读应该从"呀呀"学语时抓起。开始时可以给孩子口授简单的儿歌,讲故事,养成孩子  相似文献   

15.
<正>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孩子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启蒙钥匙。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越来越重视,父母很积极地给孩子灌输读书意识,让孩子从小领略读书的情趣,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回忆和思考,会很快转化为无声的内部语言,而丰富多彩的内部语言与思维的早期结合,又会把内部语言和想象提高到新境界,从此就"海  相似文献   

16.
如何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从小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点亮的"三盏灯". 第一盏:亲子阅读——小夜灯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像一盏天天相伴的"小夜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读书的态度上看,孩子深受大人的影响.我们深谙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体现了这个道理.那么,家长如何为孩子们点亮一盏温馨愉悦的"小夜灯"呢?  相似文献   

17.
读书,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心灵,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对孩子来说.热爱阅读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一个人不是天生就爱读书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实践证明,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将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塞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成为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生阅读者,让阅读为他们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大自然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地感知、  相似文献   

19.
《家庭与家教》编辑部: 我和妻子均为工人,有一13岁男孩。为孩子的成长我们费尽了心血,孩子要什么我们给买什么,托人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市里最好的重点学校去读书。可孩子的成绩并不是我们期望的那样好,而且性格懦弱,胆小没出息。对孩子我们真是恨铁不成钢,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可没有什么成效。最近市面上流行《哈佛女孩》之类的家教书。我们买了好几本认真阅读,也想仿照上面的办法教育孩子。不知行否?我们心里没底,特来信询问。  相似文献   

20.
张静 《辅导员》2013,(30):12-14
一、"离婚"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现在社会的离婚率已经有了陆续增加的趋势,所以在不少教师的班上一定免不了会有单亲家庭的孩子,而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孩子受到的伤害总是大过父母的,离婚家庭的孩子通常会特别敏感和易受伤害。对孩子而言,离婚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永久存在的"生活经验",如果不经过特别的心理疏导,负面的影响将会伴随孩子未来的一生。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孩子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