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相关专家学者已对碳中和实施目标、实现路径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开展研究,文章根据云南省能源发展状况,梳理了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能源行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为云南省实现碳中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雅婷 《科技风》2023,(7):51-54+61
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生态治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探索路径之一,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本文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治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碳中和与生态治理具有耦合性、协同性与整体性三维关系,深入挖掘碳中和对推动生态治理目标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9):1111-1115
正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测算,若实现《巴黎协定》1.5℃控温目标,全球必须在2050年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又称"碳中和"),即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其通过植树等方式减排的抵消量。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已有137个国家以政策宣示或立法等不同方式提出碳中和目标,其中大部分国家或区域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如欧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南非等。少部分国家,如德国将碳中和目标提前到2045年。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提出CO2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 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碳排放逐渐进入平台期,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80%以上。碳中和目标下,在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碳减排做法的基础上,如何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明确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战略路径值得深入探讨。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文明跨越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国需要在电力、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不断努力,减少碳排放量,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努力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加剧在全球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中国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运用科技创新用全球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与能源有关,更是一...  相似文献   

7.
国外碳中和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明君  罗文兵  尹立娟 《资源科学》2013,35(5):1084-1094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一个重要环境管理工具.本文通过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生成碳中和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深入分析了国际碳中和理论研究的知识基础和前沿演进轨迹,发现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全球碳市场、碳市场设计、森林碳补偿和碳泄漏等关键难题上;通过对比分析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碳中和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影响,揭示了碳中和制度演进路径,发现英国和澳大利亚在碳中和制度建设与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从联合国、国家、城市和大学校园4个层面解读了碳中和战略计划制定与执行情况;基于组织、活动和产品与服务碳中和案例介绍了碳中和的具体操作方法.最后,指出未来碳中和制度发展的关键在于碳补偿标准制定与推行和全球碳市场规范化程度.这为构建我国碳中和制度体系,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良性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十年来,传统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利用引起了诸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发既不依赖化石燃料也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巴黎协定》承诺在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我国政府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未来几十年能源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氢能是全球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燃烧后无污染的特点,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能源燃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22,(1):15-17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彻底改变,煤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因控碳导致的经营困局。文章从"双碳"目标、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碳交易权市场和新能源平价上网等方面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煤电企业面临的困境,并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趋势,提出煤电企业经营策略要从战略定位、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加强企业成本管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应对,为"双碳"背景下煤电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领导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政府、企业、个人都必须参与协同,政府制定碳中和目标并进行规划和引导,企业通过结构转型、自主研发或改进低碳工艺实现碳中和规划,而个人则应践行低碳/零碳的消费和生活理念。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并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