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身为一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们读书是我的责任,让读书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也是我的责任。我接班的时候,学生们正值三年级,处于阅读培养期,阅读能力发展迅猛,因此引导孩子读书、重视孩子读书是我首要的任务。一、精心选择书目1.《新语文》如何让班上56个孩子接触到符合自己"胃口"的文章?我想到了《新语文》,"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是这个读本的贯穿性线索。几乎每一册都形成一个系列,书中节选了大量中外名家名著。孩子们通过读《新语文》,在短时间内视野可以得到拓  相似文献   

2.
何风华 《辅导员》2014,(22):37-37
身为一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们读书是我的责任,让读书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也是我的责任。我接班的时候,学生们正值三年级,处于阅读培养期,阅读能力发展迅猛,因此引导孩子读书、重视孩子读书是我首要的任务。一、精心选择书目 1.《新语文》 如何让班上56个孩子接触到符合自己“胃口”的文章?我想到了《新语文》,“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是这个读本的贯穿性线索。  相似文献   

3.
薛廉珍 《小学生》2012,(9):29-29
语文课后,孩子们怎么做?我告诉孩子们,读书的孩子最美丽!老师永远会在书中等他们!我给他们印发必背古诗文和推荐书目,给他们编制课外主题阅读手册,带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我和他们一起同欢笑,共感动,齐成长……一、培养读书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虫子蠢蠢欲动,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我抓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专家说:"在学生的阅读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喜欢他应该喜欢的书籍,让学生吸收他应该吸收的‘营养’,而‘怎么引导’是横亘在中小学老师面前的一个急需逾越的障碍,老师们首先应该大量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具备跨越这个障碍的能力;其次,老师们要培养自己的勇气,有爱心、有勇气去解决这个语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最初,面对六本"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一本教材正在困惑的我,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悟。●引领学生"读他应该读的"  相似文献   

5.
<正>"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掌握住了阅读的主动权就掌握住了语文的主动权,语文要回归本真,阅读就要还给学生。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主动积极为孩子们创设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等,为孩子们铺架阅读桥梁,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去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此时无声胜有声——创设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1.精挑细选,让孩子有书可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读书要保证有书可读。首先我们可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时下,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也为孩子们打开了文学的天窗,开启了书香童年的历程。随着孩子阅读量的增大,阅读质量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老师是幸福的,和老师一起读书的孩子也是幸福的。课堂是语文老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师生共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共读可以建立师生共同的语言,在共读中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促进交流,最终达到能够促使学生初步养成"嗜书如命,每天阅读,务成习惯,坚持终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本文主要介绍几年来在"自育自学子课题课外阅读"课题实验中具体开展师生共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共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促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正>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父亲是一名教师,学校图书室就成了我童年的天堂。也正是因为读书多的缘故,小学、初中阶段,我的习作很多时候都成了班里的范文,课堂上,老师经常会将我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这是我特别引以为豪的事情。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仍保持了阅读的习惯,同时,还经常将自己觉得很美的文章在课上朗诵给学生们听;学生习作时,我也会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动笔,然后将下水文展示给他  相似文献   

9.
我,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没有高职称,没有高收入,也没有高荣誉;我,一个"另类"的老师,不组织考试,不批改作业,不辅导学生。班主任们见到我会问:"你怎么上课的?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你的课啊!"孩子们见到我进入教室也会说:"何老师,您可来了!我们想死您了!今天咱们玩什么?"  相似文献   

10.
"让没有书的孩子找到书,让有书的孩子喜欢上阅读,让喜欢上阅读的孩子爱上表达,让爱上表达的孩子找到自己。"这是李涛老师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行的动力。一、阅读教学的“初体验”.李涛老师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教育理想踏上三尺讲台,只身来到上海。他看着眼前四十几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用同样期待的目光看着这位新毕业语文老师的时候,他下决心要让这些可爱的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他用心备课,课堂上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讲给学生听。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老师和学生的之间的新鲜感消失了以后,他发现学生们上课开始开小差,虽然很努力地盯着黑板,但是他们的心却不在课堂。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容乐观,理解能力差,概括能力弱,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良好的氛围是行动的催化剂。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爱读书的爸爸妈妈,一定会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来。然而在农村,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低,而  相似文献   

12.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虎根是我刊的老朋友,也是一位热心的读者。这次他谈的话题是关于让孩子多读课外书,他呼吁减少学生的功课负担,家长和老师要支持、关心孩子们阅读课外的优秀图书。如果把读书只限于在课堂上读的几本书,这是对读书的误解。我想,这个话题有针对性,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对家长、老师都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舒梦 《班主任》2004,(4):24-25
尊敬的范老师: 您好! 当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与您分手、进入高中读书了.在她即将与您分手的时刻,我感觉到了她对您依依不舍的深情.她不止一次地说:"再开学的时候,范老师就不教我们英语了.再换班主任,不知道会不会像范老师那样."一个孩子不断地念叨一位老师,足以说明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范老师,您是我女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良师.我女儿是通过关系上初中的.那年小学毕业时,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她上了这所区重点学校,才分到了您的班级.听说您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后门生",因为您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评价中经常是老师对学生所做的评价,很少有学生敢对教师进行评价。其实,学生也是教与学的主体,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老师就应该俯下身子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这无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老师可以在上完一节课后,要让学生说说喜不喜欢老师上的这节课。如在学习完《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后,我突然想到让孩子们说说我这节课教的怎样。孩子们听到这样的话,既惊讶,觉得又新奇。刚开始他们谁都不好意思,结果平常一个"小调皮"站起来说:"老师您读课文真好听,您读书的感情和语气都很好!"  相似文献   

15.
清晨,我坐在窗前批改作业。阳光透过玻璃柔柔地洒在孩子们充满灵动的文字上,闪耀着光芒,似有精灵在快乐地舞动。倏尔,一段文字跃入我的眼帘:老师,我觉得您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每天上课时您都笑得那么灿烂,像是传递快乐和幸福的天使。可是,每天您都那么忙,备课、上课、改作业,陪我们读书交流,还带我们开展实践活动……看起来,您又是那样的劳累和辛苦。作为老师,您觉得自己幸福吗?作为老师,我幸福吗?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细细想来,教师的确是个充满劳碌的职业,语文老师的工作更是繁重琐碎,劳苦有加。静静品味十几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生活,如茶一样初尝苦涩,细品清香,心头不由漾起阵阵幸福的涟漪——语文老师的幸福,浸润在芬芳的阅读中。语  相似文献   

16.
陶金琼 《学子》2013,(5):37
窦桂梅老师说:"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的确,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放飞心灵,让他们的精神得以愉悦。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不大,刚开始就需要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老师讲,孩子听,由扶到放,最后让孩子自主地在书的海洋中享受阅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学会感恩     
从教10余年,几乎每年教师节,都能收到学生寄来的一些贺卡或来信。每每看到孩子们寄来的这些礼物,我都会很仔细地观察阅读,我会贪婪地阅读着卡片上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文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看着他们的字体成熟了好多,想着他们如今的变化——一些学生在信中写道:"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不仅是我学业上的老师,您更是我人生路上的老师。您对我的谆谆教导,您亲切的话语,每每在我困惑时就会萦绕在我的耳边,谢谢您!  相似文献   

18.
秦越霞 《广西教育》2013,(12):59-61
2012年11月23日,在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颁奖大会上,一位"最懂赞美"的教师荣膺奖项。据了解,这位教师经常这样赞美学生:"梓懿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乐雅的字真漂亮,书法家的字都没有你写得漂亮!"她还把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感动用心记录下来,再用飞信向家长汇报。"您是我见过的最有心的教师!"在孩子收到黄娅娟精心准备的"爱心快递"后,家长们纷纷用赞美回馈这位教师,表达对她由衷的喜爱。这位"我最喜爱的老师"就是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语文教师黄娅娟。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教室,不喜欢学校的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生气,没有灵气,没有趣味,像枯萎的花朵,像生锈的铁钉。可怜的母语,可怜的语文,可怜的阅读,可怜的作文,可怜的孩子们。我们知道,孩子们没有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孩子们看来,在教室里读书,老师的语言也是干巴巴的,老师不是缺乏热情,老师不是缺乏多媒体的技术,老师缺乏的是自由的心灵,准确地说,老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范老师: 您好! 当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与您分手、进入高中读书了.在她即将与您分手的时刻,我感觉到了她对您依依不舍的深情.她不止一次地说:"再开学的时候,范老师就不教我们英语了.再换班主任,不知道会不会像范老师那样."一个孩子不断地念叨一位老师,足以说明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范老师,您是我女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良师.我女儿是通过关系上初中的.那年小学毕业时,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她上了这所区重点学校,才分到了您的班级.听说您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后门生",因为您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