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当前三次泵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潜在的三次泵变流量运行方案;并以某建筑为例,比较了供冷季节三次泵系统与传统二次泵系统的水泵总能耗,得出三次泵变流量可节能30.61%;最后对三次泵变流量的控制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运行策略比常规一次或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复杂,负荷的变化方向将影响水泵运行调节次序。当末端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一次泵或二次泵流量,最后增加三次泵流量;而末端负荷减少时,应先降低三次泵流量,然后减少二次泵和一次泵流量。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教育部透露正在酝酿高考改革新方案,将认真研究“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这一建议。其中一个方案是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提出的,变一次考试为7次考试,高中三年每学期期末考试都为全省统考,这6次考试和高考成绩,在升学中的比例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已有数年了,新型的教学理念给广大教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充电"。可以说,只要一提到新课程、新理念,大家就能说出一番观点来。可是几十年来的传统教学观在我们的大脑深处却是根深蒂固的,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相似文献   

4.
科技前沿     
地球生命的九次奇变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前,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奇变二:出现植物第二次奇变是在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植物。塞尔维亚尼什哲学院副教授帕夫莱博士在一块19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发现了植物含有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表明地球已有植物。奇变三:出现昆虫第三次奇变是在4.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1厘米长的小昆虫。它是由日本生物学家在本州岛山脉  相似文献   

5.
李克仲 《语文天地》2012,(19):58-59
"我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笔者时常听到有语文老师这样说,在教改的大潮中,固然不乏弄潮儿,但也让许多行事态度从众、平庸的教师,每每发出跟不上变革步伐的感叹。确实,一次次的课改,变大纲,变教材,变教法,使教师眼花缭乱;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标  相似文献   

6.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宫庭政变。本文拟通过探讨玄武门之变的原委,以期揭示掩盖在此类宫变表象下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220kV一次变电站全停事故常常是由于直流系统故障、母差保护误动和母联开关故障等导致,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用双主变分列运行的方式代替双主变并列运行的方式来降低变电站全停事故的发生,并给出了220kV一次变电站双主变分列运行的条件和实施方案。通过在鸡西电业局220kV杏花一次变电站的实践,得出采用分列运行的方式可以解决线路对地电容不平衡造成的66kV系统中性点电位偏移过大的问题,同时可以改善供电质量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奇变一:出现生命。第一次奇变是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塞尔维亚哲学副教授帕夫莱博士在一块19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发现了植物含有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表明地球已有生命。奇变二:出现昆虫。第二次奇变是在4.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1厘米长的昆虫。它是由日本生物学家在本州岛上的山脉中最古老的有机化石残片里发现的。  相似文献   

9.
习作评价不仅是对学生习作的简单评价和指导,更是一次以文章为载体的师生良性交流,有时甚至是一次难得的因材施教的机会。所以教师的习作评语不仅要在写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个性等方面进行人文引导。变理论说教为情感交流,变居高临下为平等对话,变单独作业批示为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  相似文献   

10.
奇变一:出现生命。塞尔维亚尼什哲学院副教授帕夫莱博士在一块19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发现了植物含有木质素和纤维素,表明那时地球上已有生命。奇变二:出现昆虫。在4郾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1厘米长的小昆虫。它是由日本生物学家在本州岛山脉中最古老的有机化石残片里发现的。奇变三:出现恐龙。在2郾2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恐龙。美国古生物学家在亚利桑那沙漠中发现了恐龙化石。奇变四:出现猿人。第四次奇变是在4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猿人。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河岸有一具距今400万年的古尸,经鉴定是一具猿人尸体。奇变五:出现石器工具。第五次…  相似文献   

11.
本案例反映了新的教育观、儿童观对教师的积极影响。在传统教育观、儿童观支配下的教师,不太可能产生像案例中这位教师这样的困惑。在传统的观念看来,上一次活动结束后,必然要转到下一次活动,活动的主题可能会变,组织的教师也可能会变,因此上一次活动的现场必须整理干净,以便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准备好所需的一切(场地、器具及时间)。案例中教师之所以会产生困惑,是因为新的教育观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李克仲 《语文天地》2012,(10):58-59
“我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笔者时常听到有语文老师这样说,在教改的大潮中,固然不乏弄潮儿,但也让许多行事态度从众、平庸的教师,每每发出跟不上变革步伐的感叹。确实,一次次的课改,变大纲,变教材,变教法,使教师眼花缭乱;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将充满人性的教育,变成一个个量化的数字,在“素质”的口号下,进行着“应试”的...  相似文献   

13.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的一次尝试应城市蒲阳中学张仁羲(43240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实验角度来看,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次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的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效果很好。一、教师指导,...  相似文献   

14.
青春的梦想     
风的刮过带走了时间,雨的飘落冲走了时间,在这一瞬一变之间,自然万物经历了一天,随着日历的一页页翻过,随着四季的一次次轮回,我们仿佛得到了些什么,同时,又好像失去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潍坊市为破解应试教育难题,从2004年起实行了“多次考试、综合评价、诚信推荐、自主录取、社会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中考制度,变三年一次的中考为一年一次的学业水平考试;变分数表达为等级表达;变只用分数评价学生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变教育部门统一划线录取为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经过几年的探索,中考新制度已初具规模,有效引导了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初步实现了学生健康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单变量三次函数是否存在极值的一种简便判别法,由稳定点的个数来判别单变量三次函数是否存在极值,并求其极大(小)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最小作用量原理推导出变厚度国薄板在均匀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变分方程,采用伽辽金法和摄动变分法,将非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化,对周边固定变厚.度国板非线性振动问题进行求解,一次近似得到了圆板线性固有频率,二次近似得到了圆板非线性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8.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章中,除基本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外,若再纵向拓展,横向联系,就构成一些变式题.这些题目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较好地体现了“重基础、考能力”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因而这类变式题在中考及数学竞赛中较常见,本文介绍其类型和解法,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对数学体系进行了潜科学分析,指出了在数学进化过程中两次大的潜变,探讨了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两次大潜变产生的原因,主要阻力,潜变标志以及潜变在数学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且研究了数学在各个发展时期的潜科学特征,预见数学既将进入新的潜变期。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时光总是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一切,正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变,包含着改变、演变、变迁、嬗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冬去春来,草木枯荣,繁衍生息,成长发展,贫穷富贵,生老病死,尽在变化之中。变是一种成长一种壮大、一个奇迹。一个花苞经过变化,成为一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