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可见,"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读"的方法有范读、朗读、诵读,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懂、读透。只有真正读好了,才能学好文言文,才能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4,(25):91-91
正阅读一篇文言文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熟读"阶段,包括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读词汇;二是"赏读"阶段,包括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文章的主旨,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感悟;三是"背诵"阶段,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读"的活动,体现"读"的艺术。一、熟读记词汇学习语文,必须从积累词汇开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满井游记》时,在词汇积累这个环节,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学新词。通  相似文献   

3.
学生文言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初中文言文教学采用"读、说、点、练"的教学方式,即读,教师范读引路,学生自读跟进;说,译说课文内容、概说课文中心、疑说课文难题;点,点拨字音、字词义、句子、内容;练,练字词的释义、活用、句子翻译、精彩句、段的背诵及写作、延伸读文。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学生觉得"学文言难,难于上青天",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课堂一潭死水.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并从课前预习阶段(自学阶段)和合作探究阶段(自学成果展示阶段或课堂教学阶段)两个方面,提出了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纵观目前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并不令人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还都有一种畏难情绪。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安排好各种读法,指导好学生,以学生为根本,以课堂为载体,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一定有助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立读为本"应该是一条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庄敏 《语文天地》2012,(22):29-3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一、诵读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在当今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对小学文言文现状进行分析,从"读思达"教学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字-文言文、"读思达"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提出教师如何更好地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对文言文进行教学。通过"读思达"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小学文言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8.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起着由课内教读走向课外阅读的联结作用。把文言文自读课中的学生自主阅读落到实处,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利用助读系统,指导学生自读文言文,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借助"阅读提示"、紧扣"思考探究",积累文言文知识、明确自读要点,找到自读的方法,把教读课中所学的知识、方法、技能在自读课中实践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统编教材编者要求阅读教学由教读到自读,最后延伸到课外阅读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9.
韦爱珍 《教师》2020,(10):43-44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生学习文言文,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最直接的方式。小学的文言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课堂,以“读得通、读加悟、读出味、读之深”为四大组块进行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并与大量的古诗文教学互补互通,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通过“读通”“读懂”“读熟”这三个“读”,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读通——指导朗读。扫清朗读障碍文言文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无法运用现代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来阅读文言文。学生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扫清朗读障碍,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弄清生僻字,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出感情,并且知道在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做出教学新尝试。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开展文言文教学,打破固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文言文学习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轻松地感受到文言文中隐藏的文化底蕴,进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初中文言文教学难题破解要立足于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读"入手,狠抓突破。"四读"教学法是一个源自一线课堂,具有一定实效的"少教多学"成功方法之一。本文就对此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姚渊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93-194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成为新近的教学难点。从它所占教材篇目的比重来看,从它与以往版本的选录长度而言,从它在高考中人们重视的程度来看,我们都必须对文言文阅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教学"三读"与应试"三析"的角度阐述了文言文教学与应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高中文言文教学要转变观念,重视诵读,遵循"自读--讨论--探究"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钱静 《教学随笔》2014,(8):20062
文言文教学是应该以字词的串讲为主,还是当作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去赏析?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一"读"、二"问"、三"导"的方式,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以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月娥 《教师》2010,(17):65-66
目前,大部分学生觉得“学文言难,难于上青天”,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课堂一潭死水。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并从课前预习阶段(自学阶段)和合作探究阶段(自学成果展示阶段或课堂教学阶段)两个方面.提出了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以"读"攻"读"的诵读见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即教学实践中进行自读、范读、竞读、译读、悟读、背读六个梯度的文言文朗读训练,以发挥诵读见义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传统教学一直提倡的。当今的文言文诵读,已经难以留足或争得"读书百遍"的时间,如何优化文言文的诵读方式对文言文教学显得至关重要。一、水落石出——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开始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纠正读音、句读和语气语调。1.读准字音。在学习中,对于生僻字学生完全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参考文下注释来认识并读准,而对于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一些文言字词的异读和轻读则需要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中“读通、读透、读破”这三个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三部曲”。认清“读通”的重要性,分析其原因,力求“读通”。在“读通”的基础上,从基于文本、浓缩文本、超越文本三条途径“读透”文本。完成“读通…‘读透”的阅读目标,只有“读破”,才能妙笔生花,以至文思泉涌,或纵横捭阖,或旁征博引,达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的“如神”境界。然后知:读书易,读“破”却难。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呢?本文就"读、译、读、析、诵、迁、练"的文言文七步教学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