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曹操统一北方的军粮来源和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东汉末年到曹操统一北方,是军阀混战时期。为了持续作战进而打败对手,几乎所以军阀都注意到了军粮问题。其中只有曹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是他能够统一北方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就混战时期的军粮问题和曹操采取的对策,做一粗浅考察。  相似文献   

2.
清人赵翼说:“人才莫盛于三国。”汉魏之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为了搜罗人才,许多当政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其中曹操最引人注目。曹操曾三次下达“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破格提拔人才,结果许多文人、名士投靠了曹操。这些人才对于曹操统一北方和巩固政权起了重  相似文献   

3.
曹操,是三国时期地主阶级中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五十年代末,史学界对曹操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同志同意为曹操翻案。近年来,有的同志又对曹操的评价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拟就新近对曹操的评价问题的论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乔霞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6):119-120
通过黄巾起义发家的曹操,在不断地战争中有了统一天下的愿望。由于曹操的谋略、品行和军事才能,在其周围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将,在他们的协助下,曹操的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立的政权。建安元年,曹操建都许昌,以许昌为基点展开了统一天下的一系列军事征伐。曹魏政权对许昌也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许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曹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几出曹操戏来比较艺术上的真实与历史上的真实,认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艺术上的曹操是反面典型而历史上的曹操是正面形象,艺术上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既有不符之处,也有基本相同之处,艺术上的曹操并非一概是坏典型,也有具有歌颂性质的曹操戏。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同性格的定向性、一贯性相统一,它就使艺术上的曹操形象具有多种面貌。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考查有关曹操的史料的基础上,概述了曹操的法治思想,着重分析了曹操法治思想的特点、形成原因等,同时认为,曹操法治思想是曹操得以顺利统一北方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替曹操說好話,是很不容易的。过去我們曾評曹操为封建时代的英雄,不少的的同志提意見,不服气。现在郭老和剪老都发表了論文,要替曹操翻案,替曹操恢复名誉。各方面的同志热烈地参加討論,都是肯定的多,否定的少。眼看一千多年来曹操所受的寃屈,很快就可昭雪。这样的討論好极了,这样的問題搞得愈深愈透,不仅可以广泛的普及人民的历史知识,开展学术研究,发揚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新风气;尤其可以培养評論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史学、文学、艺术的理論水平,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历史上的曹操,究竟应該怎样的評价?我想在这里提出个人一些粗淺的見解。  相似文献   

8.
畅所欲言话发展──经济发达地区职教发展研讨会发言摘要7月初的上海刚刚步出梅雨季节,酷暑就紧随而至。研讨会开幕当天气温达到39℃,而且一直持续到会议结束。似乎受到天气的影响,会议开始就“热”起来了,代表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为了让尽量多的同志有发言机会,主...  相似文献   

9.
:1999年2月18日 ,宋健同志回到母校山东建材学院 ,看望学院领导并与分别50年的老校友欢聚 ,实现了多年一直想回母校看看的愿望。宋健同志先听取了院领导关于学院基本情况介绍和今后的发展设想 ,他不时插话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然后到会议厅看望在济的部分老校友 ,热情地与每个人握手 ,亲切地问长问短。大家围坐在一起 ,无拘无束 ,谈笑风生 ,畅叙久别情怀 ,忆恋当年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钟培成等八位老同学发言后 ,宋健同志做了情深意切、感人肺腑的发言。应许多同志要求 ,现把宋健同志的发言整理出来 ,留做纪念。稿子未经宋健同志过目 ,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30周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考试中心在广东东莞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长期从事高考工作的老同志回顾邓小平同志领导恢复高考的历史功绩。畅谈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高考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根据老同志们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出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供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对教育学院科研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并力求解决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问题,本报汉文版编辑室于三月三十日,邀请本院各系有关同志对教育学院科研工作的意义、任务、内容、方法、条件及其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本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王镜秋同志主持。出席并发言的有王立业、陈炳文、王汉波、赵维新、艾斯海提、张钊、郭澄、钱森强、杨萍、唐伯庆、高明儒、刘槿等十几位同志(以上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现将同志们的发言摘要发表。发言摘要系根据录音或发言提纲整理,未经发言者审阅(其中陈炳文、王镜秋、郭澄、刘槿等同志另有同内容的文章在本报本期发表,对他们的发言不再摘登)。 对于这一重要问题的讨论还需继续展开,欢迎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积极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2.
攻邺之役的胜利对曹操统一北方具有决定性意义.官渡之战获胜后,曹操信心倍增,把进攻目标确定为冀州首府邺城.经过充分准备,进展顺利.三个阶段都达到了预期目的.曹操麾下著名谋臣、战将几乎都参加了此次战役,他们在曹操统一指挥下各施所长,分工协作,形成强大合力,赢得了胜利.攻邺之役的胜利使曹操的实力走上鼎盛,决定了他对北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59年郭沫若、翦伯赞二同志发表替曹操翻案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先后很多关于曹操评价的讨论。大部分对曹操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给以肯定。1981年第2期《江淮论坛》发表了李则纲的遗作  相似文献   

14.
曹操曾擢用大批士族地主进入他的统治集团。如汝颍荀彧、荀攸、陈群、王粲、河内司马懿等人,都先后被曹操委以重任,成为他统治集团的中枢人物。然而,曹操又杀了著名士族孔融、杨修,逼死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这些矛盾的现象表明,曹操与士族地主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存在尖锐的对立。揭示他们之间这种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是研究曹魏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许下屯田是东汉末年曹操在统一北方过程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成功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粮食供用的问题,并对全国的屯田活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曹操"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魏武之故事,得到后世长时间的效仿。  相似文献   

16.
袁微子同志不久前在一次会议上就修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问题作了重要发言.为了帮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学好和用好修订大纲,特将(?)微子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审阅),供同志们钻研大纲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曹操有完备的人才理论系统,这是他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统一北方的重要筹码。本文从曹操使用人才的意义、用人的原则和用人的策略三个方面对曹操的人才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省委重视教育工作。今年二月,省委召开地书会议专题研究了教育工作。省教育厅厅长江泉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省委第一书记安平生同志就教育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本刊第四期曾作过报道,并发表了江泉同志发言的详细摘要。现将安平生同志的讲话刊登于下。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视角解读一代枭雄曹操的人才观.通过剖析曹操的人才观与时代文化特征间的关系,把握曹操人才观与时代观、发展观、功业观的内在统一,探究曹操人才观的独到与人才经营的成功,并依据现代人才管理理念揭示曹操人才观内蕴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嘉是汉末至三国时期才华横溢的战略家。他跟随曹操11年,转战南北,出谋划策,多次取得胜利,对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英年早逝,曹操十分怀念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