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鲢鳙属中上层鱼类,也就是说它们活动或觅食主要是在中上层水域,这是鲢鳙的习性,下底索饵对于鲢鳙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垂钓者们最习惯、最方便、最快捷的垂钓方式则是用手竿底钓。人们喜欢钓底,而鲢鳙喜欢“悬吃”,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呢?那就是选择陡坡。在陡坡上钓鲢,饵能触底,对钓手来说是“底钓”,而对鲢鳙来说则是“悬吃”。这既方便了垂钓者,又方便了鲢鳙,正是“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2.
刘定龙 《钓鱼》2011,(13):16-17
第二十五招:传统手竿钓鲢鳙 在笔者眼里,手竿钓法没有传统钓与竞技钓或“台钓”之分别。了解鱼的特点,选用合理的钓具钓法和饵料,谁都能钓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提起海竿浮钓鲢鳙这个话题,可以说是门派各异,技法多多。正如电影“地道战”里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本人在贵刊曾介绍过“倒挂金钟钓鲢鳙”和“一式两用的子母坠”,都是海竿定点钓浮的方法。今天再介绍一款钓法——海竿拴“副线”浮钓鲢鳙鱼。  相似文献   

4.
秦犁 《钓鱼》2005,(19):23-23
鲢鳙体型相似,食性相近,所以钓法也比较接近,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怎样钓鲢鳙总是笼罩着一层雾,看不透、摸不清,偶尔钓到也说不出所以然。后来抛竿出现了,但串钩和锚钧涮鲢技术一问世就受到非议,之后,改进炸弹钩,系“篮头”干半水的钓鲢鳙技术又被养殖户拒绝。然而,在手竿钓混合鱼比赛中占有相当份量,在湖泊水库等开放水域成为主要垂钓对象的鲢鳙无时无刻不在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从现代钓鱼史角度,对怎样钓鲢鳙予以总结,概括为鲢鳙钓技16招。  相似文献   

5.
逸翁  昕东图 《垂钓》2010,(11):26-3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钓鲢鳙方法,与现在是有很大区别的。那时钓具叫线板子,钓法叫“甩大线”,随着钓具和钓法的升级,现今,人们都改用抛竿和线轮垂钓鲢鳙了。  相似文献   

6.
任志新 《钓鱼》2004,(15):15-15
立夏一过,气温逐渐升高,鲢鳙活动量加大,食欲转旺,钓鲢鳙的时机又到来了。随着人们对鲢鳙食性的认识不断深入,钓法也从最早的半水飞钩钓发展到现在的手竿悬坠全泳层钓。钓饵也从原先专门定做的酸臭饵发展到现成的商品粉饵。悬坠钓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手竿钓鲢鳙技术的发展。过去钓友对钓鲢鳙的种种神秘感,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悬坠钓友的亲身实践所驱散。  相似文献   

7.
宝丁 《钓鱼》2005,(19):31-32
手竿钓鲢鳙有两种主要流派:浮钓和底钓。究竟哪种钓法成功率更高呢,目前在钓友的争论中似乎还难以定论。不过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还是比较欣赏浮钓鲢鳙!  相似文献   

8.
李子豪 《垂钓》2012,(11):36-37
实践证明,用大铅坠沉底的传统钓法对付鲢鳙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烈日当空的炎炎盛夏,起浮的鲢鳙更使传统钓法无所作为。而且,传统钓法的灵敏度也较差,鲢鳙的吃口较小,其吸取食物的取食方式所产生的信号较弱,传统钓法很难反映出鲢鳙上钩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肖山 《钓鱼》2005,(19):32-32
鲢鳙是中国四大经济鱼种之一,因其生长快,肉质鲜美,成为养殖业的首选鱼类。鲢鳙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靠吃水体中的微小浮游生物为生,所以,多数钓鱼爱好者认为,钓鲢鳙以浮钓为主,殊不知,手竿钓鲢鳙底钓优势更多。  相似文献   

10.
邹思全 《钓鱼》2006,(11):14-14
使用手竿钓鱼时,钓鲢鳙就钓不到鲫、鲤等底层鱼,钓底层鱼时,有时却能钓到鲢鳙鱼。钓底层鱼时,鲫鲤等鱼索饵后,就出现无鱼咬钩的现象。钓鲢鳙时,也出现这种情况,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下面笔者向钓友们介绍一种悬坠钓鲢鳙又能钓鲫、鲤等底层鱼的方法。鲢鳙鱼是滤食性中上层  相似文献   

11.
于至凌 《钓鱼》2013,(15):38-39
在多年的钓鱼经历中,主钓鲢鳙的时候并不多,多是在钓其他底层鱼类时,碰到有鲢鳙进窝才钓鲢鳙。在去年几次钓鲢鳙时,我在相同钓位,不同天气和饵料的情况下,钓获量不同,并且有很大的差距,现写出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鲢鳙的生长旺季,也是垂钓鲢鳙的最好季节。以往本地钓友们多采用海竿飞钩硬食浮钓钓法,但因其存在抛投难度大,鱼饵制作复杂等缺点,近几年来已逐渐被手竿垂钓鲢鳙技法所取代。在中小水面用手竿钓鲢鳙,不但手感好,感官刺激强烈,又具有上鱼连续的特点,其垂钓乐趣远远胜过海竿。下面结合本人近年来的实践,谈谈夏季中小水面垂钓鲢鳙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晓军  昕东 《垂钓》2008,8(5):20-22
在生有鲢鳙的水域垂钓鲤、鲫等鱼种时,一定得多加注意!因为,一旦饵料与钓法掌握不好,就会招惹来鲢鳙,严重干扰了正常施钓。  相似文献   

14.
宿聚生  张天林 《垂钓》2001,(7):12-14
我基本不钓鲢鱼。总觉得鲢鳙在钓鱼人的“鱼谱”中有点“另册”的意思。“正宗”钓手不大往那上面用心思。  相似文献   

15.
瞎钓 《垂钓》2008,8(11):84-85
大师的名言 差点忘了关键的了。 在大坝的时候,麦兜、闲情逸钓、小小鱼靠右边依次排开底钓,目标直指大草鱼,我们四个靠左边继续试钓鲢鳙。钓鲢鳙的抬竿频率比较高,动作比较大,声音比较响。后来因为没有口,小小鱼就在我们身后乱转,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看着我们四个钓鲢鳙,他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你抬竿他拾竿,大草肯定不靠边!”  相似文献   

16.
浪中人 《钓鱼》2005,(12):21-21
今年4月8日至5月9日,我同几个钓友先后五次到白鹤水库钓鲢,同样的钓组,同样的钓法,用饵也几乎一样,但是钓效差距却很大,甚至有的钓友一天下来连一次象样的“动作”也没有出现过,打了“白板”。于是议论纷纷,找了许多“原因“。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的钓鲢中也多次出现过。海竿浮钓鲢鳙同钓其它鱼一样,除了必需的基本功和“运气”之外,恐怕就是重视或者忽视垂钓中可能影响钓效的某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郭廷宝 《垂钓》2008,8(9):32-33
手竿钓鲢鳙以其特有的手感刺激,赢得了越来越多钓友的追捧和喜爱。然而,很多钓友要么找不到有效的钓饵,要么在钓法上不得要领,结果活受罪一场。下面,将由本期栏目嘉宾——化绍新钓鱼学校郭廷宝教练与您一道,解开钓鲢鳙的层层面纱。  相似文献   

18.
郁文生 《钓鱼》2010,(17):39-40
包食钓的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记得当时兴起的初衷,也仅仅是为钓取鲤鱼等大鱼。钩坠均卧底,饵料不雾化。但由于钓鲫鱼、钓鲢鳙效果不太明显,所以普及率较低。后来随着悬坠钓法在神州大地推广,并得到广大钓手的充分认可,有很多钓手积极将悬坠钓技术与传统钓中的包食钓法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10日,我与钓友林钢到阳春市郊的漠地洞水库垂钓。我使用3支“新潮流”海竿,以做月饼的莲蓉馅为饵,将钩抛向离岸三十多米的水域。其中两支海竿用定点飞钩钓法钓鲢鳙,获得鳙鱼3  相似文献   

20.
刘冬 《钓鱼》2004,(14):28-28
许多钓友都习惯用抛竿远投钓鲢鳙,效果比较理想,但用此法钓鲢鳙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即抛出的钩饵能不能准确地打到预定的钓点里。因为用抛竿远投钓鲢鳙距离一般在20—30米,甚至更远,一般人很难在这个距离每次都能将钓饵投到有效范围内。往往会是东一竿,西一竿,钓饵不能准确地集中在钓点内形成雾化区,势必影响施钓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水库钓鲢鳙实践中,也结合当地一些钓友自刨的钓法,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手车竿打窝定点钓法,解决了投不准钓点,费饵费时费力的缺点,经过大家的实践,效果确实不错。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