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综述、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在总结华佗五禽戏发展现状基础上,对安徽省30所普通高校进行调研发现:华佗五禽戏是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地方品牌",但目前安徽省高校尚未开设华佗五禽戏方面的课程.华佗五禽戏符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特点,其简单易学,场地要求低,适合人群广泛,便于推广.高校开设华佗五禽戏有利于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终身体育的形成,同时在创建和谐社会,继承弘扬发展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如能从实际出发妥善解决认识、师资等方面的问题,安徽省高校开设华佗五禽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高校病残大学生未上体育课的现状,从五禽戏的养生健身及治病防病方面,分析病残大学生练习五禽戏的意义,证明在高校体育课中针对病残大学生开设五禽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华佗五禽戏养生思想内涵体现在其注重整体观,讲求平衡观,运用系统观,强调主体观,体现审美观.五禽戏更好地发展需要: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二、创新五禽戏推广模式;三、创新五禽戏术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四、扩大五禽戏在农村的普及;五、丰富五禽戏现代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进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强盛,我国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发展的水平。养生文化作为中国的特色文化,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古城亳州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文化、酒文化、五禽戏文化为亳州养生文化的代表。在对外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翻译理论依据不固定、缺乏权威性、商业化倾向、平台相对单一等制约因素,文化强国视阈下亳州养生文化对外推广应把握“完善顶层设计、夯实文化根基、加强传播交流、构建传播体系”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五禽戏是深受道家推崇且至今流传较为广泛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大众健身导引术。由于练习者缺乏对其的深入理解,导致不少人盲目练习,降低或失去了五禽戏的健身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从现代运动医学与中医学的角度、道教的理念,深入探讨五禽戏的健身功效和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对推广我国传统健身术,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对健身气功.五禽戏之"熊戏"的功法进行分析,研究其健身作用及养生价值;结果发现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之"熊戏"能够加强脾胃运化功能,防治一些肠胃疾病,还可对髋关节、膝关节及下肢肌肉均有锻炼作用,这样就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有助于防治老年人下肢无力、髋关节损伤、膝关节疼痛等症.并且,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之"熊戏"能使脾胃功能增强,且能壮健力量,从而达到养生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是新加坡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文分析了新加坡高校国际化的特点:共享交流的文化环境、面向全球的政策环境和兼容并蓄的社会环境,在办学目标、师资生源、课程体系和教育合作方面国际化的事实经验,由此得出对我国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四点启示:追逐国际化理念、形成共同战略愿景、确定高标准定位、赢得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8.
客家地区山清水秀,生态优美,而且有非常丰富的药草、药膳资源,千百年来,客家人一直注重"寓医于食",在传统"辩证论治"和养生理论指导下,将客家地区常见中草药及"药食同源"食物相配伍,制成色、香、味、形、养俱佳的传统客家菜肴,在大饱口福之际,又可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珍贵的客家养生理念犹如"遗珠"一般散落民间,很有必要进行系统性专门研究,以推广弘扬客家养生药文化精髓.简要概要了客家养生药膳理论及衍变历史,并重点就客家民间数例常见疾病预防调理药膳方,从药膳药食性味、功能、客家特点等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齐素祯 《职教论坛》2014,(11):20-23
对高职教育的"技能本位"及其困境,在文化育人理念下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升级进行了简单论述,对高等职业院校考试管理队伍的现状和考试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在高职教育从"技能本位"到"文化育人"的转型升级新形势下,结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考试管理队伍的实际与特点,从学校层面的政策制定与考试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考试管理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五禽戏是源于华佗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经络藏象、气血等运行法则并结合大自然鸟兽的动作而创编的保健体操.通过分析老年人群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及五禽戏对该方面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讨论五禽戏在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观念加以梳理,认为中国古代太极拳与传统的“太极”文化两者有着深厚的渊源,拳理即义理。宜静宜动之间,体现了“太极”文化的本体义及价值义,并试图寓于相关的文献语境中予以研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全民健身的健康促进、"安全阀"作用、陶冶情操功能,增进人际交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理念和推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全民健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促进作用.认为:全民健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养生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依赖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根基是各项资源基础,包括容气资源、气候资源、山林资源、水体资源和养生文化资源,但各项资源的地位不同,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设计出评价方法,以此来探讨具体旅游地开展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适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科书不仅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和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对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为了争取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与话语权,需要以中国元素独特的文化内涵为视野,以全媒体传播为落脚点。要正确认识,充分利用;立足传统,创新组合;全媒体传播,全方位沟通。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面测量中国文化在日本、黎巴嫩的传播效果。研究表明,在传播内容上,不同层面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差异显著;在传播对象上,宗教信仰是引起不同国家、个体效果差异的重要变量;在传播方式上,对外传播效果的取得有赖于传播模式、传播渠道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通信市场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都有其根源和背景.通过对过去市场发展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观念对网络发展和用户消费有影响,要想健康地发展中国通信市场,有必要深入研究民情、思维习惯、传统观念的潜在影响,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