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信息窗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对就业出新招:在研究生班级中设立就业委员为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各研究生班级中设立就业委员一职,同时在学校研究生会和各学院研究生会中成立就业实践部,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学协助学校和研究生院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1,(7):17
陈军2月21日在《今日早报》撰文指出: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新学期开学,武汉市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63名学生中就诞生了32个"小头头"。班级挑选一些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这是常规的班级管理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举措。在班级干部的选举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既能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热情,也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锻炼机会,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3.
康颖  朱枫 《文教资料》2007,(30):189-190
近几年,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周期延长、就业质量逐年下降,致使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心理危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就业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学校—班级—公寓"的"三位一体"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党团组织将干预进行到公寓"的服务体系的干预对策,形成高师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A4):163-164
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不仅能减轻辅导员负担,而且能形成良好的朋辈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本文就高校低年级这一特定群体建立起辅导员和心理委员沟通反馈机制,推动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委员述职和填写心理委员工作表的方式加强辅导员、心理委员和低年级班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联系,完善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我在班上进行过小学班级学生干部家访的尝试,即由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组成家访组,利用课余时间家访。为了让这些"小使者"不辱使命,我特意进行了礼仪、访题及口语交际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同时,积极应用各种创新思维管理,如建设"议会制班级"、关心学生心理动态、建立就业培训计划、创建党建班级,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班委”功能发挥的条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络班委"是在班级学生干部中专门设立的网络委员,通过建立班级博客群、QQ群的方式,把全体师生的网络信息资源汇聚在一起,以打造健康的校园上网环境,并在老师、家长、学生之间增加一个快捷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寄宿制学校中有无必要开展心理委员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接近80%的班主任谈到有必要在我校开展心理委员工作。在学生中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学生有倾诉每周心事的需要。另外,达60%的学生能够积极响应在班级中定期开展心理宣传并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一职。高中学生中女生比男生更期待参与到心理委员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依然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稳定性差、职业素养缺失等诸多问题,班级文化建设按照企业"班组式"文化的模式,在班级学生中设岗、定人、定责、定"薪",通过不同的班组成员角色定位,能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班组的管理氛围,为学生走向企业,走向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华小新 《学子》2013,(2):20
一、着力抓好班级集体教育1.美化班容,组织好班级活动在教室内贴上学生自己挑选的最喜欢的格言,在黑板上由学习委员每天写一句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中坚持刊登学生撰写的谈理想、人生和班级问题等方面的文章,开辟"向您推荐"专栏,及时向学生推荐能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作品。为班级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还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班集体活动,如,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每周一歌"、小知识竞赛,评班级"十佳"等活动。所有这些班集体活动的开展,总的  相似文献   

11.
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班级本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高等院校、中小学校时有发生的恶性校园危机事件,为每一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一直是一线心理教师不断思考和努力实践的目标.长期以来,班级中设有各种各样的班干部,如生活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等,但惟独缺少关乎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委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启动了"班级心理委员模式".  相似文献   

12.
尹迎新 《现代教育》2012,(Z3):88-89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指导学生大胆实践和创新,把班前会开好、开巧,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加强养成教育的指导,让班前会真正服务于班级管理,为学生的顺利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学校基层管理单位班级中的一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应该结合高校落实心理委员制度的工作实际,在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职责、选拔与培训、工作方式与成效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和再思考,从而构建心理委员的职责定位、科学选拔和系统培训三种工作模式,以便对持续发展心理委员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所谓班级导师制,是指各高职院校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学班级为单位,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成长导师,由导师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以促  相似文献   

15.
金蕊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144-144,146
本文从独立学院班级设立心理委员的意义、措施和如何做好心理委员工作三个方面对独立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独立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11,(3):17-17
陈军2月21日在《今日早报》撰文指出: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新学期开学,武汉市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63名学生中就诞生了32个“小头头”。班级挑选一些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这是常规的班级管理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举措。在班级干部的选举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既能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热情,也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锻炼机会,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7.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建构良好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对学校心理工作的普及、管理与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班级心理委员工作体系的构建、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方案的设计、班级心理委员激励制度的实施三个方面对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是自2000年起在高校班级班委队伍中逐步兴起的一个新的学生干部职务。班级心理委员是班级学生中的一员,他们能够广泛地接触同学,和同学们朝夕相处,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同学的真实情况,在学习生活中就能够随时解决同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及时反映问题、化解危机,因此他们被称为传播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班级班主任工作实践,以市政专业毕业班级毕业生为例,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综合素质等因素为每名学生订做一份毕业规划,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就业或接受继续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在学校班级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职责的班委成员的制度。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可以协助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开展多项工作,如组织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时发现班级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上报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和干预。心理委员的设立对于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