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作为责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公务员法》对引咎辞职制度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政策性规定成为重要实施依据,需以立法形式完善《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及配套法律,明确其主体、条件、程序、引咎辞职后的人事安排、监督机制等内容,使其向程序性问责转变,并借鉴西方国家培养以责任意识、民主法制观念为核心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它的建立有利于建设责任政府、加强官员责任意识。引咎辞职是"有咎"的领导干部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他们自责、自咎的一种行为。但引咎辞职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有咎不辞、总体执行较难等现象。因此,必须全面完善引咎辞职制度,构建切实可行的问责体系,以加强和完善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从责任机制的视角谈“引咎辞职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咎辞职是领导者出于政治的使命感和内心的道德自律,而承担的政治责任与道德责任。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来看,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承担的基础机制还缺乏。引咎辞职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应与公务员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相结合,是正式制度的补充,须与相关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政府行政伦理要求法规化、制度化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不仅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道德立法和建立专门的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方面都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与此相比,中国却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典。因此,加强政府道德责任制度建设,成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健全问责制和引咎辞职制以及道德监督机制是政府道德责任制度化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引咎辞职”本土化之路径选择——基于中西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咎辞职"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热点。对于我国来说,根植于西方公务员的"引咎辞职"是个"舶来品",其建立的土壤是立足于西方国情之上,西方国家在其行为动力、责任承担方式、接受程度与适用范围等方面具体运作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当然,为推进"引咎辞职"在中国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引咎辞职"本土化。可以从"引咎辞职"程序化、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正确定位官员责任、加强培养责任意识和完善追踪保障制度等角度出发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6.
美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经历了弹劾制、撤职和免职制、辞职制时期,缓和了政府与公民、资产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形成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具有惩戒、激励和释缓功能。我国应借鉴其成功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引咎辞职标准,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及其“退出机制”,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构建宽松和谐的环境,正确对领导者的权力定位,处理好“出口”和“接口”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引咎辞职是领导干部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责任,造成一定损失或社会不良影响,从而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自查、自律或自究行为,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要步骤。它作为对公务员监控机制的思路,在我国现有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障碍也不容忽视。为此,必须结合实际,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引咎辞职制度。  相似文献   

8.
重视公民权利、公民意识与公民价值、把公民作为政府活动中心的理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务员的行政伦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灵活运用现代化公共技能的基础上,应从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两方面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的建设。由此引出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价值观层次与心理层次三个维度,分别对应行政法律、法规与制度对公务员外在行为的约束和公务员内在的道德观念与心灵自觉。在测评方法上,选择由专家主持的层次分析方法,结合行政伦理监督机构的设置与相关法律的完善来推动中国公务员公平公正、廉洁功绩等伦理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深入以及责任政府建设的推进,引咎辞职制度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引咎辞职制度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分别从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等角度对引咎辞职的概念、引咎辞职的标准、引咎辞职的作用和意义、推行引咎辞职制度的障碍因素以及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有共识也有争论,有理论梳理也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引咎辞职是一种以责任的主动承担为核心的激励机制。领导者行为负一定严重性的道德责任应主动辞职。法律规定必须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不属于引咎辞职。建立完整的引咎辞职制度,我国应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和严格的执行机制,系统地加强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1.
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建设责任型政府的突出表现,这一举措突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与勇气。但是,在当前省部级高官引咎辞职制度中,普遍存在的诸如理念偏颇、上辞下免、明辞暗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完善引咎辞职制度,规范行政问责制度,构建有效责任政府的制度规范,需要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明确引咎辞职的条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及后续任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引咎辞职制虽然是一种政治制度、行政制度,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制度伦理,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其行为过程蕴含并体现了公正性、效率性、民主性、服务性等道德精神。这几种道德精神体现了权力与利益复杂关系在引咎辞职行为中的价值诉求,是由引咎辞职行为的公共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服务窗口服务的伦理失范现象突出,其原因是传统"官本位"思想的错误导向、公共服务窗口人员自身的公共服务伦理缺失、缺少足够的道德教育和职业责任培训、公务员伦理立法和相应伦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公共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的复杂性等造成的。应对的策略是加强公共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个人道德价值构建、加强职业伦理道德培训,强化职业操守、建立健全公务员伦理立法和相应监督机制和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公务员行政伦理实践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中,应努力寻求行政伦理实践中的可操纵性的途径和方式。行政伦理的规范、观念与活动的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行政伦理实践的内容结构。行政伦理的他律和自律,是行政伦理实践的动力机制。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是行政责任意识的形成过程。行政伦理实践的目标,首先是使公务员形成普遍的、完美的行政人格,最终目标是提高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能力。应着力解决行政伦理实践中的利益冲突和伦理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公务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公务员职业伦理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公务员职业伦理建设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公共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观;二、增强公共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公务员精神;三、进行公共伦理立法,加强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四、建立健全道德监控制度,完善对公务员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本建立了引咎辞职制度。现阶段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具有"成文制度型"、"事故责任型"、"上级责令型"三大特点。我国的引咎辞职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完善引咎辞职制度体系,完善引咎辞职的动力机制,完善引咎辞职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长久以来养老保险"双轨制"时代的结束。在改革过程中,政府角色有着改革主导者与改革对象、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实施者、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等多重伦理冲突,这给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化解改革中政府角色的伦理冲突的主要路径有:强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加快养老保险改革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积极培育公务员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和行政责任人格;加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行政伦理监督。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街头官僚即基层政府公务员,代表政府与公众打交道,是公共行政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一部分街头官僚由于多元化价值观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方式滞后、道德监督机制不完善及个人道德素养不高等原因,导致其行为产生偏差。因此,需要从强化政府伦理责任,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高街头官僚自我控制能力,构建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数千年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儒家伦理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重构中,儒家伦理的修身思想、礼法思想、民本思想等,对公务员的自身修养,行政理念、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行政伦理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阐释了行政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加强对公务员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行行政伦理建设的三种途径:强化监督,制定完善的行政伦理法规,健全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建设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