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者,大学从社会经济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时,既有的大学却显得有些乏力。因此,重提大学对人的培养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大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场所,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美国著名学者卞斯特斯指出:“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的世界经济中的‘电流’,那么大学就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动机’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教育成为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日益增长的关键。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是适应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那么,大学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农业教育研究》2003,(2):29-32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院校办学的主流理念,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教育的外在要求,是大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学知识格局中创新素质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旭 《江苏高教》2006,(3):155-155
1.在大学知识格局培养创新素质是核心。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知识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的速度和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见能力,对社会的适应不再是一次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即将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也正向我们走来。当前,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话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把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依靠知识的力量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推动社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要求更高,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因此,作为与知识的发展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如何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职生如何应付知识经济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类进入20世纪下半叶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与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加速建设的作用。知识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们惊呼“知识爆炸”!人类已步入一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源,人才是知识经济化的根本动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职生,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认识自身特点,清楚“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生能力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着探索高深学问的传统,其传统教育大学观对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当人类迈进新世纪的门槛时,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者,大学将从社会经济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大学教育深化改革的新的世纪,知识经济已作为一种信息化、多样化的特定形式,迅速被推到时代发展的前沿阵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后,知识经济已进入了充分知识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应答知识经济提出的严峻挑战,大学教育必须重新定位。因为知识经济已成为知识的资本化,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本要素,进而通过知识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形成知识型产业。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应当在大学教育阶段得到更加完善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对口"模式,呈多样化、多层次化发展,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迎接挑战,强化自身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从认识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提出了大学生强化自身素质的培养应做好的几个准备和应树立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由传统工业经济向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过渡的转变,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等职业人才.因此需要对知识经济发展演变历史的追溯来认识知识经济,探讨高职人才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高职人才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高等职业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由传统工业经济向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 济过渡的转变,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等职业人才。因此需要对知识经济发展演变历史的追溯来认识知识经济,探讨高职人才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高职人才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技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生产要素,作为知识的载体--人才在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我国目前人才的培养还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知识劳动者"的质和量已经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职业教育是培养掌握应用技能的"知识劳动者"的主要渠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就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和创造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不能满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本文对国外高校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环境,尊重培养大学生个性发展进行了浅析,从而引申到必须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多渠道开展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益成分,将对高校开展实践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所高等院校的标准,主要是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如果说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的是发现知识、创建知识的使命,地方应用型高校则主要承担着将知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产品,从而推动社会更快发展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智力型无形资产取代物质型有形资产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的时代。这个时代决定经济效益的不再是有形资源、厂房和资本 ,而是无形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程度。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 ,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创新主体———人。知识经济时代 ,赋予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求木之长 ,必固其根 ;欲流之远 ,必浚其源。知识经济社会人的素质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 ,它是人各项素质的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办学行为上。中小…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是商品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商品的生产、经营、消费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相对于物质商品,知识商品有其独特的多种特性。研究、建立知识商品经营专业,培养知识经营职业技能人才,对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知识观变化下的大学职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反映人们对知识的观点和看法。知识经济时代是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章从知识观的角度来探讨大学职能的演变。在知识经济这一社会形态下大学的职能表现为生产和转化知识、弘扬精神明、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职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的目的及任务在于培养出具有广博的知识、独立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体。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大学教育之本逐渐偏离轨道,需要我们重新认清和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教育之本。大学教育应该着眼于长远,以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只有这样,大学才能不断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 (消费 )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形态。科学技术研究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动力。社会要发展 ,经济要腾飞 ,知识是关键。高等教育是知识生产 ,传播的重要阵地 ,也是知识制造的摇篮。因此 ,改革高等教育的现状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级人才是摆在高教战线每一个人面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中所占比重越采越大.面对具有全新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应做好准备,力求教育创新,从而使中等专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培养出适合时代潮流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