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探讨档案在"一带一路"建设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关档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最后从建立"一带一路"海关特色档案信息中心、服务"一带一路"海关智库研究、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海关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海关"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的建档管理四方面提出了海关档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编辑人语     
太阳天天升起,2000年1月1日的太阳却有些非同寻常,它给我们带来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感谢上苍,元旦的上海晴空万里、一碧如洗,连冬日里经常光顾的浓雾也乖觉地退却了,让位于一轮灿烂的艳阳,让位于一个千年等一回的神圣的时刻。 新千年的曙光已经如期而至,就在这一缕曙光将临之际,上海市档案馆刚刚渡过了40岁生日。在喜庆华诞的日子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写来了贺信,市长徐匡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铁迪、市政协主席王力平也分别题词致贺。这些贺信和题词,不仅给市档案馆,也给全市的档案工作者带来了浓浓的喜气。如同一个美好的前兆,领导的祝福与嘉勉正激励并伴随着我们一路前行,融入新千年每一个崭新的早晨。  相似文献   

3.
展台的较量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看似一路大热跑出,但其实北京在最后阶段为争夺票源的悉心部署和公关策略,对最后以大比数  相似文献   

4.
编辑公德论     
任火 《编辑之友》2001,(6):37-38
一路走来,领略了那么多的崛拔峭厉,啜饮了那么多的甘凉清冽,感受了那么多的滂沱恣肆,穿越了那么多的寒风长夜.此刻,多少有此疲惫,有些困乏,毕竟,走的时间太长,路也够远了.好,找个僻静处,暂且将歇.款步徐行,四处张望,眼前却又是一亮!是用乱石巉岩筑成的嵯峨,是用芳草碧树铺就的辽阔,是用嶙峋峻峭镌刻的庄严,是用奔腾激越掀动的磅礴.来,让我们挥却疲惫,收起困乏,再一次走向激动,再一次投入思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Ucinet、CitespaceV等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中图情档领域有关“一带一路”文献进行分析,针对文献的年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关键词共现图为基础深入挖掘主题,最后系统梳理研究主题.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图情档领域有关“一带一路”研究的主题有“一带一路”背景下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建设、情报工作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围绕敦煌文史资料而展开的古丝绸之路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编辑寄语     
2008年已近年底,在这本年度最后一期杂志里,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特向长期以来关心、爱护与支持本刊的作者与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你们对本刊的关注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你们的支持则是对我们的激励,同时希望广大的作者和读者能够与我们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关系,并对我们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编辑寄语     
2010年即将过去,本刊今年最后一期杂志也到了与大家见面的时候了,尽管我们每年只出版6期杂志,每期也只刊载30余篇文章,但这一切可是从数千件来稿中经过认真审阅,反复筛选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扼要介绍国际标准ISO10646之后,着重介绍基于该字符集标准之上的计算机平台系统,文字处理软件、排版系统以及相关字型技术。最后,介绍这套系统在国际同信息交换中的作用,在新闻出版、古籍整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制作是一个群体过程、系统过程,从准备、采拍、编辑到最后播出,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电视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电视新闻记者和播音员的工作,却忽视了幕后英雄电视新闻编辑的桥梁地位和作用。事实上,编辑是电视新闻的最后把关人,是他决定着一条新闻或一档新闻节目在荧屏上出现的最终形态。编辑的美学修养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劣,而“优越的编辑工作有赖于优越的判断力的运用,它是一种艺术”。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意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应主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传家宝 1961年7月21日的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一篇散文《盐》。作者是一位老紅軍战士。在这篇散文里,他从中央革命博物館的一个普通的盐罐子,回忆当年中央苏区的紅軍生活和反“围剿”斗爭,回忆到在长征和抗日战爭时期,盐这个最普通的东西怎样成了最珍貴的东西。作者在最后写道:  相似文献   

12.
刘鹤 《新闻实践》2011,(5):75-76
与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相比,许多人对于他的新闻副刊编辑事业知之甚少。透过历史的纱幕,拨开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华民族的苦难之门,文学家郁达夫在远离故土的新加坡,将生命陨落前最后的光华献给了祖国抗日救国的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3.
新闻浮世绘     
成都一男子因为不愿陪妻子游泳,竟被一路追打,在桥头哭了半个多小时,不惜以跳河抗议,最后在妻子保证不“虐待”他后,他才愿意回家。  相似文献   

14.
编辑起码     
2005年最后一期《中国编辑》,要开展“做一本比生命还要长的书”的专题讨论。大约是我为该刊上一期写过题为《一本书主义与一本书运动》的卷首语,在主张上彼此不谋而合的缘故,编者约我为此专题再写一篇东西。出版业内同好,相敬不如相应,况且前一篇写罢,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15.
杨舒丹 《今传媒》2008,(3):52-54
编辑工作是人类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编辑是优化、净化社会文化信息的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辑作为媒介传递信息的最后一道关日,其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高军 《出版史料》2008,(3):98-100
叶圣陶(1894~1988)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而他却以做编辑为荣。叶圣陶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他从学生时代编辑油印《学艺日刊》,到成为开明书店的“灵魂”、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到晚年校读最后一部书稿,整整从事了六十五年的编辑工作,为我国文化、教育和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近百年中国出版史上是少见的。所以,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活动,对于目前的编辑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旦提交了最后的手稿,现在图书就掌握在我们富于创造性的手里了——作者的工作完成了。在我们将书稿从文字处理程序转移到出版程序之前,手稿应该经历三个编辑过程。  相似文献   

18.
编辑人语     
无论以什么方式计算,二十世纪都已结束。 一个世纪过去了,一个世纪又来了。它带给我们许多的感慨和启迪。尽管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天与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但生逢世纪交会、千年更替之年不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吗!由此也给了我们一个审视百年、畅想未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许彭 《新闻世界》2011,(9):61-63
广播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广播编辑的三个特性:广播编辑工作是把握广播宣传方向的统筹规划;是听众意识在节目编排中的呈现;是对新闻素材的再次加工,把好组织报道的最后一关。编辑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播节目的质量和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龙传 《出版广角》2021,(12):64-66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临床医学丛书"(第一辑)是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专业支撑.文章探讨在实施该出版项目的过程中,医学编辑应具备的政治把握能力、策划创新能力、医学编辑能力、学术服务能力等核心能力,以及提升这些能力的措施和方法,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