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历史表明,创造力的开发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实力,是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怎样尽快地培养出大批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是四化建设给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创造力的研究工作,探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规律,为培养儿童创造力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日本小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总是和人类自身的发明创造相联系的,而发明创造的成功离不开人本身的创造力素质,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课题。传统的日本小学教育偏重于知识教育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但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界关于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从1992年起,日本小学将启用新  相似文献   

3.
关于创造力的定义,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如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它不同于记忆力、注意力、概括力、想象力等心理能力。还有人认为,创造力是打破固定习惯的能力,是运用独创精神击败思维方式的能力。笔者认为,就表现形式来说,创造力就是发明和发现,就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人们对创造力的定义虽然众说纷纭,但对“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这一观点却是看法一致的。创造力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它的流畅性。所谓流畅性是指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毫不受阻地、非常迅速地解决特定问…  相似文献   

4.
推行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位教师都应树立的观念,形成“为创造而教”的信念。一、创造力的内涵创造力是指运用固有或已知信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新东西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前进正是人类特有创造力的结果。可见没有了创造力,也就没有了历史的前进,没有了人类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力发展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有关创造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在很多国家掀起了热潮,国际教育界已把二十一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创造性人才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世界一切财富中的“母财富”、“活财富”,而创造性人才所特有的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创造性人才用其创造力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因此,创造力资源的开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是万万不可漠然置之的。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军事的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其实质又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造性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的继续教育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忽视创造力的开发。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为此,知识教育与创造教育缺一不可。更新知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开发创造力才能推动历史前进。一个人既要拥有知识的容量,更要具有创造的能量,只有在创造能量的激发下,知识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缺少创造教育的含量,如果继续教育再不抓创造力开发,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智慧损失,人类智慧的损失与浪费比自然资源的损失与浪费危害更大。我们必须通过继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定位小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什么是创造力呢?就当前来看,更多的研究都趋向于将创造力看作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比如美国当代创造教育家阿玛拜尔提出创造力由知识基础、认知风格和人格因素三种成分组成,并指出这三种成分还存在交互作用;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腾柏格也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层面的现象,他提出了创造力的三面模型,即智能层面、智能风格层面和人格层面,他强调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每一层面内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另有一种看法,即根据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及独特性程度一般可以把创造力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创造力、中级创造力和高级创造力。初级创造力是指取得对本人来说前所未有的成果,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类潜能的发挥。潜能最重要的因素首推创造力。如何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研究,作如下思考。一、动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动机是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目标而行动的原因。"心理学家解释动机是个体内部需要时产生的一种驱动力。可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无需要就无所谓动机。教师结合教学,就要刺激学生产生这种驱动力。一堂课知识的需要性要让  相似文献   

9.
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创造,创造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毛泽东主席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创造中实现的。 一、社会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 现代国际竞争是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力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要走在队伍的前列,就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万成 《教书育人》2002,(18):35-37
创造力,通常是指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或叫创造能力,它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政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但创造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没有创造能力,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将无从谈起。首先,开发教师的创造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一方面是知识的总量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能对社会经济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知识创新。正如江泽民主席强调指出的那样,知识…  相似文献   

11.
李源 《考试周刊》2013,(71):45-45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的确,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重大的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举,在其产生之前,都离不开想象。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彰显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学科.  相似文献   

12.
黄娟 《文教资料》2007,(11):181-182
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是21世纪人类竞争的关键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我国《幼儿园规程》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文就我园的实践研究,对如何利用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示●张景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的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当属创造的潜力,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许多国家纷纷在教育大纲及课程设置上强调创造教育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教育界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忽视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十分宝贵的财富,任何一项发现和发明都是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产物.培养少年儿童创造力是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培育创造力人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高级能力.它是人类适应生活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是推进当前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 ,从一定意义上说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创造史。正是人类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推动着历史不断进步。江总书记反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么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1 凸现主体 ,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必须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越来越多地激励学…  相似文献   

17.
常敏 《西宁教研》2002,(4):32-3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类的创造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一样,也是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创造力的发展受到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创造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研究创造性的发展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素质教育要求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深究的问题,也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作为三大科之首,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高级能力,它是人类适应生活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是推进当前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教育学家罗恩把菲尔德曾经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要求未来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适应变化 ,学会创造。因而人类自身创造力的开发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 ,“创造力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潜质”,而缺乏的是一双慧眼去挖掘。幼儿期创造力的培养和挖掘 ,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那么 ,家庭如何有效地实施儿童创造力的教育呢 ?本人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更新家庭教育任务观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为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优势 ,家长有更多的精力和经济投入家庭子女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