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旅游翻译强调文化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旅游翻译应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翻译活动。甘孜州旅游文本富含了当地深厚独特的康巴地域文化,为尽可能实现其文化信息在译文中的有效传递,文章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与甘孜州旅游翻译的联系,并从原语同译语在语言特点、文体修辞以及文化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甘孜州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差异,提出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导下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得出译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导下的旅游翻译策略在甘孜州旅游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不中听”信息传递的基本言语结构和序列具有某些普遍性特征,但由于文化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传递相同内容的信息时交际策略的选择倾向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从交际与文化互动的宏观角度对于“不中听”信息的传递在中西不同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下所呈现出的风格差异进行了跨文化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意图传递的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及其接受情况。通过分析指出只用通过交际双方的共同努力,不同领域和语域的跨文化交际才能以更加开放的趋势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与当下高校文化话语体系相结合,探究霍尔理论与中国高校大众文化语境的新思路,特别是结合新媒体语境下大众文化话语体系,考察高校资助信息宣传"文本"的形成过程,以及受众依据家庭经济实际情况与"文本"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冲突、妥协的过程,并用符码化的信息运作模式探究高校学生资助宣传的新路径,挖掘资助信息符码的多重含义,对高校学生资助宣传体系的构建框架和意义进行深度思考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交际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如何交际,而交际风格又是一种文化的价值观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本文主要讨论东西方文化在传递"不中听"信息(比如,反映问题,传达坏消息,表示拒绝等)时所表现出的方式上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支配力量-价值观的差异,从而阐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者只有全面把握对方的价值准则和思维模式,选择恰当的交际方式,才能达到成功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几种表现形式,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非言语形式传递的信息更能表达人们的潜在意识和情感,从而达到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文本之高低语境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语篇的组织与信息的传递对语境因素有着重要的依赖作用,其依赖程度的高低可借鉴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作高低语境化之分,并以此分类为基础探求翻译策略甄选及译者认知建构的规律对翻译教学的开展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常运用修辞手法传递产品蕴含的文化价值,增强宣传感染力,实现商业包装效果和诱导受众消费的目的。拟从修辞学和接受修辞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广告语翻译,通过典型广告案例,探讨广告语翻译如何有效运用修辞手法。通过译者解码—译者编码—受众解码的过程,实现语言和修辞的转换,传递广告产品的信息功能和象征意义,赢得受众最大接受度,实现受众关照下的广告语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向游客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还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寻求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要求口译员在译语语言规范和听者能够接受的限度内,充分考虑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采取适当的策略和于段,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原语信息可能具有的多重意义,以争取译语和原语最大限度的等值。  相似文献   

11.
媒介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明智地、批判性地解读大众媒介的本质、媒介常用的手法及这些手法所产生的效果。媒介教育的目的是理解媒介产业、对媒介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媒介制作、欣赏与自我超越。媒介教育不仅需要良好的信息传播技术环境,而且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一大批献身于媒介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媒介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定位准确,对有关教育力量要科学整合和组织,以及对预期的行动过程进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播介入佤族木鼓文化传承后,佤族木鼓文化发生了变迁:木鼓形质改变,用途缩减、用法随意,木鼓文化作为一种神圣的生产文化之原始意义已经消失。佤族木鼓文化变迁源于大众传播的符号转换需求,并完成于符号转换的编码过程中。由他者完成的符号转换过程在受到不当的受众和社会需求输入后,文化生产输出了变迁的木鼓文化,最终改变了大众传播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Culture is the accumulation of life style and idea. As the container of culture, movie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media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movie's significance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tells of the inter-effects on life and spirit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it provides the strategy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movies.  相似文献   

14.
南京和徐州两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南京和徐州两城市大学生在媒介常识、媒体建构特征、客观性、媒体类型及语言、大众传播过程及大众文化、媒介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媒介认知能力的调查,发现:多半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但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不同发达城市的大学生由于媒体接触行为的不同也产生了一定的媒介素养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体育传播是整个文化传播的一部分,体育传播以媒介为载体.综合性大众化体育期刊是出现得较早、受众群体较大、易于保存的重要的纸质媒介.中国当代的综合类体育期刊生存在我们社会的大环境之中,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存在,但同时又要经受商品经济市场化运作的洗礼,迄今为止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大众体育传媒经历了萌发期、发展期、转型期,即将进入成熟期.研究其阶段性发展特点和特征,有助于我们中国体育传媒发展的策略,加快体育期刊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介娱乐化是当前新闻界中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其深层原因是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表现。借助英国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理论,从信息传播的机制来分析新闻娱乐化出现的原因。特别是探求统治阶级以意识形态进行的编码和接受大众个体的多向解码过程。同时指出利用新闻媒介的舆论干预是实现权力(Power)到权利(mght)的转变,能从媒介本体角度克服新闻媒介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当下,地域文化传播与报纸自身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经观察,其现实情况为:传播主体方面,传播介入意识浅、传播理念保守、传播手段单调;传播客体方面,传播内容稀薄、传播比例小、传播形式单一;接受对象方面,受众关注度高、兴趣度高、自信心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地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历史印记使其在现代性的社会生活面前处于一种劣势;媒体在生存压力下急功近利的心理动因;媒体自身良莠不齐的报道队伍,肤浅浮躁的报道心理。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所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与交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也是由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及反馈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分析该系统中影响教学传播效果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因素,依据传播效果优化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信息来源原理、重复作用原理等进行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两级传播流”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开创了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时代,更重要的是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突出个人影响——面对面的交流弥补大众传媒宣传的不足,因此,它不仅是一种“信息流”,更是一种“影响流”.本文从“两级传播流”的第二级入手,运用“意见领袖”、个人影响和人际传播等概念,通过对四川彭州宝山村在5.12地震前后信息传播的特点分析,得出人际传播是农村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的结论,并基于个人影响广泛存在的事实,认为在中国农村存在着“两级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都市文化主流是大众文化,这是我国文化演进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因此,从都市大众传媒的角度出发,了解都市文化信息的需求,调适自己对这种需求的呼应,生产相应的文化作品,既引领都市文化的潮流,又培育自己在这种文化需求潮流中的生存能力,这是目前都市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的关键,也是市场经济下大众传媒文化作品得以适者生存的前提。但是,在承认大众文化这一趋势存在合理性的同时,都市传媒应该对此现实作出自己的理性沉思和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