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新华社消息,为增加教育资金,改善基础教育,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448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教育费附加率提高到3%,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教育费附加是根据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开征的,其目的是为了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此次修改把附加率提高到3%,分别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政府日前发文调整地方教育附加等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自2011年2月1日起,统一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范围,并将征收标准由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的1%提高到2%,同时取消地方教育基金的征收。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基金和教育费附加属于政府性基金,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48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教育费附加是根据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开征的,其目的是为了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此次修改把附加率提高到3%,分别与“三税同时缴纳。为增加教育资金,改善基础教育,《决定》规定对卷烟生产企业依法全额征收教育费附加。10月1日起教育费附加率提高到3%…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     
★2005年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48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我国教育费附加率将提高到3%。教育费附加是根据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开征的,其目的是为了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从2007年开始,我国中小学生的学籍管理有望全部实现电子化。中小学生学籍实行电子化管理后,学生识别码将实行身份证和学籍双号制,每个学生由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全国惟…  相似文献   

5.
从总的方面来说,目前我国的教育财政政策包括收入与支出两方面的政策. 从收入方面来看,可分为一般资金来源、专项资金来源和其它资金来源.一般资金来源是指将政府一般经常性收入通过年度预算用于教育事业的资金,该项来源为教育资金的主要供给途径;专项资金是指通过教育费附加筹集的专用于教育的财政性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一律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计征;农村教育费附加则统一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包括在5%的总提留范围之内)征收,1996年该项来源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12%.其它资金来源包括学校收费、国内外企业、机构、社会团体、个人的专款等资金来源.目前学杂费收入已占我国全部教育支出的12%,是教育经费的第二大来源.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来源单一、以费代税、征收方式不规范、收入在社会经济主体的分配不公、高等教育收费水平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加强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工作自治区教育厅督导室征收教育费附加,是指国家对缴纳农业税、产品税、增值税的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征收的款项。主要用于发展基础教育,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合理收费。1993年,自治区教育厅督导室对全...  相似文献   

7.
1994年税制改革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大税种共同构成现行流转税,几年来的税收实践证明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成功的,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也显露出一些与现行国民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和改革,本对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改革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最近,各地在征收教育费附加时不同程度地遇到了阻力,某些省甚至下文暂停征收教育费附加,给征收工作增加了困难,广大教职员工反应强烈。国家教委有关负责人,就此发表意见如下: 教育费附加是指国家对缴纳农业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征收的款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合理收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2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所以,征收教育费附加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教育》2005,(9):26-26
(一)适时开征教育税。目前,城市教育费附加由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缴纳。合理确定教育税的纳税人,成为开征教育税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
一是明确征收标准。根据冀发[1989]1号文件规定,我市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农村教育费附加人头费部分实行乡筹市管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农村教育费附加按乡镇年人均收入的2%计征;城镇教育费附加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税的2%计征;在城镇建设维护税总额中提取10%作为教育费附加,并根据市场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适当调整,确保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我县开征教育费附加,很难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从1989年起,我县建立了人民教育基金制度,使教育经费有了稳定可靠的来源。现行的教育费附加,在征收、管理、使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费来源不统一,征收比例偏低。前几年,我县农村和企业的教育费附加分别按人均收入和三税的1%征收,征收的数额很难适应需要。二是征收渠道混乱。农村教育费附加一般是乡收乡用,也有区收区用、村收村用的。就是乡收,也不一致,有的是乡财政所征收,有的乡是农经站征收。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政府发文调整地方教育附加等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自2011年2月1日起,统一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范围,并将征收标准由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下简称三税)税额的1%提高到2%,同时取消地方教育基金的征收。  相似文献   

13.
流转税是根据商品流转额的大小依照一定的税率所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的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它目前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税收实践中我们发现现行流转税立法体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已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我国流转税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教育》2010,(12):9-9
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统一为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税额的2%。已经财政部审批且征收标准低于2%的省份,应将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调整为2%。  相似文献   

15.
征足教育费附加,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自治区教育厅督导室教育费附加是仅次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又一增加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由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征收教育费附加工作很重视,1993年全区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较前一年有明显好转:全区应征3111.9万元,实征194...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费附加是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但教育经费仍然十分紧缺,教育事业要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缺口很大的矛盾更为尖锐。如何依法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并使征、管、用逐步走上规范化?我...  相似文献   

17.
灵武县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成绩突出本报讯灵武县十分重视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截至1992年底,该县共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302。43万元,其中农村教育费附加215.19万元,占55.8%,有效地缓解了垒县教育经费的紧张局面。推动了教育条件的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18.
据人民网消息 财政部11月18日下发的一纸通知——《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表明,我国将统一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统一为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税额的2%。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网北京8月16日消息记者16日获悉,财政部日前同意北京市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按照其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财政部要求,地方教育附加由北京市地方税务部门征收,征收时应使用市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费附加的财源结构与改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费附加的财源结构与改善方案●钱小英一、教育费附加制度的概况我国的教育费附加是在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出台的筹资制度,分为农村与城市两部分,两者在征收、管理和使用方法上各成体系。农村的教育事业费附加先于城市设立。1984年国务院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