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信息化测度逻辑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万里鹏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06,24(8):1131-1136
文章从复杂社会现象的测度问题入手,探讨了社会信息化测度内含的逻辑规律性,指出信息化测度逻辑是形成测度体系结构的理性基础。它不仅对信息化测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且有助于解决社会信息化测度中的“同一性”和“整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察行政许可范围变迁的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样的运行轨迹:行政许可的萌芽—现代行政许可制度的生成—行政许可范围的扩张—行政许可范围设定的理性化。这一现象并不是一个逻辑上自满自足的领域,而是植根于特定时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其内在逻辑机理蕴藏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化和整合状况之中。  相似文献   

3.
日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勤 《内江科技》2006,27(3):89-89,161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表现不同民族的不同社会背景,任何语言都无法脱离其文化而存在,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尽管中日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久远,但日本民族因其独特的民族性格、地理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本文探讨了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文化导入的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和技术。为满足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一个交叉学科的新研究领域——“计算治理”。“计算治理”是针对数字社会中“信息—物理—社会”强耦合的关键特征,融合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系统深入地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与逻辑基础,构建数字时代社会治理体系,设计稳健和灵活相兼顾的治理机制;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法工具,研发数字时代社会问题感知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社会治理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世纪科学方法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方法是近代科学的产物。但是有其孕育和形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在中世纪实现的。中世纪持续的理智活动,使得理性主义的复苏成为可能,理性的抬升必然要求对人性的关注。在此基础上,科学方法论的思想要素在中世纪晚期结合并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了作为近代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灵魂的数学理性、逻辑理性和实验理性。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二次振捣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建筑物性能提高而在混凝土施工中逐步出现的过程,是避免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缺陷问题和各种环节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一直是建设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手段和技术措施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当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二次振捣技术进行分析,对其施工工艺和施工机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技术学习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技术学习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并产生一定的学习费用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假设。学习成本是决定技术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在基础性因素。技术学习的企业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社会积累和投入的不足直接表现为企业技术学习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欠缺,从而构成技术学习的巨大障碍。企业原有技术基础、技术知识的表现形式、技术交易费用、技术的潜在市场价值,以及技术学习战略与学习过程组织管理的有效性等,是影响企业技术学习成本的主要因素。从学习成本的视角考察影响技术学习的各种要素及其作用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决定技术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内在原因,全面把握技术学习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翼,不可分割。知识结构的理性因素是创新思维的基础,非理性因素提供创新的动力。唯科学主义否认直觉思维的作用,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片面强调直觉思维的作用而排斥理性思维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就会陷入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泥潭,同样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一、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现代生理学和信息论的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一个潜在的精神世界,认为人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弗洛依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和“潜意识”。M·H·麦金说:“思维也常常被比作水上的冰山,我们可意识到的那…  相似文献   

9.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在西方一些国家被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及其体系因其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的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一差异又与各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有的社会学家认为,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后工业社会(或称之为知识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电子社会、超工业社会,等等)将继续壮大,其以知识为基础而不是以财产为基础的权力将随之扩大,从而成为一个政治上独立的阶级,并将占据统治阶级的地位。在18和19世纪,理性与自由是一致的,弗洛伊德关于个性的分析说明了自由与理性的一致性。然而,在20世纪这种理性赋有了新的形式,它不再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也不再植根于个人,而植根于像社团、公司、政府这样的社会机构中。庞大的官僚机构与体制剥夺了这种理性与自由,这样,中产阶级“便成了将整个社会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