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广义上来讲,国际政治学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的历史与现状,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则是以一门分支学科存在的,单指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学科。本文将从狭义上的国际政治学理论,即分支学科的角度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独立的学科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学理特点是覆盖了政治学与历史学,具有某种交叉学科的性质.在价值结构、认知逻辑方面具有鲜明的政治学特点,在知识体系方面则有着明显的历史性.基于这样的学理特点,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当然需要选用政治学理论作为主要方法论.本文以汉儒董仲舒为例,分析了天人合一政治论的四个论点: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君权相对制约理论、政治秩序原则、政策原则;并指出,以政治学理论作为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方能将这一错位多年的学科放回原位,从历史学领域的专门史回归到政治学学科的专业基础,成为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奠基学科.  相似文献   

3.
正专业解读政治学与行政学是近代由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以国家及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范围涉及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和国际政治等领域。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发展历程,该专业设始于美国。1880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翰·伯吉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第一所政治学院,使政治学进入高校。进入20世纪,政治  相似文献   

4.
自政治学学科在中国恢复和重建起,中国的政治学就在确立学科独立性的同时开始了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交融与整合。近年来,政治学与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一步整合,出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在这个学科一体化的过程中,政治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步介绍、系统引进和应用与提高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研究中,开始出现由"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向"毛泽东政治学思想"研究转变的趋势.今后应将"毛泽东政治学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对毛泽东政治学思想体系创建的条件、毛泽东政治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及研究政治学的基本方法等进行研究,使"毛泽东政治学思想"研究成为一个成熟的领域,为毛泽东研究的深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入手,对最近十余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透视。大至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现实主义理论、国际制度学说、建构主义流派、国际战略探讨、全球化问题追踪、国际政治经济学、联合国研究、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女权主义等主流或热门理论,小到政治文化分析、生态政治学、国际关系伦理学、英国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等边缘或支流学派,乃至主权研究、安全研究、国家利益研究、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研究等核心问题,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主要内容,均受到作者的关注和点评。论文既简明提示了所获进步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更扼要检讨了现有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下步发展的方向,着重强调了这一学科在当今中国的“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入手,对最近十余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透视。大至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现实主义理论、国际制度学说、建构主义流派、国际战略探讨、全球化问题追踪、国际政治经济学、联合国研究、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女权主义等主流或热门理论,小到政治文化分析、生态政治学、国际关系伦理学、英国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等边缘或支流学派,乃至主权研究、安全研究、国家利益研究、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研究等核心问题,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主要内容,均受到作者的关注和点评。论文既简明提示了所获进步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更扼要检讨了现有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下步发展的方向,着重强调了这一学科在当今中国的“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入手,对最近十余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透视。大至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现实主义理论、国际制度学说、建构主义流派、国际战略探讨、全球化问题追踪、国际政治经济学、联合国研究、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女权主义等主流或热门理论,小到政治文化分析、生态政治学、国际关系伦理学、英国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等边缘或支流学派,乃至主权研究、安全研究、国家利益研究、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研究等核心问题,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主要内容,均受到作者的关注和点评。论文既简明提示了所获进步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更扼要检讨了现有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下步发展的方向,着重强调了这一学科在当今中国的“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196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文件下发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三校的国际政治系以及国家有关外国问题研究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诞生的标志.40多年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经历了起步、补课、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未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建设一要坚持国际问题研究的国家特色;二要弄清“权利政治“的核心,从新的视角研究国际问题;三要抓住首要问题,科学界定国际问题研究中的“定位、定向、定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政治学的学科特色.与西方不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表现为"唯实政治学"或"治理政治学".本文揭示了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线索,并由此指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关注重点自有其特色.这些重点包含重农、重一、重和、重民、重德等.与政治实践的紧密结合则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一些偏误,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成看作仅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所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的学科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一一相对应,等等。分析这些偏误,在于进一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既要使课程建设区分于学科建设,也要把课程建设融入学科建设,更要把课程建设提到学科建设的高度,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更加科学地阐释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贡献之二是马克思主义者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贡献之三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政治参与的研究出现了跨学科、多元化的取向。依照其理论建构原则和内在框架,大部分研究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多元主义、跨国主义和集体行动。多元主义范式强调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游说,跨国主义强调直接的平行参与,集体行动则强调体制外的社会运动。它们在弥补传统国际理论不足的同时,在理论适用性、框架及其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霍布斯和洛克最早提出的"自然状态"学说是西方著名的政治学说之一,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学界对他们的"自然状态"学说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学术界关于霍布斯与洛克"自然状态"学说内涵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评估了各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理论前提的截然不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不相容的。尽管许多学对两个理论的融合进行过积极的尝试,但成果并不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果重拾长期被新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国际分工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沿着杨小凯等人的思路进行展开,那么,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将融合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罗莎.卢森堡的研究视野大大拓宽,除了对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思想继续进行更为透彻和更具针对性的研究之外,还对她的具有独特视角的资本主义观、社会主义观和方法论,以及她的思想对当代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贡献,她与马克思、列宁的关系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开拓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同时,我国学术界今后对罗莎.卢森堡的研究应该更紧密地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对她的思想进行"现代化"、"中国化"的解读,最终达到既继承又超越,为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获取更多的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