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透两头,找到党和政府与民意之间的"共鸣点".作为基层电视台的采编人员,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成为上下联系的桥梁,把上面的精神传达下去,把基层的声音传递上来.这就要求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一方面要深入学习、研究国家、省、市、县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政策、意见;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基层情况,更多地把镜头对准农村,把话筒伸向农民.  相似文献   

2.
继央视开办《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多档深度报道栏目开办以来,各地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和评述,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做有深度、高的节目,央视和省级电视台优势明显,很多地方电视台同行都感慨,基层电视台深度报道很难做深。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谈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农事活动和农业工作都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农业报道围绕着生产和党政部门的中心工作,也不能不表现出季节性,因此,有人把农业报道称为唱“四季歌”。那么,怎样才能把“四季歌”唱好呢? 听听一些地市报的“四季歌”,歌声里存在“五多五少”。一是着眼领导、工作的报道多,着眼农民、基层的报道少; 二是会议报道多,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劳作的报道少; 三是季节性的应景报道多,冷静分析有深度的报道少;  相似文献   

4.
陈东兴  卢秀梅 《今传媒》2011,(4):122-123
系列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可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等来龙去脉,但区县级基层电视台在做深度报道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从确定选题、前期策划、转变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系列报道,使系列报道真正达到"形"、"质"结合,有"系"、又有"列"。  相似文献   

5.
基层广播电视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在报道基层事件以及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新媒体、自媒体的出现给基层广播电视台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文章就新时期如何加强集中广播电视台新闻的采编工作进行了探讨,将现阶段基层广播电视台采编工作状况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基层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做好基层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策略,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报纸和杂志的强项,近些年来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果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魏长青 《声屏世界》2009,(11):61-61
第一,把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等同于领导的行踪性报道。县级电视台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应该紧跟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宣传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一般都会具体体现在全县性的每项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所以报道全局性的工作部署、进程、结果、效率和基层的经验、方法,以及执行中先进和落后的事或人都是每次新闻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内容。但是我们在一些县级电视台新闻中能看到的除了领导还是领导。同一个项目,主要领导到场要报道,分管的领导下次去了还要报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扎实开展,县级电视新闻工作应着重在"把握导向、提高质量"上下工夫,在报道导向、基调、内容上体现大局,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克服县级电视台受众少、业务人员素质低、设备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广播电视新闻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凸显地方特色,致力提高报道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林娜 《青年记者》2006,(12):43-43
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多多倡导体验式报道不失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新途径。体验式报道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既加深了报道的深度,也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体验式报道要走进生活,提高  相似文献   

1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鄂州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实践中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把"走转改"当作广播电视的常态,实施常态化"走转改"。树立常态化观念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什么样的观念就决定什么样的行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是一阵子,也不是"运动式",而是广播电视宣传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指针。中央提出"走转改",正是抓住了新闻宣传这一带方向性原则性的方针。鄂州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实践中把"走转改"区别于一般的政治学习和活动,突破过去那种运动式、活动式的学习方法,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1.
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农事活动和农业工作都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农业报道围绕着生产和党政部门的中心工作,同样表现出季节性。因此,有人把农业报道称为唱“四季歌”。当前,一些地市报的“四季歌”却存在“五多五少”。着眼领导工作的报道多,着眼农民、基层的报道少;会议报道多,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劳作的报道少;季节性的应景报道多,有深度的报道少;结果式、“马后炮”式的报道多,进行式、指导性强的报道少;形式呆板的报道多,充满乡土气息的报道少。笔者认为,四季歌唱不好,虽然和农村改革的进程、农业生产的实际等客观因素有一定联系,但根本的原因在主观方面。通过编辑记者的努力,“四季歌”不仅能够唱好,而且还有一定的方法可以掌握。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视深度报道方式已经在各大电视台普及,并且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但有些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由于缺乏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大道理、空道理多,现场拍摄的图像少,新闻信息量贫乏,深度报道的深透性大打折扣,一些本来很不错的报道题材因为无深透性而丧失了它的报道分量和引导力量。因此,电视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地市党报记者工作生活在基层,对社会上出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以及群众的呼声,更能预先觉察和深切理解。面对诸多深层次问题,应在倾听群众呼声中学习化解矛盾,采写有分量、有深度、有作用的报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4.
车军霞 《新闻传播》2009,(12):116-116
在县级基层电视台做新闻节目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经常都会感受到电视新闻采编播合一的甘苦。县级基层电视台人手少,无法细化分工,一人身兼数职,既负责前期采访、中期播音,又负责后期制作,也就是说集记者、播音员、编辑于一身。可以说,县级基层电视台是锤炼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大熔炉。那么,电视新闻节目采编播合一对电视新闻事业又有哪些影响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基层电视台工作的亲身经历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工作报道,以其权威性和指导性在军队和武警部队报纸宣传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不少工作报道类稿件质量较高,但也有一些稿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写领导多、写基层少,写过程多、写经验少,写一般工作多、写中心工作少,写表扬稿多、写抓问题稿件少。此外,有些稿子写法老套,角度不新,千篇一律,缺乏新鲜感。  相似文献   

16.
杨国军 《新闻传播》2010,(4):110-110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详尽的报道。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类似《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方延安  王涌 《视听纵横》2004,(1):106-107
我们以往的新闻宣传工作或多或少地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会议新闻多,报道基层少;报道领导视角新闻多,群众新闻视角少;新闻工作浮在上面多,真正深入实际、深人群众少;说教性的报道多,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报道少。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之后,对县级电视台提出新的采访要求。县级电视台属于最基层、最贴近农村的媒体,而作为新闻采访的重要模式,电视采访针对预期需要报道的内容,对事实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和分析,为新闻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某些新闻事件,要求电视台在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就奔赴现场采访,各家电视台针对突发事故,争先从中提取"与众不同"但又不失详实的热点话题,这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必须完成采访报道任务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对  相似文献   

19.
从近期媒体的奥运报道看,各种媒体都在加大力度.以央视为代表的各电视台增加了奥运报道的时间和深度,搜狐、新浪等主要门户网站公布了自己的奥运报道计划,平面媒体更是不惜版面把专题做深做透,通讯社则凭借自己在采访和图片方面的优势抢占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节目是基层电视台的"立身之本",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基层电视台要想稳固并扩大收视群体、形成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本地新闻节目。笔者认为,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可从两个角度去捕捉受众关注的新闻点。其一,作为党的喉舌,基层新闻要播发党政重大决策及重大活动。但是,不能把节目的关注点只放到某一次活动或者某一个决策上,后续的延伸性报道尤为重要。其二,基层电视台要坚持"三贴近",立足民生,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