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都市报》(下称《南都》)十年创业,从当初一张16个版、发行两三万份的小报,成长为今天覆盖珠江三角洲、日均超120版、广告额近20个亿、发行量160万份的市场主流型大报。《南都》的成功秘诀何在?这报业神话是如何创造的?考察《南部》成长过程,发现其间经历了六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6)
<正>□个人简介王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深度新闻部驻京记者。曾任南都"网眼"版编辑。曾两度获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南都新闻奖年度大奖。报道《爱国青年韩宠光的特别一天》获第八届南都新闻报道金奖,《久敬庄里的强奸案》获第八届南都新闻报道银奖和腾讯网"2012年度调查报道奖"。2013年创立自媒体专栏"坏新闻"。  相似文献   

3.
《传媒》2003,(11)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报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中国最富庶的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平均每天出报96个版,日均发行量稳定在141万份以上,2002年广告额达8.2亿元,2003年上半年广告额实现5.13亿,同比增长80%。 南方都市报以A、A2、B、C、D五叠形式,拥有现代都市中极具消费能力的读者群,其中20-45岁的占7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占53 7%,月收入3000元以  相似文献   

4.
李翩影 《新闻世界》2014,(7):259-261
本文选取了《南方都市报》(简称《南都》)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底的深度报道,在大量数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南都》近三年呈现的深度报道特点、现状等展开具体研究,着重考查了其舆论监督功能,以期为当下都市报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栋 《今传媒》2007,(9):9-11
2006年12月30日,《南方都市报》把一份沉甸甸的168版"十年南都"隆重纪念特刊献给了广大读者.1997年-2006年,为了盘点《南方都市报》这十年历程,该报推出了系列活动,包括巡展、藏报、专刊、盛典等.这一切均"以更浓重的笔墨来为时代作卷,为十年家国的变迁作注,为媒体与时代的关系作证"为统领,不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文字、图片和报道形式,"十年南都"系列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评价:"这(特刊)是我平生之所见最具有诚意的总结."但在笔者看来,"十年南都"系列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南都十年历程的梳理与总结,还体现了传媒人"让理想推动现实"的信念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14,(12):5-5
据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建起付费墙,明年1月1日起,数字报需付费阅读。11月18日下午。南方都市报“新连接·大未来——南都新品分享会”在广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南都APP、南都数字报阅读墙、蜂窝微媒体联盟、品牌盛宴APP四个新产品正式发布,“南都18年”系列庆祝活动也随之启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曹轲介绍,南都报系此次推出的四个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吕丹 《新闻世界》2014,(5):90-9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为样本,试图挖掘并展现《南都》社论的公共精神,观照当下,探寻其所带来的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8.
曹轲 《青年记者》2007,(23):1-1
很巧,在东莞见到"发行大王"谭军波那天,正是《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引爆发行变革的第一天。11月1日,《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价格从1元提到2元,当年借"深圳封杀南都事件"异军突起的《晶报》咬住不放,立即宣布"扩版不涨价"。  相似文献   

9.
李璐 《新闻世界》2012,(8):280-28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记者节社论(2001—2011)为研究样本,分析新世纪以来《南都》记者角色的嬗变。笔者认为,《南都》描述的记者身份经历了从追寻真相的单角色到与中国政治、经济语境相结合的多角色的嬗变。在中国政治、经济的语境之下,《南都》的记者定位最终超越了新闻本位,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参与者与改造者。  相似文献   

10.
《南方都市报》(简称《南都》)自1997年4月创办日报以来,凭借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理念,坚持实施“主流化转型”,如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赢得了业内和学界的广泛好评。考察《南都》的成长过程,可以发现其有六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13,(9):16-16
由传媒梦工场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以及与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自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是本次峰会的两大看点。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报纸:《人民日报》、南都全媒体集群《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扬子晚报》●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创业家》、《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全媒体集群《南都周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10,(3):6-6
据南方日报: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近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南方都市报是淘宝天下在广东地区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在第一步为期3年的合作中.南方都市报将宣传和推广淘宝天下在广东区域的所有业务和活动,配合淘宝天下传媒公司所属杂志《淘宝天下》的发行工作。同时为淘宝天下及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拥有“九刊”:《南方月刊》、《城市画报》、《名牌》、《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第一消费》。九大刊物有直接属于集团主办的,更多是分属其不同的子报。如《城市画报》、《mangazine名牌》、《南方月刊》均属集团直辖管理,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属其子报《南方都市报》出品,《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由21世纪报系运作,《南方人物周刊》则是由南方周末报系产出。  相似文献   

14.
张斌 《东南传播》2015,(1):132-134
作为国内都市报的领航者,《南方都市报》以其高销量和高品质成为行业标杆。其中,其时评板块中的"个论"版更是以其精英化评论模式成为行业中的典范。该报摒弃碎片化的评论方式,跳出"正确的废话"的评论窘境;用包罗万象、重点突出的话题;具有专业背景的行业精英;用专业解读"专业"的评论团队打造了南都的时评品牌。  相似文献   

15.
曾励 《今传媒》2003,(4):16-18
1995年3月面世的《南方都市报》只是一张周报,1997年1月1日,《南方都市报》正式改为日报,由对开8版改为四开16版,日均发行量4万份,至2002年,《南方都市报》全年广告额实现8.2亿,日发行量突破123万份。6年求索,《南方都市报》在改变中进步,马不停蹄,高歌猛进,尽情演绎都市媒介文化,并终成主流之势。  相似文献   

16.
杨伟 《新闻世界》2014,(1):59-60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报纸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也是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并且正朝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目标努力。而《南方都市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报纸品牌的塑造。《南方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报业品牌的打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发展策略,为报纸媒体的品牌打造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易妍君 《东南传播》2011,(12):150-152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地区的一份综合性日报,最早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该报从一份追求可读性的小报,逐日发展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日报之一。据2010年公布的中国报纸发行量排行榜显示,《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南方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它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黄常开 《中国记者》2013,(10):29-31
从2009年开始,《南方都市报》打出了"南都,无处不在"的口号,并正式宣示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从此步入全媒体发展探索阶段。开荒拓土、引水垒山,重构南都生态,进而涵养四方水土,在平衡中不断自我进化式成长。可以说,转型对于南都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而是一种伴随性的成长方式。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对任何一家都市报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报道地位。从社会新闻打天下的初创时期开始,很多名扬一时的都市报都在苦苦寻求着向时政新闻的重点转移。《南方都市报》即为成功的范例,南都在起步阶段,一样是大量的社会新闻(以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20.
王思维 《新闻窗》2007,(1):29-30
自1997年1月1日创刊至今,《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报》)走过了将近十年的岁月,百万多的销量与不俗的口碑,自然使其位尊广州三大报之列(另两大报为《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同时《南都报》之所以成为中国都市类报纸中的佼佼者,究其主因,是乎其主流媒体的定位,报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