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可网媒的公信力却受到质疑。把关理论在网媒时代得到新的发展,把关人的作用被夸大化。本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对网媒把关人对网媒公信力的问卷调查,考察和探索各类型的网媒把关人对网媒公信力的影响。本研究有利于提高网媒的把关意识和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纸媒赢利,赢在"二次售卖",即以新闻信息卖受众眼球,以受众眼球卖广告信息.如火如荼的报网融合给纸媒带来了什么?其信息产品被廉价或无价地融合进了网媒;其原有受众不断向网络迁移;其"新闻+广告"的二次售卖模式也被网媒牢牢套用……报网融合,初衷是为纸媒赢取平台、赢在长远、赢得永续,可眼下,纸媒渐成网媒的"打工仔",网络蛋糕(基于纸媒信息而生的77.2%网络新闻阅读份额)的分割与讨要正在无序的融合中变得日益艰难.  相似文献   

3.
在介质革命的大背景下,报业危机表现为发行走低和广告下滑,本质却是纸质载体的相对劣势导致受众流失.报媒必须应时而为,主动对接新媒体,报网互动,平滑延伸,创新信息形式,充分利用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尤其是当前“屏阅读”的冲击下,报媒面临内容竞争力下降、受众阅读习惯改变、报网融合不足等困境。本文认为,报媒应从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和外在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拓展报纸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5.
苏静  苏浩 《新闻前哨》2008,(8):59-61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媒以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无限的信息容量、全球化的传播面、全方位的受众覆盖面、更深的社会参与度等特点,在大众传播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瞩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彭波在2008年新媒体高峰论坛上表示: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标志着网媒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6.
张鸣 《新闻世界》2008,(12):41-42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媒介正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传统报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一度被认为会被淘汰“出局”。勿庸置疑,报媒与网媒以及日益强大的电视媒体相比存在着诸多局限,而这些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报媒未来的发展。今天,笔者重点谈谈报媒与受众互动的局限,并通过笔者创办“新安百姓讲堂”这一品牌栏目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现在不少受众是先看网再看报,往往还有一种心态,看网之后再看报纸说些什么,如果他们不断发现报纸和网络趋同,还速度更慢信息量更少,不看报纸就指日可待了.要把纸媒和网媒的差异化竞争迅速提上日程,差异化从选题开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2005年到2012年的新闻标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者的写作趋向、媒体的呈现以及受众的感官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网媒与纸媒标题的区别。较为新颖的是,文中加入了传者的政治色彩、标题的字形(包括字号、字体、颜色和字数)和媒介使用,以及受众的感官影响等方面。希望通过对报纸和网络新闻标题的区别探究,来对报纸和网络标题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勇 《中国记者》2013,(2):30-31
以新闻为基础的网媒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走职业化道路,选择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加强诚信与权威建设,以满足网民现实需求和维护公共利益,成为网媒打造社会公信力的必由之路。这是一篇网媒新闻工作者的论文。一、网媒职业化发展的基本特性网媒具备自由、开放、互联等网络精神,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信息的点与面交互性、反复性传递,成为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笔者认为,客观、责任、服务、自律是网媒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取向的四个基本特性,四者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客观网媒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特性,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统一。作为新闻职业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通过"有线"与"用户"连接,网媒通过网络与"用户"联通,手机报通过终端与"用户"联系,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也正在通过渠道向"用户"靠近……这是一种趋势,这是挡不住的脚步:媒体正在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受众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媒体的核心资源,说到底,不外乎三大类:频道(频率),节目和时段(广告)。媒体传播的内容包罗万象,但所掌握的资源却是相对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一直是媒体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视听率调查能够客观、科学、准确地提供有关受众收看和收听行为数据,从受众的角度反映市场的需求和对媒  相似文献   

12.
徐神 《中国广播》2009,(7):33-34
有关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是近期来传媒界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拟从网络媒体转载中国之声关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视角,分析网媒为何热衷转载中国之声报道的原因,以此展示中国之声在这场报道中,通过及时、准确、周到的内容信息,把党委政府和专家的声音准确传播给受众,以正确的舆论和科学的报道精神,为受众提供了最贴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从以报养网,报网融合,到以网养报,这必将是报媒网的发展之路.报媒与报媒网越早融合,报媒在发展中就越少阵痛. 中国的报媒网几乎随着中国互联网起步而起步,但在发展方面,却远远落后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报媒网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发展的结果却不乐观,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家报媒网上市.  相似文献   

14.
一些“标题党”通过纸媒与网媒吸引受众眼球,夸大新闻标题信息容量与效果,该现象的产生既有心理因素,其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利益诉求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媒体只有坚持新闻标题制作原则,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现实中的标题焦虑。  相似文献   

15.
邹建松 《青年记者》2012,(14):32-33
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具有信息传递迅速、全面、流动性强的特点,受众可以和网媒随时随地进行双向互动;相对而言,传统媒体就在这几方面不及网络媒体.但是传统媒体仍然具有强大的公信力,群众基础广泛,因此在现阶段,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能够各取所长,借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电视媒体年轻化之路做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报媒受众老龄化倾向,对报媒年轻化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给出建议和方法,为报媒年轻化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方网媒不像传统纸媒已建立起完整的考核体系,而是处于不断认知、探索阶段.它的考核机制又不同于商业门户完全市场化运作,而是介于传统媒体与商业门户之间既重视社会效益又与受众直接挂勾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受众口味决定着“融媒厨房”烹制哪些“菜品”,受众需求侧决定着融媒报道供给侧提供哪些报道。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新视角探讨以受众需求引领融媒体供给的五个着力点,提出要聚焦受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深化对融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层次规律的把握和应用,推动融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固本培元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光明云媒和云端读报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特的发展之路,代表了光明网对媒体集成服务认识的不断深入与修正。媒体集成服务包括内容集成、渠道集成、服务集成三个层面,最终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受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地方报媒要做好气象新闻,应该在报道时间上长短结合,在报道空间上内外结合,在报道的内容上虚实结合,在报道呈现上报网结合,从而做出自己的特色,体现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