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黎庶昌使日,得日人高阶氏旧藏所谓室町时代覆刊《尔雅郭注》,乃就东京景刻之,后收入《古逸丛书》,世称蜀大字本(以下简称"大字本")。从现存的资料看来,说《古逸丛书》本是高阶氏旧藏本的影刊本,大有可疑。  相似文献   

2.
由于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于《藏地密码》的创作上,与《藏地密码》无关的书籍,我今年读得非常少,记忆深刻的只有3本,而且其中两本都和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3.
有泰的十六卷《驻藏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是现存所知驻藏大臣唯一完整的日记,记录了他在藏期间藏政、外交、历史、宗教、风土人情,尤其是以较早知情人和见证人的身份直接描述了英第二次侵藏的一些具体事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身体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人的精神可分为三个层次,精神的第一个层次藏在人的大脑里,被称为意识,人们常常用它来思考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精神的第二个层次藏在人心里,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常常会产生宁静、忧虑和恐惧等情绪。精神的第三个层次藏在人的肝里,中医称为魂,《黄帝内经》说“心藏神、肝藏魂”。  相似文献   

5.
纪昀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其家藏的明冯舒《冯氏校定玉台新咏》(以下简称冯校)和清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以下简称吴注),都收列入存目,而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中校勘部分的内容则单独成书,更名为《玉台新咏考异》,并托其父纪容舒名,收入《四库全书》。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纪昀对该书的看重。  相似文献   

6.
张舵 《东南传播》2012,(8):123-125
《西藏一年》是近些年涉藏纪录片的一个突破,它从八个普通藏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真实地描绘了西藏江孜地区社会各阶层的风貌。它的出现也改变了中国涉藏对外宣传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尴尬局面。这主要得益于制片人"对外传播"理念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西藏对外传播的紧迫性、传统涉藏纪录片的困惑、西藏一年的成功经验进行思考,试图找出涉藏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具体技巧,以期更好地学习纪录片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7.
2016年1月13日,"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开幕。共展出国画7幅、油画20幅、雕塑15件,其中既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经典作品,又有近年来新入藏的唐勇力教授创作的《新中国诞生》、王迎春和杨力舟先生共同创作的《太行铁壁》、冯远先生创作的《世纪智者》,  相似文献   

8.
全国文献资源调查工作在1989年底以前已基本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这种类型的调查在我国还属首次,没有足够的经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碰到不少问题.首先是"文献资源调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方案》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该文仅就其中部分问题:《方案》材料之四--表A2入藏图书调查表、表A3入藏报刊调查表和《方案》材料之三--学科表中的有  相似文献   

9.
<正> 全国文献资源调查工作在1989年底以前已基本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这种类型的调查在我国还属首次,没有足够的经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碰到不少问题。首先是“文献资源调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方案》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本文仅就其中部分问题:《方案》材料之四——表A2入藏图书调查表、表A3入藏报刊调查表和《方案》材料之三——学科表中的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红楼梦》创作的文化渊源,曹寅藏书一直备受红学家们的关注。《楝亭书目》是曹寅于晚年编撰的私家藏书目录,但不能包括他的全部藏书。笔者据涉猎所及,拾阙补遗,将未能收入到《楝亭书目》中的曹寅藏书,汇编到一起,共有二十三种,且多数是善本书,其中有的散藏于国家图书馆,有的藏于高等学府,还有的流传到海外。  相似文献   

11.
肖凤生 《图书馆》1994,(2):34-40
《古籍著录规则国家标准》的学习与研究肖凤生《古籍著录规则国家标准》(以下筒称《规则》)于1987年由国家标准局批准出版后,我们即进行了学习,并决定采用该《规则》来对我馆入藏的古籍线装书重新进行整理编目。由于种种原因,我馆古籍过去一直未整理完;已整理过...  相似文献   

12.
韦庆远 《历史档案》1998,(3):121-126
一 《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一书的出版,对海内外学术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喜讯①.  相似文献   

13.
三、关于雕版大藏经的几点统计上文我们列举了由宋至清800年间我国雕印的16部汉文大藏经,这里再就新发现的材料做一点补充:1983年11月在山西省宁武县发现了一部从未见著录的明万历版《大藏经》,经比勘和研究,此藏属民间刻印,是《永乐南藏》的复刻本,我们称之为《万历藏》。约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刻成,与《径山藏》(《嘉兴藏》)几乎同时,全藏678函,1695部。1979年由延圣寺移往宁武县文化馆,经整理后,现存660函,1563部,5997卷,保存基本完好(参见见心《佛教典籍纵横  相似文献   

14.
继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奇之后,清代子弟书是又一个韵文创作的高峰。当代学者关德栋、启功都有上述看法。 现存清代子弟书约有四百余种, 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清车王府钞藏曲本子弟书集》; 1994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清车王府藏子弟书》。前者为中山  相似文献   

15.
国家图书馆所藏周星诒校跋天启刻本《曹子建集》是曹植集的重要版本,这一版本实际上是日本静嘉堂所藏之《陈思王集》。周星诒之跋语为《曹子建集》的版本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收录的王世贞等人的评点文字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征圣》《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和讨论创作的第一部专著,《征圣》是其中的第二篇。作者刘勰,字彦和,东莞莒(山东莒县)人。《文心雕龙》是他在南朝的齐朝时代写成的。《征圣》篇是说明讲创作理论要从圣人那里找到根据,也就是要从儒家的经典里找到根据。这正是当时人迷信儒家经典的表现。可是由于他要从圣人那里去找根据,便提出了创作理论,再用儒家的经典来印证这些理论。这样,这篇文章里就既有创作理论,又有实例来作为印证,理论跟实例结合起来,在写作上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南京图书馆所藏《明太仓诸生谱》(以下简称《诸生谱》)为清初抄本,作者是明人沈承。沈承(?—1625),字君烈,号即山,南直隶太仓人,生员。据《诸生谱》序文所言,该书成于天启四年(1624年),然所载内容迄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故而可以推断,天启四年后内容为清初之人  相似文献   

18.
继广播剧《我是柱子》(以下简称《我》剧)和《历史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历》剧)相继获得第七、第八两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之后,抚顺电台创作的《矿工街纪事》(以下简称《矿》剧)又荣获了2005~2006中国广播  相似文献   

19.
刘勰(约公元465年——公元520年),南北朝齐梁时代人。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理论史上一部较全面阐述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的重要著作。尤其是书中谈到的创作理论,至今仍有许多可取之处。为供同志们学习借鉴,我们特将陆佩如、牟世金所著《刘勰和文心雕龙》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的“刘勰的创作论”一节,选载于此。  相似文献   

20.
不是廉价的吹捧——《新闻与写作》目前已成为我们电大新闻专业学员最喜爱的两本刊物之一。我们是85级电大新闻专业的学员。目前,除订阅《电大文科园地》以外,《新闻与写作》是我们订阅的学习书籍中份数最多的一种——全班35人,共有16人订阅,大伙儿议论了《新闻与写作》,首先,认为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