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该不该扶     
户外活动时,明明不小心摔倒了,站在一旁的芳芳无动于衷。老师走过来说:"芳芳,咱们一起把明明扶起来吧。"芳芳却说:"您不是说好孩子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吗?"老师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样解决呢?助人与自助"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是多年来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自己战胜困难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孩子经受住挫折的考验,也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但这句话主要是表达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由于"芳芳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的,他们对…  相似文献   

2.
明明摔倒了,芳芳在一旁无动于衷。芳芳缺少同情心,的确需要给予及时的教育引导。然而,芳芳恰是接受了教师"好孩子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的教育,才表现出来对同伴的冷漠。芳芳在不折不扣地按照教师的话去做,但做法却又不是教师的教育初衷,由此有必要引起我们对自己教育的反思。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培养其勇敢顽强、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是新时期人才素质的需要,是当今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引导幼儿主动地扶起摔倒了的同伴,培养幼儿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同样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那么,当教师真正面…  相似文献   

3.
王燕  刘国磊 《幼儿教育》2011,(12):16-17
明明从幼儿园回家后有些闷闷不乐,妈妈问:“怎么了,明明?”“今天上课时,我举手说要上厕所,老师说:‘又是你,下不为例啊!…‘那你上厕所了吗?”“上了,我想上厕所。”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老师要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说说教室的特点。芳芳说:“我们的教室宽敞。”明明说:“我们的教室明亮。”小刚听了,说:“老师,我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真棒!”老师笑着说,“我们的教室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宽敞,一个是明亮。小刚在句子中用上‘既……又……’,把教室的两个特点连起来讲,既简洁又清楚,值得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5.
今天,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明明家有书352册,丁丁家的书比明明家多一些,芳芳家的书比明明家少一些,冬冬家的书比明明家多得多。谁家的书最多?谁家第二?谁家最少?  相似文献   

6.
<正>学习了乘法之后,我们懂得了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时要用乘法来计算。同样,“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这个数是多少”也要用乘法来计算。【题目】明明有3支铅笔,芳芳的铅笔数是明明的5倍,芳芳有几支铅笔?解:我们首先用线段表示明明的铅笔数(如图一)。芳芳的铅笔数是明明的5倍,也就是说芳芳的铅笔数要用5条这样的线段来表示(如图二),那么求芳芳有几支铅笔就是求5个3相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相似文献   

7.
4岁的芳芳吃得香,睡得甜,精神足,长势好,唯一让妈妈不放心的,是芳芳晚上睡觉,头半夜,常常满头大汗,莫非是佝偻病没去根儿?6岁的明明又挨训了:“快回家去,跑出一身汗,招病呀。”明明的妈妈觉得让孩子呆在有空调的房子里,不冷不热,不出汗,才不会得病。这两位母亲对“汗”的看法,并非全面,一个人,要真是无汗、少汗、那才真是不妙了。患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的孩子,气温高,体温也随着高,倍受煎熬。医生给芳芳仔细检查后,说芳芳没病,佝偻病早好了。那为什么入睡不久,头上多汗呢?那是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既使在睡眠状…  相似文献   

8.
明明的妈妈送明明上幼儿园时,对我说:“老师,你要什么颜色的毛线?”我愕住了。我并没有说过要毛线,而且现在我也不想打什么毛衣呀。“什么毛线?”我问。“哎呀,老师,明明天天在家里吵,要快点打件毛衣给您送来。”嗬,我想起来了,事情的起因还在我的身上。前几天,明明穿了一件新毛衣上幼儿园.我说了一句:“明明穿新毛衣真好看,要讲卫  相似文献   

9.
沙钊阳 《教学随笔》2007,(7):76-77,84
老师!真的,我那天没有说话,骗你我是……哎!算了,老师不信这个! “没交英语卷子的站起来!”您厉声说,“20号是谁?” 我噌地站了起来,说:“我刚刚才交了!”  相似文献   

10.
奖章显奇效     
一天课后,几名学生不约而同地过来对我说:“老师,您给明明多发了一枚奖章!”噢,有这样的事?我仔细检查一下,果真如此,看来是由于工作太忙自己弄错了。刚想更正过来,可看到座位上明明的脸色由“晴”转“阴”,我犹豫了:也许那样做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进取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红灯亮“为什么两个人比一个人重要?”三个小伙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是不一会就吵起来了。明明要看奥特曼,聪聪和强强却都要看机器猫。明明说:“这是在我家,要听我的。”正说着,妈妈出来了,问清了缘由之后,对明明说:“明明,他们俩是小客人,而且他们两个人都要看机器猫,2比1,你应该让给他们。”明明一脸的不高兴:“为什么两个人比一个人重要?我要看奥特曼!”“拔萝卜”老师正在教“拔萝卜”的儿歌,解释过歌词之后,老师说:“萝卜需要小朋友齐心协力才能拔起来。”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就能拔起来,不需要其他人。”另一个孩子坐…  相似文献   

12.
“明明摔倒了,老师!”琳琳风风火火地跑来向我报告。“又是你多嘴,你扶他起来不就行了。”我边说边跟着她走。一路上,几个孩子又朝我喊:“明明摔倒了!”我随口就说:“行了行了,早知道了。”那里已围了一圈小朋友。我走近前一看,明明倒在地上,嘴唇冒血。几个小朋友一边为他擦血迹,掸土,一边急得直叫:“快去上药!”当孩子们发现我来了后便放心地说:“老师来了……”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嘴里没好气的说:“走开,你们围着干什  相似文献   

13.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14.
刷牙     
《学前教育》2006,(10):38-39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完脸,刷完牙,而且每次都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候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思明只好张开嘴巴让老师闻,张老师闻后说:  相似文献   

15.
精心准备许久的示范课伴随着一声清脆的上课铃声开始了,一切教学过程都在我预先设计好的计划中顺利进行。为了帮助学生对“一步乘法应用题”进行巩固练习,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游乐园门票每人10元,明明和爸爸妈妈一道乘车去春游,一共要用多少元?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明明多大了?”我疑惑的问:“你问这干什么?”“如果明明年龄小,还让爸爸妈妈抱着,那他就不用买票了。”是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于是我对该生进行了肯定和表扬,这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议论丌来……  相似文献   

16.
刷牙     
《学前教育》2006,(5):35-35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漱完毕。而且每次都是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地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明明。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过了。只是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  相似文献   

17.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1,(10):39-40
微格情境纪老师讲完了三位数乘法,出了5道题让同学们计算。纪老师巡视后回到讲台,让同学们停笔,说了两三遍,金龙还是不停笔。纪老师有些生气地叫起他:“金龙,你站起来!老师说了两三遍‘停笔’,你为什么不停笔?”金龙站起来,小声说:“我……我想把这道题算完。”纪老师:“你算出来了吗?”金龙:“没有。”纪老师:“为什么没有?你现在在算哪道题?”金龙:“我……我在算2113×123等于多少。”纪老师:“今天我们讲的是三位数乘法,你为什么要计算三位数乘四位数?”金龙瞅了一眼同桌高红,低声说:“我……我看见高红…  相似文献   

18.
支玉恒老师课堂魅力无限,生活中的支教师也十分风趣。有一次,他从饭店完饭出门,服务员弯腰鞠躬说了声:“先生,请慢走!”支教师立即停步,笑问:“为什么要慢走?可不可以快走,或者跑出去?”或许支老师的和颜悦色感染了美丽的女服务员,她笑着说:“请您慢走是我对您的尊重,是我们工作的规则,您怎么走当然是您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爆笑超市     
<正>口算一年级数学考试后,数学老师问小文:“为什么口算题空着不做?”小文委屈地说:“‘口算’不是嘴巴算出来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写出来?”长度单位老师:“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小明:“老师,是米。”老师:“很好。还有别的答案吗?小刚,你来说说。”睡眼惺忪的小刚站起来,说:“老师,还有菜吧。”  相似文献   

20.
爆笑超市     
万万 《小学生时代》2022,(12):32-33
<正>吱一声语文课上,老师叫昏昏欲睡的辰辰站起来回答问题,辰辰什么也说不出。老师:“你会不会呀?不会也吱一声。”辰辰:“吱。”校长是谁儿子要上小学了,妈妈叮嘱他:“上学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儿子:“那老师要听谁的话?”妈妈愣了一下,说:“老师当然要听校长的话。”儿子:“那校长是谁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