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海浪》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所创作的作品中最复杂晦涩的一部实验性极强的意识流小说,是她小说理论成功实践的范例。《海浪》外在形式上的严谨有序和内在人物意识的零乱杂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对该小说缜密布局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力求更深入地抵达文本,以充分领略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人间喜剧》和《茶馆》之间存在着许多可比性。首先,两部作品都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完成了不是单纯的小说或戏剧所能实现的宏大意图。其次,这两部作品都成功地从各自的文体"越界"到了对方的领地,成为"跨文体"写作的典范。第三,从作品的结构看,两部作品之间明显存在着同型同构现象。这两部作品都选取了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坐标式"结构,但是由于两部作品的文体有别,两位作家的艺术个性殊异,在同型同构的耦合景观下依然存在着相异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的结构突出表现为两个框架、一个态热、三条主线、两大转折和三大段落,此外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和对重要事件的展示,也都有始有终,既尊重了历史事实,也符合中国人民的艺术欣赏习惯。这样巧妙的规划布局,显示出一种严谨而流畅的篇章结构之美,也体现出作比较先进的历史观、美学思想和精深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4.
《旅鼠之谜》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其独特的写作艺术令人称奇。本文从新颖巧妙的布局、严谨自然的衔接、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通俗亲切的语言等方面赏析了作品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5.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很有特色,而结构艺术方面尤为突出。这部作品能从复杂的内容里突出中心,从纷繁的线索中见出主次,各条线索围绕主线交错向前推进,穿插得当,情节发展十分紧凑。同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显示出这部作品宏大而严谨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喜剧,情节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文章主要论述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独具匠心的结构布局、悲喜要素的巧妙融合,以及多种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从不同视角探究莎士比亚这部剧作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对意象的巧妙运用是《苔丝》和《觉醒》两部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使用了一些类似的自然意象,但由于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作者视角,这些自然意象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选取鸟、太阳、花、季节这几项自然意象为例。分析比较这些自然意象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女性现。揭示这两部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斜阳》是日本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这部小说的标题形象、贴切、喻意隽永;书中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个性突出、富有魅力;小说的结构严谨,悬念不断,引人入胜;结局也十分耐人寻味,是一部值得细读和研究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勋伯格的《钢琴组曲》Klavierstuck Op.55a是作曲家序列音乐技术的成熟之作;作品以十二音序列替代传统调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对比,平衡,统一原则的奏呜曲式,这部作品中,序列主义的“强化了的主题一致性”取代了传统意义中的“调性”成为音乐中基础性的因素;作品中正、副主题的鲜明对比,展开部中的积极展开,再现部基本序列的回归,序列的组合严谨,序列布局与曲式的功能协调一致,奏鸣曲式的结构布局十分明显;传统的分析方法反映了作品的序列前景布局及序列与曲式结构的表层关系,而申克式的分析方法则揭示了作品的背景结构和深层的序列内涵,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五色石》与《十二楼》都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两部小说集每篇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都得到了精心的布局与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成就颇高。不同的作品在叙述形式、文章结局处既有相似之处,在命名技巧、入话煞尾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各具特色的应用增强了各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是元代四大悲剧之一,被认为是“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杰作。这个充满强烈复仇思想的历史剧,围绕着存赵与灭赵、救孤与灭孤这一焦点,歌颂了为正义而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剧本结构严谨完整,以赵氏孤儿及存孤救孤的斗争为纵线,巧妙地安排了戏剧冲突相对集中的横断面,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赵氏孤儿》是我国第一部被译成外文并广为流传的元杂剧作品。  相似文献   

12.
每一部作品都有它本身情感的发展脉络,因而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起伏与高低潮布局,而乐曲整体起伏高潮的这个"面"是由各个局部的起伏高低潮的"点"组合而成的。方可杰对《故土》的高低潮布局做了精心的构思与巧妙地安排,使整个作品的音乐形象和内容表现得更加完美与深刻。  相似文献   

13.
作品结构是写作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对作品内容的整体布局和安排。《子夜》结构以其气势恢宏、线索纵横、情节跌宕著称,文中探讨了《子夜》结构中艺术特色和作家在结构该作品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探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薛荣的《网络诗人咚咚锵》这两部作品在用反讽突出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人性来反映、批判现实这方面运用的相似处来探讨一下反讽运用的巧妙性。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与《珍妮姑娘》是两部从标题到题材、结构、故事情节都有相似之处的作品,悲剧性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探讨、比较两部作品悲剧显性主题下的不同隐性内涵,能更好地认识两位作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末世的哀歌──《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世的哀歌──《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琐谈李力在《源氏物语》和《红楼梦》这两部世界名著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豪华的场面,宏大的结构,力多的人物等,尤其是两部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以神似.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到它们伟大的现实意义。两部作品都以“家庭琐事...  相似文献   

17.
三生     
正《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8.
读过邓刚《迷人的海》,①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②这两部作品无论在叙述方式、结构、人物塑造,还是在背景描绘上,都有某种共同点.不能不说《迷人的海》是受《老人与海》的影响的.但两位作家,却通过两部结构、人物、背景相似的作品,表达了作家各自不同的人生哲学和作品独特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最为流行的一部作品。故事跌宕起伏,爱情婚姻关系错综复杂。《爱玛》被评论家认为是奥斯丁最为成熟的一部代表作,情节构思巧妙,引人入胜。通过分析比对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爱情与婚姻,可以看出奥斯丁本人逐步成熟的爱情婚姻观。  相似文献   

20.
纳博科夫创作的《洛丽塔》是一部在小说艺术上有极大创新的作品。从谜一般的结构布局中体现出时间主题 ,打破了权威的时空观、历史观、真实观 ,提出了关于时间新的思索。小说制造了许多阅读障碍 ,读者的被迫性参与使阅读活动成为了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