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和双 《寻根》2012,(2):91-97
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族旧称“罗罗”(在古代典籍中通常被添加上“ ”),由于读音差异又作“卢鹿”“罗落”“落落”等。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在今四川西昌周边地区及大凉山一带设置“罗罗斯宣慰司”,治建昌路(今四川省西昌市,为古越侮地),  相似文献   

2.
茶圣陆羽与信阳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夷 《寻根》2009,(3):132-136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茶文化奠基人,因其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被尊称为“茶圣”。据民间传说,陆羽在写《茶经》前,曾对申州义阳郡钟山县(今信阳市平桥区、泖河区一带)、光外黄头港(今光山县杏山、独山一带)、固始祁门山(今固始县段集乡齐山一带)等地的茶叶茶事做过考察。  相似文献   

3.
卞孝萱 《寻根》2007,(6):106-107
清扬州府江都县(今扬州市)方尔谦(地山)、尔咸(泽山)兄弟,诗名早著,海内称为“二方”,兄为“大方”,弟为“小方”。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合校本)》云:  相似文献   

4.
南京做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对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东吴时期(公元222—280年),朝廷曾派康泰、朱应出使海南诸国和南洋群岛,先后出访了一百多个国家。在东吴使者出访以后,有些国家也遣使回访。如公元243年,扶南(今柬埔寨)国王范旃曾派使者送来一个乐队,东吴国君孙权,在皇宫附近造了一座“扶南乐署”,让东吴宫女学习优美的扶南歌舞。南朝时期,对外交往大为增加。从东吴到南朝(公元42O--589年),扶南曾先后遣使来建螂和建康(今南京)30多次。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天竺(今印度)、波斯(今伊朗)。朝鲜半岛以及日…  相似文献   

5.
江山 《寻根》2012,(3):123-128
檀氏是中国汉族稀有姓氏,据正史记载和考古实物,可上溯商、周之际。清陈廷炜编《姓氏考略》中说:“檀氏望出高平(今属山东济宁)、平卢(今山东淄博淄川区)、清河(今河北清河至山东临清)。”这三个郡望中,以兖州高平檀氏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6.
文成公主庙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东南约二十公里的巴塘山自都满沟中。整个褐红色建筑依山而建,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外表看似三层,内部实为一堂。以庙堂为中,两边对称新建了数间僧房和一周白色粉饰围墙,肃静而端庄。据汉、藏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初,唐文成公主以吐善和汉族人民的友谊为重,远嫁吐着赞普松赞干布。在今玉树境内,公主及其随从“渡西月河”(雅苦江),“经牦牛河”(通天河),“至列驿”(今莱巴沟)。公主与清臣抵丹玛宕(今贝沟),“即将慈氏七肘之像与普贤行愿品刻于岩上。”唐中宗景龙四年,唐若再度联姻…  相似文献   

7.
王泉根 《寻根》2012,(4):121-124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名字或是一字名(单名),或是二字名(双名),从未见过三字名,洪天贵福可说是一个创举。“洪天贵福”就是太平天国的幼王、天王洪秀全的长子。洪秀全夺取了半个天下,在天京(今南京)登基称王之后,在其长子“天贵”的名字后添加了一个“福”字,成为洪天贵福。  相似文献   

8.
评剧漫谈     
王春斌  胡振华 《寻根》2007,(3):136-141
评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是由流行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滦南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今属天津)一带农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从冀东民间演唱“莲花落”衍变发展为“评剧”(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经过了“莲花落”、“拆出戏”、“平腔梆子戏”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周郢 《华夏文化》2008,(1):52-54
提起东岳庙(今泰山岱庙)打擂,人们便自然会想起《水浒传》中“燕青智扑擎天柱”的精彩情节——东岳庙中双虎斗,嘉宁殿上二龙争。岳庙擂台上一番恶战,浪子燕青身手不凡,不可一世的恶霸任原,终于成了梁山好汉的手下败将。一时间“哄动了泰安州,大闹了奉符县(今泰安)”。”在京剧《神州擂》、电影《浪子燕青》及近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上,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当年擂台比武的壮观场面。  相似文献   

10.
李嘉球 《寻根》2013,(5):137-140
范成大(1126-1193)是南宋名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又是著名诗人,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合称“南宋四大诗人”。
  范成大的籍贯是哪里?读过历史、文学史的读者一定记得他是“吴县人”(今属苏州市)。《宋史》《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等权威典籍也都有明确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兵学典籍,亦称《司马兵法》。《汉书·艺文志》又称之为《军礼司马法》,列在《六艺略》的“礼”类,而不象其他如《吴孙子》(今《孙子兵法》)、《齐孙子》、(今《孙膑兵法》)那样被列在《兵书略》之中。据《史记·司马穰...  相似文献   

12.
郑金洪 《寻根》2013,(1):134-138
康姓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通志·氏族略》载周武王幼弟康叔谥号“康”,其后人以谥号为氏,姓康。二是出自外族。据《汉书》《旧唐书》等记载,古代西域有康居国(在今巴尔咯什湖和成海之间)、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曾受汉唐管辖,出使来中国的王子和使者中有居留不返者,其后裔就以原国为姓。  相似文献   

13.
刘汉忠 《寻根》2013,(1):27-28
《荔子碑》以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文字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结末的《迎享送神诗》,故又称“迎享送神诗碑”。两百多年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书写了这段文字,而在罗池庙(今柳州市柳侯祠)刻碑,则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荔子碑》上石后,  相似文献   

14.
张笑峰 《寻根》2011,(6):90-95
西夏于1038年立国,都兴庆府(今银川)。其国号为“大夏”,自称“大白高国”或“自高大夏国”,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等多民族的政权。西夏曾先后与宋、辽、金成鼎立之势。《宋史》称其为“夏国”,《辽史》《金史》称其为“西夏”。  相似文献   

15.
李广志 《寻根》2010,(4):64-67
今宁波鄞州区鄞江镇内有一座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当地方言中读“tuo”音)山堰,它为流域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至今仍发挥阻成、蓄淡、排洪、引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伯温的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伯温的谋略胡星斗一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谥文成。诞生于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的书香世家,排行为二,自幼博闻强记,“于书无不窥”。少年时即著《春秋明经》二卷。16岁考中秀才,22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其时人称刘基“诸葛孔明之俦”,“...  相似文献   

17.
自《宋史》刊出《陈抟传》后,历代学者对“陈传故里”颇有争论。《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2期发表唐代剑先生《陈传、张守真事迹考》一文,认定陈传是“毫州真源人”。笔者不敢苟同,现仅就笔者所见材料作一综述,以明其实。一、证明陈抟是“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西)人的证据有三个方面。第一,陈特自署“西蜀崇龛”人,是最有力的证据。宋淳熙(1174—1190)年间,由国史院编修吕祖谦(1137~1182)奉诏编辑的(圣宋文海)里,最早收入了陈传(易龙图序》,文未有“西蜀崇龛陈传序”的署名。这七个字是证明陈传是“西蜀崇龛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卞孝萱 《中国文化》2009,(1):161-163
柳治徵是最早提倡研究家谱者之一,曾撰《族谱研究举例》论文,刊于《国学图书馆第四年刊》。(收入《柳治徵史学论文续集》)在这篇论文中,他将王祖畲所辑《太仓太原王氏宗谱》(写本),改编为图表。(以下简称“柳编《王谱》”)我对照了其他文献,发现七个问题,特撰此文,进行澄清。“柳编《王谱》”篇幅较大,今仅将需要澄清的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4、唐代韩混《五牛图》 唐代韩混《五牛图》卷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后人称“牛马二韩”(另一人为韩干,擅画马著称)。 韩混(723~787),唐代画家,字太冲,长安(今西安)人,少师休之子,以荫补骑曹参军。  相似文献   

20.
司徒一凡 《寻根》2009,(4):36-38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秦准区长干桥东南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也是全国最大并包容各派的佛教义学讲寺,更一度成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录寺所在地。该寺原址为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史称“江南佛寺之始”的长干寺,经历代兴废,至宋朝天禧元年(1017年)“诏改长干寺曰天禧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