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叫晚报(Evening Newspapers)?有人通俗地称之为“晚上看的报纸”,《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下午出版的报纸”,《中国大百科全书》概括为“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则更为全面:“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1]现在看来,“晚上看的报  相似文献   

2.
张劼 《今传媒》2005,(12S):44-47
在“都市报纸冬日说”、“报纸消亡说”开始成为报业界的热论时,免费的精神午餐也开始疯狂的扑到鼻尖。今年,《河南商报》计划免费发行;1月6日起,《北京广播电视报》免费送报三个月;《Ⅰ时代报》在地铁沿线免费发行,《广东日报》即将出版免费报纸……免费报纸在国内开始正式抢滩传统报业市场,并试图分割报业利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郑铝报     
《郑铝报》是中共郑州铝厂委员会主办的企业报,1966年1月1日正式出版,原名《革命战报》。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75年1月复刊,更名为《郑铝战报》。1980年5月改名为《郑铝报》。该报厂内发行到班组,每期印发5000份。现用报头为毛主席手书体。报刊登记号为HN3—51。《郑铝报》为四开四版周报。一版为要闻版,设有栏目“铝城纵横”、“有色战线”、“读者来信”等;二版为生严建设版,主要栏目有“企业管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些免费报纸进军国内市场,关于免费报纸的发展前景目前成了讨论焦点.2005年1月6日起,《北京广播电视报》免费送报三个月;接着,《I时代》报在上海地铁沿线免费发行……免费报纸在国内开始抢滩报业市场,并试图分割传统报业利润.  相似文献   

5.
刚满10岁的《杂文报》,每天平均来稿在200份以上,90%以上属于自费订阅,发行除港、澳、台外,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992年被评为“河北省报纸十佳”之一,“全国文化艺术报纸十佳”之一;1993年在“我们最喜爱的中国优秀文化艺术报”评报活动中,获一等奖;1994年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报刊”之一。 《杂文报》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主要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有关廉价报纸的问题被很多学者研究,如1996年在《新闻前哨》发表的《“廉价报纸”刍议》,1998年在《当代传播》上发表的《“廉价报纸”的定义及我国城市报纸的“廉价化”》,2005年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的《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以及2007年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白话报与廉价报纸——中西报纸大众化发端比较深析》等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报也是“新闻纸”。这个观点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理由很简单:它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但是,这是一张特殊的新闻纸,它除了和社会上发行的其它新闻纸有许多共性外,还有明显的个性。首先,它姓“企”,读者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而不是整个社会读者。其次,经济上不是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办报也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第三、它的报道特征是全国或地方综合性、专业性报纸很少涉猎的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第四、发行范围多数企业报仅限于本企业,发行一般不通过邮局。有鉴于此,决定了企业报的两重性: 从编辑思想看,一方面它类似于社会上发行的政治性报纸,诸如各级党报。另一方面,企业报又时常表现出业务性很强的专业报纸的性质。因为企业是以生产和经营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它所办的报纸必须将侧重点放在本企业的经济、技术的轴心上,而且,只有围绕着这个轴心办报才能受本企业职工所欢迎。由于社会上发行的各级党报也发行到企业,并影响和作  相似文献   

8.
《工厂生活》报由铁道部政治部主管,中共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委员会主办,《工厂生活》报社编辑出版。1954年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7月12日出版铅印创刊号,是苏南地区最早的工厂铅印报纸,也是铁路工业系统创刊较早的报纸。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始建于1905年。50年代是全国红旗单位,80g代是全国工业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90年代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企业。《工厂生活》创刊时为八开四版,周二刊,发行900份至班组。1957年《工厂生活》改为八开二版,仍为周二刊。1962年5月4日为周一  相似文献   

9.
《扬子报》是扬子石化公司所办的企业报.周三刊,期发13000份。该报社曾先后被评为南京市新闻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企业报先进集体和全国“百优”企业报,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他们将自己的办报之道总结概括为“一、二、三、四”。“一”即“一个中心”,就是办好报纸,提高报纸质量。“二”即“两个基本点”,就是一方面增强报纸的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另一方面增强报纸的贴近性、服务性、可读性。“三”即“三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企业的稳定,二要有利于增强报社人员的政治责任感,三是有利于出精品。“四”即处理好“四个关…  相似文献   

10.
陈云同志曾经对《人民日报》的同志说:“文章越长,看的人越少;越短看的人越多。应当多写点‘豆腐块’文章”。全国发行的对开大报尚且要多点“豆腐块”,更何况四开、八开乃至十六开的企业报。现在展开各地企业报,也常见一些令人乏味的  相似文献   

11.
黄枫 《今传媒》2005,(12S):48-49
在报纸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为了提高报纸的竞争力,报社在发行上都使尽招数,但大都是贴钱赚吆喝。今年,福建《东南快报》首次采取了“租报”的发行模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报纸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然而,在报纸普遍经营不景气的现实情况下,“租报”仅仅是发行模式的创新,还是对“危机”的一种转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法国很少有“全国性”的报纸。巴黎的各大报虽然在全国新闻界起着“舆论主导”的作用,但它们对地方的影响并不那么大。即使是“大报”,它们也没有在全国发行的网点,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送报上门的做法。生在巴黎及其周围的人当然阅读巴黎出版的报纸,但地方的读者一般只看当地发行的报纸。更引人注目的是,各报均有自己鲜明的政治倾向,如《费加罗报》偏向共和国联盟和希拉克派,《晨报》接近社会党,《解放报》则持新左翼的观点,《人道报》则是共产党的机关报,《巴黎日报》倾向于民主联盟和吉斯卡尔(前总统)。  相似文献   

13.
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教育专业报,近年来,《教育时报》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在教育新闻宣传和报纸发行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被评为全省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蝉联全省十佳报纸,连年被评为省一级报纸,报纸发行量两年翻两番,在服务全省教育工作大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塑造河南教育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首《教育时报》创新改革的实践,引发了我对教育专业报宣传与发行工作的几点思考。一、教育新闻报道在创新中提高长期以来,《教育时报》遵循“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新闻规律),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各级教…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企业报评读》从今年第二期起,已对河南的《平顶山矿工报》《、四川的《铁道建设报》、江苏的《扬子报》、北京的《北京汽车报》、广东的《蛇口消息报》、北京的《一团火时报》进行了评说。从反馈情况看,编辑部开办这个栏目的构想是对的,同行们是支持的,读者是喜欢的。为此,请各企业报,特别是各位特约编委抽出百忙之暇都来评报,包括对自己的报和兄弟报的互评;各企业报如欲请专家评报的请给编辑部《企业报评读》专栏寄上若干期,并附一信提出评报的要求;寄来的评读稿件,请在信封左下角写上“企业报评读”字样;各位同行时已评过的报纸,有什么意见、建议敬请指出,共同研究,以使《企业报评读》专栏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记者》报道:为调整报业结构,成都的《蜀报》和《商务早报》停办。两年多来这两家报纸虽然在发行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报纸定位不准,一味模仿当地的综合性报纸,缺乏个性特色和目标读者群,发行搞低价扩张,均严重亏损。这两家报纸的失败证明,一个城市容纳综合性报纸总归是有限的,国外很多地方流行的“一城两报”现象不无道理。成都停办两家报纸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8,(12):5-5
据北京晨报:北京联通近日推出了三种“手机英语报”,包括“大众英语报”、“白领英语报”和“学生英语报”。该手机报不仅可以“看”。而且可以“听”。联通“手机英语报”是以彩信的形式,每天向用户手机自动发送中英文双语报纸。联通GSM手机用户只要拥有一部支持彩信的手机.无论身在何地,都可以随时阅读英语报纸。  相似文献   

17.
初识《陶城报》,是在1989年的冬天。作为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报,那时,它刚刚诞生。 至今,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我亲眼看着《陶城报》一步步长高、长大:从原来佛山市内部报纸,发展到广东省发行的报纸,再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也从原来的四开黑白版双旬刊,发展到如今的对开四版大型彩色印刷报纸。其发行量也一直稳定在15000份左右。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当许多企业报的老总们还在为经费发愁时,《陶城报》却已经存下了近百万元的广告收入。这在全国企业报中是少有的。 “捧着《陶城报》按图索骥” 广东人干事情,极务实。这一点,佛陶人也不例外。 身处开放前沿的广东,佛山陶瓷工贸集团实际上早在1988年末,就开始走上了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轨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佛陶领导层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了宣传工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当时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出资,筹办自己的企业报——《陶城报》。  相似文献   

18.
孙友 《新闻三昧》2001,(11):34-34
《耀华报》创办于1989年10月1日,是由中共耀华玻璃集团公司党委主办的内部发行的企业报。《耀华报》自创办以来,坚持眼睛向内,以企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舆沦引导及助推器的作用,内容越办越丰富,质量越办越有提高,1995年12月被评为全国百优企业报,1996年被评为河北省“十佳”企业报,1998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优秀报社”。其成功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纽约时报》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纽约时报》创立于1851年。经过160多年的发展,《纽约时报》被誉为“权力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成为美国最有权威性的报纸。2003年,《纽约时报》平日发行113.2万份,星期日发行168.21万份,在美国每周七日都发行的报纸中拥有最大的发行量。良好的声誉也为《纽约时报》带来丰厚的收入,纽约时报被称为是点石成金的“印钞机”。2003年,以《纽约时报》为旗舰的纽约时报公司全年的总收入达到32.27亿美元,净收入为3.02亿美元,平均每股的股东回报率达到23%。  相似文献   

20.
《石油管道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所属的企业报,创刊于1977年。1978年由《管道工人》改版为四开四版《管道工人报》;1985年更名为《石油管道报》;1995年8月正式扩版为目前的对开周三刊大报;1996年经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该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国内公开发行,目前发行量为2万份。作为国内专营管道运输的管道局属企业报《石油管道报》在模拟行业办报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宏观报道、舆论监督开始在报纸上占有重要位置。除分散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管道局所各企业职工每5人拥有一份《石油管道报》外,我们的报纸1997年已辐射到管道以外的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