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22,(12):6-7
<正>本书紧扣中央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时间纵轴,从中国发展变化的视角,选取反映中华民族命运走向的文物,讲述其背后的细节故事,展现一个又一个具体而鲜活的历史横切面。相信每一位共产党员对《共产党宣言》都不会陌生。毛泽东说,正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使他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邓小平讲,“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正因为这本书的巨大号召力,革命战争年代的反动政府视其为洪水猛兽,不断进行封禁和销毁。然而,依然有一批革命志士在白色恐怖中用生命守护这本信仰之书,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崩溃前夕,王芸生终日坐卧不宁。李纯青多次到王家做工作。有一次,王喟然长叹:“没有出路了!”李纯青劝慰道:“天无绝人之路,想想办法嘛。”又一次,王对李说:“国民党完了!”李说:“为什么不找共产党呢?”王惊奇地瞅了李一眼。再有一次,王自悲自叹地说:“共产党不会要我这样的人。”李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是中国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人。本篇主要从其最先向中国人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他在中国共产主义思想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前夕,辽宁省档案局(馆)开展"兰台情·中国梦——档案人的职业道德建设"主题征文活动。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要把对党的热爱和信仰用在实际工作中来报答,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  相似文献   

5.
1927-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出版发行机构,党的出版事业在白色恐怖中发展壮大,打破了国民党的文化控制,促使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书刊的传播,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吸纳了更多的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多的工农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黎明之前》的结尾有这样一组镜头:谭忠恕(国民党军情第八局局长)和刘新杰(共产党人),站在水手(共产党地下党)墓前,谭忠恕说,我的信仰,已经崩溃了,没有了,你呢?刘新杰说,我有.看到这里我找到了刘新杰支撑到最后的动力——信仰.故事从一开始,刘新杰就处于被怀疑的漩涡中心,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信念,潜伏者很难支撑到最后.正如谭忠恕所说:潜伏者一开始有的是兴奋和欺骗对手的自豪感,但继续下去便是对危险的恐惧.  相似文献   

7.
正整理者言:回顾中国共产党九十五载路,可谓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在点燃最初星星之火的人当中,我对于陈望道先生总抱有更多的敬慕和好奇:作为同乡校友的望老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为何要将《共产党宣言》翻译介绍到中国?除了翻译宣言外,他在建党前后为共产主义事业曾做过怎样的贡献?……最重要的是:望道先生究竟凭借何种信仰一生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我出生在旧中国,经历了伪满十四年的奴化教育,又经历了几年国民党的那个中国,然后是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我的祖籍在辽西省辽中县,6岁时随父母来到公主岭。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了东北。我8岁时上小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郁闷的历史由来已久,在高奏"经济大国"凯歌的当下,利益博弈中的不同成色的"郁闷",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在一个缺乏价值信仰的时代里,这种博弈、倾轧,最终不会有赢者。那么,"中国突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一百五十余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向资本主义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号角。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当我万里迢迢踏上欧洲大陆,寻觅那个震撼和改变了世界的“共产主义”幽灵时,历史的长廊呈现出的一幅幅画面,令人感慨、令人沉思、令人警悟…… 寻觅“共产主义的幽灵” 如果说柏林墙给我留下的是沉痛的记忆,当我到了布鲁塞尔著名的大广场,站在天鹅咖啡馆下时,充满心胸的却是激越的豪情。 赶到布鲁塞尔已是黄昏时分,  相似文献   

11.
一、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
  蔡和森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人。1920年7月,他在法国蒙达尼会议上阐明了关于组织共产党的主张,同年8月、9月给毛泽东的两封信和1921年2月给陈独秀的信中,对此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并根据列宁的建党思想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总结各国建党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是9月给毛泽东“共产党之重要讨论”信中正式提出的。早于同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制定的《中国共产主义宣言》。毛泽东在回信中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蔡和森的远见卓识和二人的息息相通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有着共同的"红色血缘",率先取得革命胜利的苏共在两党关系中成了"老大哥".  相似文献   

13.
《陕西档案》2016,(4):1
今年"七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我们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相似文献   

14.
杜艳萍 《大观周刊》2011,(32):37-37,47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对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治角运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抗日战争决定了囱共两党的兴衰消长,改变了国共两党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并且奠定了中国未来的政治格局走向。  相似文献   

15.
李振军 《档案天地》2013,(5):15-16,37
今年是冀中政治主任公署成立75周年,在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珍藏一张1938年5月冀中区第一次行政会议闭幕典礼合影,这张照片包含着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日。1937年10月14日,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三○师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率部在河北省晋县小樵镇宣布起义,从此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改称  相似文献   

16.
1921年10月,我出生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北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那时候家里很穷,10岁我就成了孤儿.1947年冬天,国民党来村子抓壮丁,我被抓去在国民党部队训练3个月,然后从武汉经南京、上海到达辽宁锦州,在辽沈战役的锦州会战中国民党打败了,我和其他的士兵们一起弃暗投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7.
党的第一个宣言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中共第一个宣言。《宣言》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任务,对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党的作用等作了具体论述,明确指出共产党是“革命军的总司令部”,“目的乃在于实现共产主义。”《宣言》在中国树起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为后来起草“一大”党纲奠定了基础。最早在中国介绍与传  相似文献   

18.
韩练成,既是国民党的中将,又是共产党的中将,他的经历最富传奇.朱德总司令曾多次说: "韩练成有奇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大"○"八月十四日,我正整装待发,准备参加北京部队和空军部队举行军事演习的报道,下午报社领导通知我留下来,采访黄植诚,并明确要求:除了一般的报道,还要写黄植诚谈国民党空军的长篇访问记和反映黄植诚驾机起义的报告文学.真糟!黄植诚十七日就要到达北京,而我现在对黄植诚一无所知.对国民党空军也一无所知.我面对着一个大"○",有些紧张.看来,当记者的,平时积累资料要广一些,对时事要非常留心.国民党空军的资料,我平时不能积累一些吗?黄植诚驾机起义归来已经七天,新闻报道已不少,我怎么没有想到积累呢!失职!失职!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围绕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协商合作、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合作、抗日根据地的协商民主实践和共产党党内的协商民主实践,在不同层面对协商民主展开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