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晓琼 《精武》2008,(1):52-53
点穴术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各门各派秘不示人,或口传手抄,或因历史久远,或因影视作品夸张表现,使得点穴术更显得神秘莫测。因此,有人认为“点穴伤人”是假的,有人认为这是武林高手的看家绝技非常人能学的,也有人认为早已失传……  相似文献   

2.
凌召 《武当》2001,(11):29-33
点穴术,可以分为医学点穴和武术点穴二种。医学点穴和武术点穴都是气功的实际应用。医学点穴通常与按摩针灸等结合起来,为病人治病。其作用多是药物难以达到的。武术点穴则是在搏击之中,使对方气血阻塞,以致晕眩,四肢不能举动,甚至死亡的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3.
栾一波  燕泓杰 《武当》2007,(12):50-50
中医点穴按摩疗法历史悠久,但多以治疗肢体关节疼痛为重,治疗脏腑内科病症的按摩尚不多见。敝人数年前掌握了道医脏腑点穴疗法这一独特的点穴按摩技术,经临床验证后感到此术确为按摩疗法之精品。该术以中医整体观念与脏腑气化理论为指导,独创的系  相似文献   

4.
我年已八十有二,在长期推拿临床实践中总结有八种手法,即按(也是同道们常说的"点穴")、拿、滚、摩、抹、摇、揉、拽等八法,而八法之一的"拽",即"点穴"与气血的关系。人们一向认为少林为外家拳,武当为内家拳。又认为外家拳以刚为主,内家拳以柔为主。岂不知少林中的功法之一——点穴功却以柔克刚。由此可见,少林亦有柔术。"点穴"功法难学、难练,其功理奥妙,所以,流传至今,练习点穴功的人或会点穴功的人实在太少了。点穴的理论与其功法,不但是制服对手的武功,也是治疗疾病的疗法。从医武结合的观点来讲,它可以解人之危。  相似文献   

5.
刘恩铭 《精武》2002,(3):6-7
导言:《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6.
刘恩铭 《精武》2003,(2):6-7
《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7.
刘恩铭 《精武》2003,(4):14-19
武术与祖国医学密切相关,尤其是武术中的点穴功夫。古人说“不明经络,举手便错”就是这个道理。人的身体如同一个小天地,经络纵横贯穿人体全身,如同山河纵横大地;穴位上下遍布人体各部,犹似星辰遍布天空。人的身体究竟有多少个穴位?点穴术与医学的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8.
武兵  武冬 《武当》2009,(10):9-10
点穴功,因其功效显著,功理精深,故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渴求修炼的功夫。对于点穴功,现在有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种是借点穴功奇特而无限夸大,言至神乎其神的地步;另一种则是存有偏见,认为点穴功是虚夸的玄术,根本不存在。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有失偏颇。为此,有必要正言点穴功。只有抛弃玄虚,丢掉偏见,才能直视点穴功本貌。  相似文献   

9.
点穴救急症     
刘祥 《武当》2001,(1):59-5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突发一些急症。这些疾病来势凶猛,如果延误治疗,很可能发生意外,甚至危及生命。点穴急救法简便易懂,容易操作,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急症的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减少死亡或发生意外。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急症的点穴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11.
武侠小说本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12.
卧龙居士 《精武》2009,(2):54-54
点穴“开锁”救治法。是民间武师、医师秘而不传之术,有人也称之为“开神昏”还阳术。主要用于技击实战中,因击打、擒摔、跌扑而致人气闭昏迷不醒人事之救治。此法具有立见神效之功。  相似文献   

13.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运动后按摩,也叫恢复按摩。主要是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一般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若运动员十分疲劳需要休息2—3小时后再进行按摩。具体可采用推摩、按摩、揉、揉捏、搓、按压、叩打、抖动、运拉等方法。 二、点穴或按压穴位 为了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可在运动员身上的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昆仑、三阴交等穴位点穴或重按  相似文献   

15.
裴建 《武当》2014,(8):61-62
“点穴”一词听着神奇,其实就是穴位按压。中医点穴治病以经络、腧穴学说为理论基础。穴位的选择、定位及其操作方法,是点穴治病的三大要素。普通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一点穴位按压的常识,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保健,也可以对一些急症进行临时处理。但是,点穴疗法只能作为急救的临时性处理措施,不能单纯依靠穴位按压处理急症。即使当时症状缓解了,也应在事后去正规医院接受诊治。  相似文献   

16.
点穴法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它是中国武术的精华,是独家秘传的国宝。由于这是一种群众性的一代接一代的创造活动,所以流传至今的点穴手法多得不可胜数。同一手法,可以伤不同穴位;同一穴位,可以用不同手法。或一手伤数穴,或数手伤一穴。巧妙至极,可以使当代后生惊诧莫名。要之,手法的创造决定于穴位的位置和特点,以巧妙、有力、方便、隐秘、奇效者为高。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观察了点压肾俞、照海穴后大学生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变化,旨在探讨点穴法对运动后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为点穴法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提供实验支持。实验方法:11名男子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点穴组。所有队员每天进行1次训练,点穴组在训练后1小时内点压肾俞、照海穴,每穴2分钟,共4周。实验前后均采用功率自行车,于20分钟内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免  相似文献   

18.
精武俱乐部     
《精武》2005,(10)
八旬老汉点穴抓贼过百在长春市,有一位年已八旬的老汉,以一手点穴抓贼的绝活抓住小偷过百人。此事一经报道,轰动一时。相信很多读者都很想了解老人的绝活是如何练就的,希望老人揭示点穴的秘密。在老人家中,老人曾特意给记者露了几手。只见他马步一蹲,抱拳胸前,目瞪前方,同时迅速出拳,击向前方。动作虽简单,但极其有效。李大爷说,“点穴”功夫其实也没啥神奇的地方只是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于3个手指尖,然后击向小  相似文献   

19.
武当穴谱     
张三丰 《武当》2006,(1):11-12
经脉运行之穴位,是指某个时辰经脉运行所到之部位,比如子时经脉运行所到之部位是“窍阴穴”;未到子时之前,经脉仍在运行中,只是未到窍阴穴而已。过了子时后,经脉已越过窍阴穴而运行到别个穴位,如此循环不息每日运生人身十二大穴。经脉即使未到穴位而在其一定的路线运行时,如果被人点伤,也是属于点穴,不过所点的不是十二大穴,而是其他小穴而已。明乎此,便知道点穴功夫,不一定要点正十二大穴,即使点正其他小穴,亦能致使人于死亡或重伤残废,问题是在于点穴之人用的是重手或轻手而已,重手则是直接闭塞穴道,使经脉不能通过而死;轻手却梗塞穴道,使经脉难于通过,致令伤者感到剧烈痛苦而残废。  相似文献   

20.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点穴,与其说是一门颇带传奇色彩的武学绝技。不如可以看成功夫电影和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