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永霖 《精武》2004,(5):32-33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这个概念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先秦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为太极,由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出四时变化,是宇宙万物之源。《易·系辞上》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学者孔颖达进一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太极"?我查阅了一些经典专著如《辞源》《辞海》《大词典》《拳械录》《人名辞典》和几位名家专著。"太极",实为某些战国时期,以至秦汉以来儒道学者们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简单说,"太极",乃"最原始的混沌之气其"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3.
党建国 《武当》2004,(9):26-27
形意先哲有经云: 混沦一气内外修,泾渭不分至道由。 空洞自然凝神静,化虚还原此中求。 夫先哲之道,法天地之于一气,宗老子之自然而无为。盖天地一气,乃混沌之气,浑浑沦沦,阴阳未分,然形意之法,淡泊宁静,恬淡虚无,虚极则神,静极必动,动静相搏,阴阳调和,道法真谛,禀自一气,冲发二气负阴抱阳,生机不息,和衷共济,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4.
郭渠 《武当》2005,(2):14-15
太极拳经典论著《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即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寥寥数语,道出了太极拳义理的总纲。看似简单,细思却奥妙无穷。然而,太极、无极、阴阳、动静、开合这些都属于难以描述清楚的东西,一人有一人的气质,于动静之际体会各有不同。现试就本人的点滴领会略作浅述,聊作抛砖之举,望不贻笑方家。  相似文献   

5.
由实入虚,由动入静,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大法. 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是无极而太极,太极而阴阳,阴阳而虚实,虚实而动静,动静而刚柔. 一、无极而太极 道家认为,宇宙的初始阶段是混沌迷离状态,即《千字文》所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种状态虽然包罗万象,但却纷乱杂陈.道家将这种现象称作"虚",即"无有"之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太极文化的视角,对黄梅岳家拳的拳理作了深入的理论透视,解析了黄梅岳家拳所蕴含的太极文化内涵,提出了“太极者,道也”是黄梅岳家拳的精武之道、“太极者,阴阳也”是黄梅岳家拳的构造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的化生之道的观点,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弘扬黄梅岳家拳,作了太极文化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静在无极中     
《太极拳经》(明·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这就是说只有无极才能生太极。所以后来的太极各门派都遵守:练太极拳必须从无极式开始。什么是无极呢? 无极就是无念、无象。古人论道说:“盖未有天地先有理,理为气之阴阳主宰。”未有天地就是在鸿蒙混沌阶段,没有意念,没有形象。这就是阴阳未分,清浊未判的世界。这就是无极。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八卦拳都是内家拳,其理相通,取名同出一源,都是由古代太极八卦图取义得名。要知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必先知太极之含意。“太”是大字加一点,所属指事字,盖大之有加焉。“极”,本是指屋极,取义为顶端或最高点。“极”又加“太”字组合,说明此量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太极即太虚。太虚为空空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无运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太极乘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就是太极生阴阳之理。  相似文献   

9.
弧是圆的一部分,是圆中的实体部分,它与另一部分无形的弧——虚圆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虚实分明、阴阳相济的太极圆(如图1)。太极拳理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与易     
李兆生 《武当》2012,(9):14-15
夫太极拳以太极为名,是拳法理义中意深与"易"相合,感而遂通,故名之以太极。又,太极者,阴阳也,拳经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之句,明示太极为拳之理意深焉。又云,太一为道。太乙者,道,阴阳显化。悠古太虚,由兹而生,太素有形,太虚为象。元始开天,道化阴阳,是由一而演生万类也。易之为象者河图,易之为文者《周易》。上圣观天地而识造化,云天下万类概由一气所以生化。圣人作卦,制度纪天,运数追踪,以明阴阳之变。古仁者言,立  相似文献   

11.
高得益 《武当》2009,(7):10-11
六、病功功式 出自太上之“三生万物”。太上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为道生万物的生成顺序和天地气交而生万物的生成理论。功式是具体的把式,其式、数、顺序都必然合乎道的生成法则:道生一者为太极,太极者天地阴阳之始也,为宇宙之初混沌无物状态。虽然无物却已产生了第一个具体的有,这个有就是太极,  相似文献   

12.
曹尔晔 《武当》2007,(12):16-19
太极拳是内家拳,是以太极阴阳理论为依据的拳法,由太极图分阴阳,可以看到太极拳动作处处分虚实,以虚实和阴阳相对。太极拳强调全身放松、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  相似文献   

13.
刘元生 《武当》2013,(2):19-21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注: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磨动而生太极,遂分阴阳。故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变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注: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即拥、捋、挤、按、采、挒、肘、靠、进、  相似文献   

14.
李秒丰 《武当》2006,(5):17-19
太极拳虽小而理大, 以易理为拳理,博大精深, 奥妙无穷。今之太极尽管门派众多,分承有致,各具特色,虽变化万端,其理一贯,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宗风脉传、泛化于俗,还是嫡传正宗、分派支流,更不论原传、时尚,都不过易变阴阳之理。悟真者皆真,弄虚者皆假!  相似文献   

15.
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派生物的本源。太极拳是以太极之理立论的一种拳术。古代方士以双鱼形太极图表示太极之理,以此图解释拳理、拳技。古人认为阴阳两者相互不离、相互消长、相互转化、产生万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中都包含此理。太极拳运动始终贯穿着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结合吐纳、导引,要求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气沉丹田、开合鼓荡。学练太极,不能不懂道为何物。那么什么是道?身心平衡即为道。身心不平衡属阴阳失调。情绪不好或过分高兴都会造成身心失衡。“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即讲此理。一个人如…  相似文献   

16.
张升 《武当》2014,(9):20-20
“太极”这个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传》。《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时,天地混沌,阴阳未分,称作“太极”,万物由此而生;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两仪”(即“阴阳”)生矣。此处提出了一个“一”分为“二”的宇宙创成说,“太极”即“一”,分出天地“阴阳”为“二”。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17.
孙晖 《武当》2004,(1):13-14
“武当太极三丰掌”者,乃内家拳之绝学,由当代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掌门人郭兆凤老师所首创。他上承河南赵堡太极之正宗嫡传,以武当传统太极十三式及古易河洛先后天之变化为基础,博采众长,融陈、杨、武、吴等行气运功之精要于一炉,而独树“武当太极三丰掌”之一帜。其所以冠  相似文献   

18.
胡光锋 《精武》2006,(2):23-25
五势者,大、顺、拗、小、败。五势之变化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一气贯穿,刚柔相济,按之有阴阳,行之似波浪,其变化无穷。五势变化合于五行,五行相生相克顺乎自然,合乎阴阳,亦合于人体之变化。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内属五脏,外属五官。如心属火,心动勇气生;肝属木,肝动火焰冲;脾属木,  相似文献   

19.
张绍堂 《武当》2000,(4):2-4
天人万物是一个整体,同受大自然的普遍规律主宰。这一普遍规律古人称之为“道”。“道”者,道理,规律也。“一阴一阳谓之道”。《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可见阴阳及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无不是阴阳运变的结果。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进一步指出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本。古人主张取象于天,并动用阴阳八卦五行之理探索宇宙万物。故《太极拳论》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学说是太极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命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20.
邹强 《武当》2012,(1):9-11
太虚拳为武当内家拳种,由广东新会伍德文先生广传于世。太虚拳与太极拳同源异流,其理均一,唯太虚主先天,太极主后天,太虚即无极,阴阳未分,浑然鼓荡,一气于其间,是根据河图洛书数理及其阴阳生化之机而构造此拳。本拳动作以体松柔和为主,每一动作均以圆圈转动,连环不断。本拳发动时可分柔劲与刚劲,柔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