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龄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养老不仅仅是经济养老,而且是精神养老。通过对城市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心理需求主要有社会生活心理需求、家庭生活心理需求和性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具有年龄效应、性别效应、文化程度效应、婚姻状况效应和养老方式效应。因此,对于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应该有不同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体工作满意度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9省(市)363名中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性别、婚姻状况、教龄、职称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男中职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平均水平,女中职教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职教师“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因子受性别、婚姻状况、教龄、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健康的担心”因子受教龄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3)中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使用生活满意度指数(LSI)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250名中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生活满意度与人际信任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年人生活满意度总体处于于中等偏下的水平;(2)中年人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方面无显著差异,相对而言,女性得分略高,住在城镇的生活满意度高于住在乡村的中年人,双亲家庭生活满意度高于单亲家庭;(3)中年人生活满意度与人际信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市568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社会、不同年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差异。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差异。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是否参加体育锻炼、购物便利性、外出频次、邻里交往、心理倾诉、群体活动等因素都会明显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环境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人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与社区归属感问卷对张掖市甘州区14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测评。结果: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总分在不同的婚姻状况上不存在差异,而在社区自然环境满意程度和社区服务环境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在不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在性别、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对社区归属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安徽省某互助社区与某长寿村各90例老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包括健康调查简表(SF12量表)、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制生活满意度调查表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观察互助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显示:互助养老模式更符合现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既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满足老年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路径,也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增加老年人心理赋权,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探讨教育参与活动对老年人心理赋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选取老年教育的参与动机、满意度、心理赋权和生活质量四个变量建立研究模型,并随机抽取河北省内老年大学713名60岁以上的老年学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老年教育参与动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不显著(β=0.028,p>0.05);老年教育满意度对生活质量影响路径显著(β=0.157,p<0.05);老年教育满意度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果值为0.157(p<0.05),经心理赋权对生活质量的间接效果值为0.380(p<0.05);心理赋权是老年教育满意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对西南边疆云南省的227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从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别、职务和收入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对高校教师总体幸福感没有影响;少数民族的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汉族;职务和收入对高校教师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极为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试图描述老年人活动参与情况的概况,探究影响老年人活动参与的因素,以及活动参与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希望通过分析,了解当前中国老年人的活动参与情况,对目前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某普通高校950个样本为例,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状态;课余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性别、年级、专业和学习成绩等个人基本属性,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家庭基本属性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幸福养老”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CHARLS2018年数据,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从抑郁得分与生活满意度两个角度对“新农保”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健康水平的老年人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对农村老年人抑郁得分在10%水平下显著,影响效果有限,但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性效果;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领取养老金对身体健康状况差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影响程度高于身体健康状况好的群体,对女性的影响程度高于男性,说明“新农保”政策不但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而且对女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群体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犬儒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犬儒态度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7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性别、专业等对犬儒态度有显著影响(t=2.656,t=2.665;p0.05);②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犬儒态度呈负相关(r=-0.358,p0.01),人格中神经质与之呈正相关(r=0.290,p0.01),其余均呈负相关(r=-0.235,r=-0.232,r=-0.137,r=-0.128,p0.05),结论:性别、专业、学校生活满意度及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犬儒态度水平,可从学校和个体层面降低大学生犬儒态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影响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对抑郁与焦虑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发布的北京市老年人焦虑测量原始数据,运用典型抽样方式与系统抽样方式,对符合条件的1 350名调查对象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与老年焦虑量表(GAI)进行了抑郁与焦虑水平的调查,并分析老年人抑郁与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生理状况角度分析,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是否患慢性病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自理能力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从主观感受角度分析,幸福主观感受与对生活满意状况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社交支持、情感支持与工具性支持均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其中情感支持对抑郁水平与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尤其要注重回应老年人的情感需要,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生理状况、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抑郁与焦虑状况,可以从老年人的身、心、灵三个维度出发,舒缓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需要发动政府、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力量合力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问题严重,高龄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弱势人群,他们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在收集安庆农村家庭养老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对高龄人群家庭养老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支持、代际照护、精神慰藉、医疗情况影响高龄老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加大敬老尊老观念宣传力度、加大对基层医疗财政投入、丰富高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其家庭养老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92名回族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回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研究发现:1)城市回族老年人总体上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2)城市回族老年人在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性别、职业和身体健康状况上则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回族老年女性比城市回族老年男性的主观幸福感程度高;职业是阿訇的城市回族老年人之间的主观幸福感高于职业是工人和干部的城市回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襄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介于基本健康与健康之间,好于全省略差于全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年龄组不同、收入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城乡之间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居住方式和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高龄、靠低保生活、女性、丧偶、未上过学、乡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认知成分,是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主观评价,包括一般生活满意度和特殊生活满意度两个方面.本文采用《中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对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的1 710名汉、回、藏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与水平受到民族、性别、年龄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7,(1):81-85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比重每年都在上升,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在广西农村的实地调查,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广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进而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最重要的养老模式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对农村的养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广西农村老年人养老资金没有保障,生活上缺乏照顾和陪伴,精神生活匮乏。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试图描述老年人活动参与情况的概况,探究影响老年人活动参与的因素,以及活动参与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希望通过分析,了解当前中国老年人的活动参与情况,对目前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构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模型,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超自然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在超自然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社会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也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对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仰,减少超自然信仰,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