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是绿肥红不瘦○刘武德宋朝女诗人李清照填小词《如梦令》,末句中“绿肥红瘦”四个字,形象描绘春末夏初的景色,可谓神来之笔。最近一位语文专家撰文指出:目前语文园林的现状是“绿瘦红也瘦。”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不是吗?语文教学陷入困境:费时多,收效少;教师累...  相似文献   

2.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是脍炙人口的杰作,其精巧绝妙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全词不过四十字,便用了五种修辞手法。其一,拟人。“绿肥红瘦”中的“肥”、“瘦”,常用以称道人和动物的,而用以拟写夜雨后海棠花的叶和花,形象生动。其二,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红”,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叶和花,自然贴切。其三,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天成,奇巧无比。其四,反复。“知否?知否?”一再叮咛,强调要仔细考究,别走马观花…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在其词作中,频频使用“瘦”字。本文从人格比照、生命体验、时代审美印记 3个方面,论述了李清照运用“瘦”字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的词作中,用语多喜重复。笔者经过严谨地统计发现,“酒”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53%,“雨”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36%,“瘦”(含“憔悴”)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18%。“酒”、“雨”、“瘦”字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那么它们也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字眼了,必定蕴含着更深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用语的习惯,隐隐地还有一种象征的意味。本文通过对“酒”、“雨”、“瘦”字的论证,揭示了其深层次的文学的、思想性的、性格的,甚至语言学的真正内蕴。  相似文献   

5.
走近李清照     
我爱读李清照,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亮丽、清新;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委婉曲折;读“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与幽怨;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忧郁和怅惘。透过书叶看到的李清照总是站在云雾缭绕的高处,她韵味十足,空灵十足,  相似文献   

6.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文下注释“之”指代“咸阳”。我认为不妥。郭锡良等人编的《古代汉语》选文《鸿门宴》,在讲到这个“之”字时,注释为指代“先破秦入咸阳者”。根据句意分析此句的“之”若指代“咸阳”就讲不过去。这个“之”应指代人较符合句意。  相似文献   

7.
“见”字的指代性副词用法,是由吕叔湘先生在四十年代发表的《见字之指代作用》一文中最早提出的。这种处在动词之前的“见”字,是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对象,称其为“指代性副词”,是符合古汉语语言实际的。这类“初起于汉,盛行于魏晋”的起指代作用的“见”字,在古籍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它既可以指代第一、第二人称,也可以指代第三人称;既可以指代单  相似文献   

8.
易安居士的《如梦令》广为传诵:“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后一个“瘦”字更是倍受推崇,它不但是花褪残红的情景的传神而艺术的写照,又不落俗套,用词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9.
海棠香     
李清照是以一首《声声慢》而被人们记住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后,李清照便成了“愁美”的化身。然而我们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李清照的人生也曾有过很多欢乐的时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一首六句的小令中,早期生活的欢愉和心境,常常把读者带进一个美好的天地中。李清照出身于官宦家庭,可是她并没有按传统的规矩识文断字,娴熟针绣,然后待嫁。她饱览了父亲所有的藏书,使自己在诗词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官宦门第政治活动的濡染,更是使…  相似文献   

10.
我心如秤     
构建了“星秤”的意象,文章很有个性;将“星”字用作动词,很有乡土气息。标题中用“秤”喻“诚实守信之心”;文中用“私塾先生的女儿”诠释标题中“心”的蕴含——诚实守信,须继承优良传统。标题中的“我”字,指代“复数”——超常用法。  相似文献   

11.
“见”字古今常用意义表示“看见”。而其用诸“见教”、“见谅”等结构中的指代意义 ,源于“见”字词义的演变虚化 ,并因同义词“相”与之相因生义所使然  相似文献   

12.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瘦”与“愁”象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她把自己喜怒哀乐的全部感情熔铸在这两个字当中,从中表现出自己的婉约词风和美学追求。仅仅品味把玩这两个字,就有一种淡淡的苦涩、绵绵的感伤,但不乏那种烧乎乎的辣味。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中“之”字作代词时,常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如: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面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直接用在动词后的“之”不论指代人,还是指代事物,都是动词支配的对象,是受动者,只能作宾语。但在有的句子里,内容含有补语意思的时候,“之”的这种用法往  相似文献   

14.
代词“之”字在上古献中主要作指示代词用,绝不作疑问代词。(韩非子)中“之”字的用法较为复杂,对此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古献的真正指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和纳兰性德在词作中反复使用"瘦"字,他们在"瘦"字词意象的选择及使用频率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他们在词作中频繁地使用"瘦"字,既有时代的因素,也与词人独特的人生体验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文赋、精通音律书画,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性文学家。后人谈到李清照总会不经意间想到她的"绿肥红瘦""凄凄惨惨戚戚",其词有"易安体"之称,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争渡”,不少选本释为“怎么渡”,把“争”字解作“怎”字,似成“定论”。但笔者认为此解欠妥。据笔者考查,把“争”字当作“怎”字用,自唐以降,历时较长,一直延续到清代。不过宋亦有分别使用的现象,李清照的词,极为明显。她用“怎”字,《声声慢》就有三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里  相似文献   

18.
说“鼓之”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之”是什么词?有的说是助词,有的说是代词,说法不一.假定是代词,指代什么?有的说指代鲁军,有的说指代齐军,说法也木一.“之”和“鼓”关系密切,了解“之”的词性,不能离开这个“鼓”字.“鼓”在这里是动词,“鸣鼓”的意思。古代行军作战,鼓声就是命令,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士卒行止全靠金、鼓.所以“鼓之”的“之”应该是代词,指代鼓声所指挥的士卒,做“鼓”字的宾语。在古书中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如: 1、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墨子·兼爱中》)  相似文献   

19.
(二)作代词用(虚词“相”的这一作用,或称为“副词兼起指代作用”,或称为“有偏指一方的作用”,或称为“代相”,或称为“偏指代词”。)这种“相”字,用在外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成为外动词或介词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词的母题就是一个愁字。前期主要抒写闺愁、离愁、伤春之愁,后期主要写家愁、国愁、思乡之愁。李清照“恋母情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