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考试分数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学校因公布学生成绩名次而被学生以侵犯隐私为由推上被告席的案件时有发生。还有的学生以“考试分数是隐私”为借口拒绝把考试分数告诉家长。这些现象令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很尴尬。那么,到底考试分数是不是学生的隐私呢?学校有没有权利公布学生的分数呢?考试分数该不该对家长保密呢?学生对考试分数应享有隐私权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与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它具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私人活动,是指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夫妻的性生活…  相似文献   

2.
近来,学校因公布学生排名成绩而被学生(以侵犯隐私权为由)推上被告席的案件时有发生,还有的学生以“考试分数是隐私”为借口拒绝告诉家长考试分数。这些现象令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很尴尬。那么,考试分数到底是不是学生的隐私呢?学校有没有权利公布学生的分数呢?考试分数该不该对家长保密呢?学生对考试分数应享有隐私权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与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它具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私人活动,是指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夫妻…  相似文献   

3.
一个涉及学生隐私权、教师教学权和家长知情权的问题考试分数能否成为学生的隐私?学校(教师)公布学生考试分数是否为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这是近来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又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考试分数可否成为学生的隐私?考试分数应否成为学生的隐私?考试分数作为学生的隐私应受到哪些限制?但愿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能有助于对此话题的讨论。考试分数可否成为学生的隐私?何谓隐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在法理上,对于隐私尚无一个为公众所认可的定义。但…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就中小学考试分数公布现状;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分数能否作为隐私的看法以及看法产生的原因与影响等核心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是学校应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制定分数公布制度,制度应充满人文关怀;二是家长应把握好知情权与尊重学生隐私权之间的关系;三是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学校评价制度,在公布分数与保护学生隐私之间寻找相对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管理班级要依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 ,与学生有大量的接触时间 ,因为这一关系 ,容易使部分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班主任的侵害。今选几个常见事例进行分析 ,旨在使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 ,依法管理班级。〔案例一〕今天是初二·五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日子 ,同学们争相看着贴在教室后面的成绩榜。位于榜前的同学兴高采烈 ,榜尾的小婧 ,一边哭泣 ,一边说 :“政治课上老师讲过 ,分数是个人的隐私 ,他人不准侵犯 !”问 :考试分数是个人的隐私吗 ?〔案例分析〕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与社会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秘密。它具体包括个人的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相似文献   

6.
相关资料11月5日,本刊委托四川省川化中学高级教师李小林在全校高中生中展开“考试分数可否成为学生的隐私”的主题班会活动,有200余名高中学生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学生们争论十分激烈。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有67.1%的学生赞成考试分数应该分布,有22.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老师应该保护学生拥有考试分数的隐私,另有10.6%的学生认为学生应拥有考试分数的隐私。  相似文献   

7.
如何协调未成年学生隐私权与学校、教师管教权、知情权的冲突,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见的学校、教师侵犯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具体行为,主要表现在侵犯学生私人活动方面的隐私权、侵犯学生个人信息方面的隐私和侵犯学生个人领域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高校学生因其特殊身份,其隐私权行使受到高校管理权的限制。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宿舍隐私权、违纪学生隐私权以及贫困生隐私权行使的具体分析,说明公共利益下高校学生隐私权行使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论隐私权     
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进行控制、支配和利用并禁止他人非法察知、涉入、公开和利用的权利。隐私权是自然人的一项独立人格权,在性质上是绝对权。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保护个人私生活的安宁。隐私权的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隐私权的主体只限于自然人,其中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应受到特别关注。隐私权的主体也可能为二人以上,从而形成共有隐私权。隐私权客体是隐私,包括私人活动、私人信息和个私人空间。隐私权的内容包括隐私控制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及获酬权。我国宪法和许多其他法律、法规都有保护隐私权的内容,但在立法上仍有许多缺漏。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这是文明社会的要求。为隐私权立法不仅是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隐私权的立法及司法保护,已成为大多数文明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家长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考试分数=教学质量。社会以升学率高低来评价学校,升学率高则这所学校教学质量高,办得好。学校以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工作的好坏,能力的强弱,成绩的大小。而家长呢?家长碰见老师问得最多的是自家孩子的考试分数。“这次考试我孩子考了多少分?”  相似文献   

11.
有不少人在报刊上一再强调:考试分数应成为学生的隐私(有些学校已开始实行)。尽管他们还引用了“法律原则”为根据,但从法律和事实上,我都感到有许多难解之处,现质疑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以上这两条就是认为分数是学生隐私的人的法律依据。然而,这些人是没有法律解释权的。搬出这两条来并不能说明考试分数就是学生…  相似文献   

12.
同意原则是互联网平台处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基础,它直接制约着用户数据隐私的保障限度。《民法典》第1035条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需征得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通过对冲突利益的平衡,以基础法的形式阐明和确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适用标准。同意原则反映了信息主体对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的自我治理,体现了主体对自身道德权利的享有和个人自治的实施。它不仅包括对一般个人信息处理默示授权的弱同意,而且包含对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明示授权的强同意。此外,同意原则在网络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适用还受到公共利益、“合法、正当、必要与诚信原则”和信息公开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隐私权的范围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但个人印鉴、在逃人员登记表不属于该范围。雇员和患者隐私权的扩张是隐私权发展的一个趋势,父母子女关系是否属于隐私权应分情况对待。违反道德的隐私、不受法律保护的观点并未获得相关法律的支持。隐私不一定为真,只要向特定的第三人披露隐私即构成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的抗辩事由包括公权力部门依法行使权力、公共利益、隐私权人同意、公开判决书、权利人正当行使权利、具有优位的权利及公众人物。  相似文献   

14.
论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问题 ,实际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视角 :一个是着眼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自身的改进和提高 ;另一个是着眼于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 ,面向家长服务 ,吸纳家长作为教育对象。限于篇幅 ,本文的立意在于前者。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权利的重要意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 ,具有促进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双重属性。一方面 ,学生家长是公立学校教育纳税人之一 ;作为公共产品 ,学校教育是集体的财富 ,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活动 ,为全民所有。全民教育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不仅学校教师 ,而且社区、家长等对儿童和…  相似文献   

15.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由此可见分数在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心目中的重要位置。那么考试分数要不要向学生公布呢?这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考试分数公布要把握好尺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项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不仅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灵魂。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评估的结果之一,如何处理,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考试过后,往往盼望着成绩的公布,以使他们的勤奋和努力得到大家的…  相似文献   

16.
我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了,可是他的考试分数总是忽高忽低,让我心里不踏实,怎么才能使孩子的考试分数稳定呢?湖北宜昌刘一伟“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语)考试分数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某门课程在一定阶段上的检查所做的成绩评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不能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更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优劣。作为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关心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应如何看待分数,却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问题,它反映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方…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考试,成了老师评价学生的惟一途径;分数,成了决定学生命运的关键因素,而且,考试分数的公布也成了老师激励学生的重要方式。而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再来看那大张旗鼓地把考试分数公布于天下的做法,显然有太多的负面影响。一、考试分数的公布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笔者曾对9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不愿意听到老师公布分数的有47人,大约占被调查人数的52%。其中的优生认为,这次虽然名次排在了前面,万一下次排不到前面怎么办?有时离父母所要求的分数仅差1分,但仍担心被家长批评;中等生则认为,每次…  相似文献   

18.
李明远 《学子》2012,(12):93-94
每个学期班主任都要召开2~3次家长会,过程和程序简单而呆板,家长和学生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或躁动不安。而什么样的家长会才能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是什么能让家长会焕发活力呢?一、提升家长会的内涵很多家长会的目的并不是立足于以育人为本,而是把家长会局限于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班主任讲学生成绩多,给家长提要求多;而对学生鼓励...  相似文献   

19.
隐私权是公民(自然人)所享有的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公众人物一方面作为自然人,其隐私权当然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另一方面,公众人物的某些个人生活已成为政治生活或者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那些可能影响到政治和公共利益的私人信息理应为公众所知悉。这就存在有公众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应将公众人物与一般自然人相区别,给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以必要的限制。当然,这种限制并不是完全否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法律对公众人物的那些与政治生活或公众利益完全无关的隐私应给予与其他自然人同等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浅谈活动课中的“活动”活动课程是指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如何设计与指导“活动”呢?一、依靠每一个学生,遵循实践性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