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雨石 《求学》2004,(4):4-7
【主持人语】高考进行了20多年,高考命题专家出题、出招的手法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但是,由于事物的普适性原则和人类自身的思维规律的存在,专家们的大脑结构是可以解剖的,他们所采用的“伎俩”是可以分析和总结的,他们将要采用的一些新“伎俩”也是可以“窥视”得到的。那么,就让名专家、名校学子带我们深入高考命题专家的大脑,捅破他们的种种出题“伎俩”吧!识破这些“伎俩”,考生将如解牛之庖丁,面对高考试题势如破竹,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也一直是高考命题热点一在2009年的各地高考试卷中,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将部分难题分值赋予了遗传规律计算题。解答这些试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规范的解题步骤外,还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确定范围”即为其一。本文仅结合2009年的相关高考试题,对遗传规律计算题中需要“确定范围”的类型加以归纳讲解,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屠海权 《考试周刊》2011,(23):75-76
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中的热点内容,其主要考查内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数列求和问题。近年来,高考中出现了一些“数阵”型的题目(所谓“数阵问题”是指将某些数,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若干行和列,形成图表),因其直观、新颖,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想、归纳能力而深受命题者的青睐,并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说话、写文章都有一定的背景,这就是所谓的“语境(上下文)”。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如果脱离了语境,难免会造成理解上的失误或断章取义。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试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仅从单项选择试题来看,纯粹的语法试题逐年减少,更多的是增加了结合语境考查的试题;也就是说命题者把考查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所谓“难题”,是指难度系数在0—0.4之间的试题.相关研究指出,难度影响试题的区分度.为更好的实现高考的选拔目的,出现适当比例的“难题”是一种必然.随着命题理论的发展、命题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命题人对试题难度的把握越来越成熟,命题者之所以敢于或者能够把一些问题作为难题,就是掌握了教学过程中一些弱点,把握了一些考生的“命门”,通过分析这些试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人才选拔、培养要求之间的一些差距,促进教学反思,从而更好的培养人才,同时适应高考.下面通过浙江省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试题,分析难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考试题的命题技巧日趋娴熟,命题水平越来越精准,对中学教学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权威,因而认真、系统地研究高考试题这一“风向标”.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有益的。本文就是针对广东2010—2014年五套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活动”(以人教版必修三为例)试题的研究,力图从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中找出规律,期望对来年的复习备考给以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对高考命题工作总有一种神秘感,每逢高考前后,都要进行种种“猜测”和“分析”,考前要大量收集各地的复习资料与模拟试题,“分析”高考动态,“猜测”难题可能会出在哪些章节和内容。考后我还要拿着试题反复揣摩,评价自己的“猜测”,总结“经验”和“教训”。我时常产生一种感觉,觉得大部分试题“似曾相识”,它们既不“冷门”,也不偏不怪,这是为什么呢? 今年我有机会参加数学命题工作,学到了许多东西,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历史高考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试题检测应试者历史评价的能力和水平,是历史科高考的目的之一。不过,试题首先反映的实际上是命题者历史评价的能力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高考首先是“考”命题者。  相似文献   

9.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历来是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着“迈小步,不停步,稳步前进”的命题思路。高考语言表达题有如下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高考首次出现概率统计的命题以来,概率统计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命题者的青睐,并且一度取代其他模型的应用问题承担了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无论文科理科都对这一内容花了许多心思,试题也由原来的“独立”型转向综合型、交汇型.概率统计试题由于设计新颖别致而成为高考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一贯思想,也是成功的命题思想,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突出对数学“核心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每年高考都会有新颖的“创新型”题目出现,许多考生由于平时缺乏创新思维训练,面对这些试题,几乎束手无策,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因此,反映数学能力要求、注重思维创新的题目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为了给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平台,下面主要以2007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创新题型为例,谈谈这类题型的特点及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数形结合”问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在不同的题型中均有涉及.这些问题都具有其明显的几何背景,解决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规律.本就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谈谈高考“数形结合”问题命题的背景与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3 X”高考改革的思路说明中,格外引人注目的一条说明是“高考命题遵循教学大纲而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怎样的试题是不拘泥于大纲的试题?哪些内容会被命题者不拘泥地编入高考试题之中?这2个问题是广大生物教师极为关心的。然而时至今日还未见有权威人士对这2个问题作过说明。  相似文献   

14.
杨雪峰 《高中生》2011,(3):26-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题目的背景、设问角度也越来越新颖.在这种背景下,单纯靠“类型+公式”的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尽管高考试题不断推陈出新,但其原型还是来源于我们平常的习题,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研究高考题的命题规律,分析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目的的变式训练.这样就能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说明(语文科)》将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鉴赏评价”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有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地说,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多是侧重从其一面选择切入点设题的。在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我们对古诗词鉴赏的复习要注意揭示和把握高考中这类试题的设计规律,比如,对鉴赏命题切人点类型归类、答题时的常规表述要求等。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古诗鉴赏试题,可以发现,高考的命题切人点都是有共同特点的,也就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6.
平面向量作为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兼有代数与几何两种形式,是集“数”与“形”于一身的数学概念,正因为平面向量的这一特性,使得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更加丰富,命题空间更加宽广,尤其是拓宽了三角与解析几何的命题空间.不仅题型在变化,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平面向量与其他内容的穿插、渗透、融合,使高考试题既有着熟悉亲切之感,又不乏清新亮丽之处.下面结合2008年的高考试题谈谈平面向量的命题规律、试题特点及对今后教学和复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梅 《语文天地》2010,(10):77-80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历来是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着“迈小步,不停步,稳步前进”的命题思路。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如下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机械能、动量”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高考《考试大纲》中“动量、机械能”的八个知识点中,就有七个知识点是属于Ⅱ类要求,同时,以这部分内容为载体命制的试题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上具有较强的功能,因此高考中这部分的试题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常常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必须高度重视,高考试题中“动量、机械能”的命题特征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复习“动量、机械能”知识?现以2005年物理高考卷中涉及到的相关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寻找命题规律,探究解题技巧,明确复习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近三年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我“看到”的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是这样的:   一、试卷的整体结构已作了较大调整,语文基础知识是在一个更加灵活的语言环境中考查的。“老三篇”的结构形式,已延续了多年,尽管也有过多次“微调”,但其凝滞的模式,已阻碍了考试内容改革的进程,要求变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涨;加之上海试题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使全国试题没有不变革的理由。我们“看到”了语文基础知识并未“请到”试卷之外,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尽管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非议,但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  相似文献   

20.
卢勇 《考试》2006,(10)
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部分是历年高考试题命题者的试验田,许多题目一出现就令人耳目一新。近年来,在这些试题中,哲理题成为高考命题者的“新宠”。所谓哲理题,是指那些通过一定载体来寄寓一定哲理,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