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广告中古典情结的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达到了空前的融合,从表现形式到文化内涵无不包含难解难分的古典情结——传统文化。现代广告的古典情结更多的表现了中国丰富的观念形态的传统文化。亲情、怀旧、人文精神是现代广告的古典情结寓意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生命与荆楚文化保持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哲理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思想及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作家在用身心解读荆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蕴;荆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创造,他们的文学生命中有着浓重的荆楚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3.
了解旅游文化的含义、主要特征、发展历程及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现代文化旅游的特点:突出强调文化主题、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突现文化的主导作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与现代娱乐、环境保护意识紧密结合.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主题;实现了从旅游文化到现代文化旅游的新跨越,而这一新跨越正顺应了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也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开辟前景.  相似文献   

4.
浅析云南乡村旅游开展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游是2006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云南有25个特有少数民族,其文化独具特色,保存也比较完好,具有发展高端乡村旅游产品的良好条件。我们可以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反贫困战略、乡村旅游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寻求本土化、中国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改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检索的2011-2021年1998篇旅游文化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归纳文化旅游研究脉络。研究发现:文化旅游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2011年-2013年;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价值和主题开发领域;高产作者集中于高等院校,但相互间合作较少;文化旅游领域重点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自然文旅、人文文旅、文旅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文旅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词曲中的妓女从良一直是一个历代不衰的主题。数百年的青楼文化孕育出妓女特别是名妓眷恋士子的情结,并以士子作为从良的归宿。士子与妓女的情缘往往因社会舆论与世俗成见的限制,而难以和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变化,中国古代妓女从良之路也在转变。  相似文献   

7.
分析芷江和平文化主题式旅游开发缘起,指出芷江和平文化主题式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阐述芷江和平文化主题式旅游开发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衰与都市文化的发展有着相当紧密的关联,现代作家在都市中的异乡情结形成了都市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现代性与兼容性,它的总体特征表现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并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最后被消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美学形态主要是自然美和社会美两大类,其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山海呼应,体现开阔与雄伟相结合的美;自然山水与文学名著的结合,体现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美;历史遗存与现代港景的结合,体现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美。进一步开发该区旅游资源,应以花果山、海滨为建设重点,开发自然山水旅游;以海州景区为龙头,开发古迹文化旅游;以《西游记》文化和海洋文化为内涵,增加独特的文化主题景点,在游览中深化美感。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1世纪是文化旅游的世纪,因此,大连市旅游业必须以文化底蕴为依托并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大连旅游业拥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发展有大连特色的文化旅游,将成为大连市旅游业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大连文化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大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深刻挖掘文化特性、营造文化气氛、使文化旅游资源形象化。  相似文献   

11.
于跃 《考试周刊》2014,(26):188-188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励下,积极开拓思维。通过美术教学,启发小学生快乐学习,通过分析教学目标,逐步向加强素质教育方面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审美文化情结,探索其本质需求,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每一次美术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并且利用现代多媒体辅助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健康的审美文化情境。  相似文献   

12.
主题:旅游产品创新的切入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国的旅游业需要创新,创新的本质是文化创新,其表现形式是主题创新。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存在于旅游业的各个领域,通过主题创新,必将导致旅游产品的创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訏的传统情结相当深厚,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学文本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徐訏对传统文化并未全盘接受,而是接纳从传统文化肌体上剥离出来的带有民间色彩与世俗气息的思想信念。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受到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其小说明显的文化反思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赣鄱文化体系中,万寿宫文化由治水祈福保平安,延伸演变为传播江西文化的桥头堡。而他乡的江西游子及其后裔,始终认同江西宗庙情结而难以释怀,客观上将江西文化辐射到全国各地,主观上认祖情结又将各地视野聚焦江西,使江西在全国尤其在西南诸省具有无形的文化标杆地位。保存复原一个表现南昌市井文化的生态主题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为契机,发展南昌核心城区旅游亮点,连带系列文化产业的培育,打造一个以南昌铁柱万寿宫文化为由头,以翠花街、合同巷为文化生态空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为主线的体现老南昌、感受豫章传统文化、购物休闲旅游、祈福平安寄托的"南昌市井文化生态园——万寿宫瓦肆角"。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用"乡下人"的视角、浓郁的沅水文化情结、传统宗法与现代文明相碰撞的忧患意识构建了一个独成一家的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6.
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在描述古典感伤凄美爱情的背后,传达的其实是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乡愁。这既是台湾文化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寻根和认同,也是现代人处于物质/精神冲突中矛盾心境的一种精神突围和归隐。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呈现的是台湾新生代所承传的永远无法断裂的古典与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17.
从思乡主题话语看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乡是文学重要的主题。人生旅途崎岖修远,当自我实现的进程遭受阻滞,其情感反应一般是怀乡思亲,心与情交汇成深沉的乡愁。在文化上反映的是思乡怀亲诗的创作。又常以托月寄兴来传达。这种乡土情结经漫长的历史沉淀,扩展为乡国情结的民族情怀,具有传承性,也流淌出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军  陆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104-108
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很多是以主题式开发的,主题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但目前,有关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概念内涵,并对我国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模式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9.
原乡情结作为乡土社会的特定产物,呈现出对原乡的本能回归意愿,并积淀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根植于乡土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周作人作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知识分子,双重文化的影响使原乡情结在他身上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心态:即寻觅家园的生命本能;理性与情感的纠结;精神还乡的孤独体验。  相似文献   

20.
龙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现代社会,必然会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其传统的民族文体活动,具有现代竞技体育与健身的双重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内的龙舟文化。借龙舟文化树立水城旅游城市形象,加强水城旅游的内涵性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