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体验式教学是实现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学校工作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是德育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五”期间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学校德育改革的难点,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的偏向和影响 课程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以内安排的思品教育,主要指社会、法律基础、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教学。这些内容是由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统一安排,具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普遍强制性,以专门的学习科目来体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教育"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后被广泛拓展至各类型教育模块、甚而是社会多个领域。体验式德育即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其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以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品质。其将学生真正推向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学生道德的养成真正推向德育教学的目标中心。且其契合小学生较为旺盛的身心活动诉求,成为小学德育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3~6岁是幼儿品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阶段。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紧紧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全面深化学前教育工作基本要求,将德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遵循体验式教学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儿童本位,体验式教学强调习得性知识与能力发展之间的结合,借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相互融合,保障良好的德育组织效果。本文主要探索了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德育中的实践与运用,通过分析德育现状,归纳了幼儿园德育内容抽象、方法单一、过程僵化的问题。基于此,从直观感受、实践参与、凸显主体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幼儿园体验式德育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5.
毕玉让 《中国德育》2007,2(3):62-63
在当前中学德育实践中,人们习惯采用的教育方式是灌输与教导。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效性比较差。近年来的德育研究提出进行“体验式道德学习”,即让受教育者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被感动,从而引起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导下,从关注学生个体成长角度来看,我认为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感动是增强德育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A1):8-9
通过教学实例来探究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从创设情境、体验活动、感悟分享、总结提升这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德育实效性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体验式德育具有主体参与性、亲历性、情感性、生活性的特点,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并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深入分析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德育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价值,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钻研教材,理顺教学思路,科学设计体验步骤,全面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自主接受德育熏陶和教化,形成正确的人生三观。本文则结合体验式德育的基本特征,综合分析高中政治教学中体验式德育的融入现状、价值以及具体对策,以期为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德育提供相应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  相似文献   

9.
生态体验式德育是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思索、领悟情境活动存在的丰富道德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课题组将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引入技校生群体,检验生态体验式德育对技校生道德发展的作用。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学生接受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时间越长,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就越高,表明生态体验式德育可以有力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生态体验式德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程度来提升其道德水平的。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最根本的认识上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从整体上来看,对成人的德育意识淡薄、对成人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是重要原因之一;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又往往把德育与智育、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分离以至对立,把德育活动看作是一个可以脱离或需要脱离日常的教学或其他教育活动而进行的孤立的实践过程,从而导致日常的教育和教学无视或有意排斥德育的自然渗透;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被赋予了更为直接的、狭义的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此时期,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还需要构建“自主体验式”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基于此,文章从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出发,研究初中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黄晶晶 《学苑教育》2023,(19):24-26
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已经成为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找到精准化的对接点。从学科中寻找突破无疑是最佳选择。学科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宏观层面展开指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成正确的思维品质。以德育体系构建引领课堂是教学的必然选择。高中英语教学,教师不妨从德育视角出发,对课堂进行整合、规划,让学生在充分把握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塑造心性,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高校德育有效路径之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施的主要是一种知性德育模式,体验问题一直未能进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视界.为探寻一条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新的路径,本文在对体验进行多向度的审视的基础上,对体验所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进行了阐发,并提出构建和实施体验式德育模式,从而推动高校德育体验式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人本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入手,分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从情境教育、和谐教育和主体体验式教育角度,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态德育整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上质量求规模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积极改进我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学校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细微工作着手,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育、教学、管理环节的育人功能,让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而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谷万军 《天津教育》2023,(35):43-45
<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下,小学对德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创新德育方法,强化学生的德育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收获知识、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发展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验式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有助于提升德育实效。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分析了小学德育现状,最后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德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为了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灌输德育、考试德育。传统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及德育的评价制度等都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大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德育模式,方法与对策很多,其中体验式德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德育之路。那就是把高校的德育课从知性德育模式转换到体验式德育模式中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在体验中深化道德认知,从而让学生自己作出道德选择,升华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主席曾语重心长地说:"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是大家公认的,那么,怎样行之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呢?秉承我市"生活体验式德育"课题的启动、实施,龟山中心学校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着手,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陶冶情操,树立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体验式教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探索。本研究试图从课程意义、课程特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保障四个方面来探讨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学习不仅是教师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更是构建学习者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重要学习方式,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的宏微观建设角度初步探讨体验式学习对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