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转失气     
从前有个乡下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最不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懂”。就算有他不懂的事情,他也要不懂装懂。因为这个,老和尚没少吃苦头。有一天,老和尚突然肚子疼。于是请来了一位医生。医生给他做了检查之后,说:“没什么大事,只是有点腹胀。对了,你有‘转失气’吗?”  相似文献   

2.
传说孙传芳部队有一位将军驻扎在某县城,每天见一个老和尚扫地,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弟子.于是将军丢下他的士兵,拿着扫帚,跟在老和尚身后扫地.  相似文献   

3.
寺庙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他找到老和尚,诚恳地说:“法师,我能否给寺庙捐100万元?”  相似文献   

4.
一支上签     
据说古代有两个老和尚,一个住在北山,一个住在南山。但两位的境况不一样,南山老和尚的庙里终年香火不断,佛香缭绕;北山的老和尚庙里却冷冷清清。北山的老和尚就弄不明白:“论庙宇,北山庙宇要比南山庙宇修得好;论诚意,我认真接待每位香客,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什么南山香客如织,而我北山却寥寥无几?”于是他就独自下山,到南山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一座小山,在小山上有一座小庙,在小庙里住着两个和尚,一个是小和尚,一个是老和尚。老和尚为人很小气,只要有人送来好吃的供品———水果啦鱼啦点心呀,粘糕什么的,他都一个人坐在一边吧叽吧叽地吃光,小和尚总是呆在一边看着,并且心里想:“哎呀,真羡慕呀,我也好想吃呀。”有一天,老和尚有事要出门去了,临走时,老和尚严厉地对小和尚说:“你听好了,我不在家的时候不管谁送来供品,你都要好好地供在佛前,不许动。要是你偷吃了的话,会受到佛的惩罚的。”小和尚答应着:“是!知道了。”老和尚放心地走了。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6.
唐代润州甘露寺,有一位老和尚。李德裕任淮南节度使巡视到这里时,把一根方竹杖送给了这们老和尚。这方竹杖原产于大宛国,质地坚实,切面呈正方形,节须由四面成对地生长。后来,李德裕出任浙西观察使时,又来到甘露寺,当时那位老和尚还健在。李德裕问他:“方竹杖还在吗?”老和尚说:“至今仍当宝物一样珍藏着。”李德裕请他把方竹杖拿出来看看。一看,原来老和尚已经将它修成圆形,并且漆上了漆。李德裕非常惋惜,哀叹了一整天。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个小和尚。小和尚很聪明,深得老和尚宠爱,老和尚将毕生所悟倾囊教授。有一夜,小和尚忽然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从此成为一个花天酒地的浪子。几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深感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相似文献   

8.
某地有一茶山,山中有座寺院。苏轼时常到寺里吟诗作赋,和那里的老和尚关系很好。一天,苏轼派一位仆人到寺院里去取东西,并要他头戴草帽,脚穿木屐。仆人问他要取的东西是什么,他说:“你只管前去,老僧见了你自会晓得。”仆人虽是不明白,但还是按苏轼的意思来到寺院。老和尚见了他,便问他有什么事,仆人说  相似文献   

9.
善良的恶人     
在一个寻常的日子,一个香客寥寥的凌晨,寺里来了一位衣着庄重、态度和善的中年男子。他找到老和尚,诚恳地说:法师.我能否给寺里捐100万元人民币?老和尚正在拂拭烛台,听了这句话,合掌道:施主,你心中有什么事吗?男子脸上微微掠过一丝不快,他顿了顿,恢复平和神态,道:这个,您就不用管了吧?老和尚说:施主不要介意,我只是不希望你浪费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可用一则故事引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然后教师问:“这个故事要讲多久才能讲完呢?”当学生问答“永远都讲不完。”教师便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数,与这个故事有密切联系,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呢?”(想)于是揭示新课:循环小数。  相似文献   

11.
作文和绘画一样,都要善于构思,从这个角度讲,二者是相通的。这儿有几则关于画家精巧构思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也许会对你们的作文有所启示。绘“藏”有人给画师们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有的画出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画了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似的塔尖;有一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只在从山中流泻下来的小溪旁画了一位汲水的老和尚。小朋友,你说哪幅画最贴合题意?提示:第三幅。老和尚与古寺紧相关联,他下山取水,寺必在山中,“藏”的意思出来了。第一…  相似文献   

12.
有个故事说,一位老和尚叫一位小和尚在一只碗里装满石头。小和尚照办。老和尚考问小和尚道:“满了吧?”答曰:“满了。”接着,老和尚相继令小和尚往碗里注水,加盐,并问以同样的问题,终于使小和尚悟出了点什么。这个故事颇耐人寻味。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有语言训练不到位的遗憾。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许多精彩纷呈的好“例子”,我们往往只是在内容上分析来,讲过去,走过场。尤其是那些看似平常,实则精妙之笔,最易失之交臂。笔者基于这种认识,渐渐留心,一来二去,竟有所得,在此站得数例,与同行切磋。(林海)有言:‘…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古老的传说:老和尚收养一个弃婴为小和尚,准备让他继承衣钵。小和尚与老和尚两个人在山上相依为命,到了小和尚15岁时都还没有下过山,也没有接触过其他人。  相似文献   

14.
晨钟暮鼓     
晨曦泛起,东方渐白,宝光寺中钟声袅袅,余香萦绕。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和尚正在打扫庙堂。秋风萧瑟,红叶飞舞,飘落在他脚边,发出沙沙的细响;他却只是木然,脸上的神情如石刻一般,无神的双眼中却隐约透出一阵杀气。不久,一群日本游客在住持的引领下走进寺中。老和尚只是站在一旁,很费力气似的注视每一个日本游客。他的目光突然停在了一个日本老人脸上,停在他左颊的那颗豆大黑痣上。是的!就是他!老和尚只觉得几十年前的仇恨重新燃起…………他听到枪声,听到哭喊声。他从山上赶回家。他只看到一片狼藉,他只看到他的父母、他的妻子都躺…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与一位老和尚在一起讨论禅学。他们俩商量好,互相在心中想象对方的形象。于是两人相对盘腿而坐,紧闭双眼,在心中想象着对方的样子。过了一会儿,老和尚说他已经在心中看到了苏东坡的形象,在他的心中苏东坡就像是一尊神仙;而苏东坡想跟老和尚开一个玩笑,竟说在自己心中老和尚看起来像是一堆粪便。  相似文献   

16.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3,(9):115-115
董桥幼时,一位桕术高明的老和尚摸着他的头说:“十七岁出外漂泊,二十三岁与字结缘。一生不渝,旁的枝枝叶叶尽是造化,不必多说!”  相似文献   

17.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一团泥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相似文献   

19.
有个青年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听说山上有个老和尚可以帮人解除苦恼,便慕名而去。他问老和尚: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上上签     
一个年轻人去寺庙求签。他虔诚地敬香,跪拜,然后抽签。一位老和尚站在一旁。忽然,年轻人欢喜地大叫:"谢谢佛祖!"他起身,对老和尚深鞠一躬:"法师,麻烦您给我细解一下这个签,行吗?我知道,这是上上签呀!它怎样指引我去争得成功呢?"良久,老和尚说:"你现在是做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