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办分离"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简称《通知》)及其实施细则一经发布,即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报业改革"①.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中央先后发布了三个关于改进新闻工作的专门性件:一是《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3月),二是《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意见》(2003年8月),三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2005年4月)。这三个件都涉及新闻工作中一些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而媒体很想尽力但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中央以件的形式,就这些问题作出相关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新闻改革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何群芳 《青年记者》2007,(14):46-47
电视读报节目起源于凤凰卫视2003年开播的《有报天天读》,它将全球重要报刊的头条新闻以及主要社论作为重点,短短半年时间其收视率便挺进凤凰卫视节目前三名。自此,中国电视便开启了读报节目的风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推出一档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T2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国报刊业经历了一场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革,200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根据中央关于制止报刊摊派工作的总体部署,决定除科技期刊外,其他报纸、期刊的出版单位自即日起至9月底,暂停2004年度一切报刊征订活动?7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出台  相似文献   

5.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问():近日媒体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长期以来,媒体大多也是属于事业编制。在全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宏观背景下,请您谈谈非时政类报刊转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蒋苒 《编辑之友》1997,(5):24-25
中国报刊界的改革经历了加大开本、扩展版面,装帧商业化等形式改革,和报刊功能与报导领域的重大改变之后,日益步入商业运作的轨道,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中,报刊借鉴其它媒体功能,改造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报与刊的某种功能趋势,自觉追求媒体功能的整合性实践,推动了报刊界改革潮流的上升趋势。在这样一种上升趋势中,也出现不同报刊栏目主旨大量雷同的泛化倾向。市场经济改革深化,新的理性观念的生成,将使栏目主旨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赵士林 《新闻界》2004,(4):58-5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危机高发期。危饥报道是现代社会中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发生的SARS危饥使中国媒体危机报道的许多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正确认识媒体危机报道的功能是中国媒体危机报道改革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注农民工——一个全新的报道领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表明:到2002年11月,外出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已经超过9000万,按照十五规划,到2005年,还将有大约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或非农产业。根据这一现状,当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正在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和政府对农民工问题投入极大的关注相比,我们的媒体在对农民工的报道中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做好新时期对农民工的报道,如何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全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农民工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媒体留给农民工的版面和频道太少,报…  相似文献   

9.
刘霖 《青年记者》2001,(1):30-31
1992年后,我国证券市场在改革的大环境下迅猛发展,人们对相关知识、信息的需求也迅速膨胀,于是,专业证券报道应运而生。在短短七八年内,我国诞生了十多家全国性专业报刊,现在凡是有影响的媒体,也大都辟有证券栏目或版面,证券报道发展之快令人瞩目。本文试从大众传播角度,对我国的证券报道做些分析。一、我国证券报道概述我国的证券报道起步于九十年代初,一开始,受“姓社姓资”问题困扰,“股票新闻”公开报道很少。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打消了新闻工作者的顾虑,1993年,《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权威报纸相继问世,随后一些地方性证券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证券  相似文献   

10.
据《中华新闻报》刊载的《2005报业:高成长时代的终结创新能力增强》一文披露: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按刊例价格对国内1000余份报刊的统计,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增长已经放缓: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为672.84亿元,比2003年增长18.7%,增速低于2002年的37%  相似文献   

11.
说起读报,很多人会想到“报刊选播”,这是电台的读报节目形式。而在近几年里,将报、报评引入电视,用声画语言来解读报章,成了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式,成绩不俗。凤凰卫视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起,就推出一档全新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而散落在各栏目间的读报板块,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2.
欣文 《新闻传播》2004,(11):19-19
《中国新闻年鉴》2004卷已于2004年11月上甸正式出版。2004卷是《中国新闻年鉴》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3卷,主要记录了2003年我国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媒业、新闻教育界和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界的工作实践、重大事件、重要改革举措、典型经验、模范人物、优秀成果、机构设置、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情况。2004卷《中国新闻年鉴》新增设了“专题:中国传媒集团”栏目,择登了《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中由权威部门撰写的关于报刊、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五类传媒集团形成、发展概述,2003年是我国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的一年,也是突发事件报道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28日,一条新闻令中国的百姓们兴奋不已。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向全社会发布:677种报刊已经从2004年的征订名单中被删除,并附上停办报刊名单。基层群众往年需要支出的一笔可观的订报订刊款额,在一夜之间得到了相当  相似文献   

14.
微软原定于2003年发布的Windows Vista,终于在2007年1月30日全部正式发布出来了。电视、互联网、户外、报刊等所有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并没有造就像Windows 95发布时的抢购风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21日,浙江《湖州日报》刊登的仅755字的消息《老教师冒酷暑来回奔波小事不小市领导系民情要求整改实事要实》和小评论《群众的事无小事》组成的一组报道,在当地和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引发当地干部群众就如何进一步实践“三个代表”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市民反映,这样的报道使他们“感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实在,就在我们身边”。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光明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报刊文摘》等媒体先后在显著位置作了报道。回顾这组报道的组织策划过程,我们再次真切体会到,坚持“三贴近”是提高新闻…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新世纪图书馆》创刊后的第一个年头,坚持“繁荣学术研究,培养造就人才,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刊物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质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心和厚爱。全年共收到来稿1905篇,刊发142篇,其中有1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德国世界杯比赛全球瞩目,各类媒体使出浑身解数挖掘财富,体育类报纸不但在报道中各显神通血拼特派特约记者现场采访和报道,而且在广告的刊登上更是推陈出新。《体坛周刊》作为体育类报刊龙头老大,在世界杯专刊中精心策划广告,并大胆尝试为多元媒体刊登联动广告,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经类媒体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上升的阶段,近几年诞生了许多家纯商业化运作的财经类媒体,如《财经》杂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新财富》等,这些新生类报刊同我国原有的经济类报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财经媒体阵营。但这些财经类报刊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  相似文献   

19.
《主编与发行人》(E&P)【2003年5月22日报道】美国报刊发行量审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3月31日的6个月内,大多数主要报纸的发行量持平或微幅下降。《今日美国》仍然保持了美国发行量最大报纸的地位。其工作日平均发行量上升了1.8%,为2250474份。《华尔街日报》发行量位居第二,平均发行量与上年同期持平,为1820600份。《纽约时报》发行量继续位居第三。但该报工作日平均发行量在过去6个月下降了5.3%,为各大报刊发行量跌幅之最。《经济时报》(TheEconomicTimes)【2003年5月7日报道】据设在德里的传媒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园地     
为报道骨干每人订一份《军事记者》本刊讯李连平刘贵军报道10月25日,空降兵某部的16名报道骨干,每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2003年度《军事记者》的订阅通知单。该部历来重视新闻报道工作,近年来,多次被军、空军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特别是今年,他们先后在《解放军报》等报刊上稿160多篇,较好地促进了部队工作。今年报刊订阅工作开始后,部队新闻报道骨干纷纷向领导建议:“《军事记者》是新闻报道骨干成才的良师益友,对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大有帮助,应该为每名报道骨干征订一本”。于是,他们列出专项经费,为报道骨干每人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