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首期《军事记者》出版前夕,记者走访了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邵主席曾在解放军报工作过21年,是军报的老领导,离开军报后,仍对军报的宣传和我们的军事新闻业务刊物十分关心。这次走访,记者当面聆听了他围绕办好《军事记者》和搞好军事新闻宣传问题,所谈的许多值得重视的意见。  问:请问,您对《新闻与成才》改名为《军事记者》有什么看法?  答:《新闻与成才》改为《军事记者》,是件很好的事。《新闻与成才》从1985年由《解放军报通讯》改名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当时,我还在解放军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江主席提出的“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切实加强军从的现代化建设,近年来《解放军报》自觉地把军事科技宣传放在重要位置,军事科技宣传直线攀升,力度明显加大。今年7月5日,反映环球军事风云的《时事周刊》问世,两天后,又推出了一个旨在传播现代军事科技的《军事科技周刊》。此前,解放军报所属《中国国防报》还率先推出了《军事特刊》。抽样调查统计的数字,更说明了《解放军报》在军事科技宣传上的不断升温。《解放军报》1994年1—6月,一、二版刊登军事科技新闻只有52箱,其中一版头条8个;1999年1—…  相似文献   

3.
这是8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我不知瞧了多少回镶在相框里现有些发黄的那张在北京前门城楼上与《新闻与成才》编辑的合影。每瞧一回,总有一种激情激励我向着人生制高点不停地攀登。第一次见到《新闻与成才》(当时叫《解放军报通讯》)是1981年。在我刚当兵的新兵连里,见一名叫刘长江的新兵班长手中有一本《解放军报通讯》,是讲如何写稿子的。后来我便经常借阅它并试着写起稿子来。不久,我就在驻地的广播站中了稿。虽是篇广播稿,我却非常珍惜她,因为她是《解放军报通讯》引我后来走上新闻干事岗位所播下的第一粒种子。后来,我当上《人…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1年12月9日上午,解放军报主任记者高艾苏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中国社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解放军报社、军区军兵种报社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系、南京师范大学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高艾苏现任解放军报记者部机动记者组组长,曾获第四次范长江新闻奖。高艾苏“上天下海”15年如一日,奋斗在军事新闻战线前沿,在军事新闻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新闻采写特色。《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共和国将记住你》、《当…  相似文献   

5.
从一名战士到中校军官.从编外报道员到《人民前线》、《解放军报》的特约记者.张军荣可谓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中的佼佼者、成功者。这一切都缘于他对军事新闻摄影事业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6.
春节刚过,新疆军区某边防团俱乐部里气氛热烈,掌声雷动,4个基层单位主官、6名机关干部、10名战士报道员接受团领导向他们颁发的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奖状、优秀新闻报道员荣誉证书和《军事新闻散论》、《(解放军报)记优秀新闻作品选》等书籍,团政委宣读了对4个单位、16名优秀新闻报道员的奖励通报。这是该团对《新闻报道工作措施》的一次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7.
我叫陶传国,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二期函授学员。回顾自己一年来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的历程,真的感慨万千,可是不管怎样,我都要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向函授中心的老师们汇报:正是因为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我才从一个新闻报道方面的门外汉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一年来我经过努力,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刊稿25篇,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成绩。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就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任何稿件。记得我开始不停地向函授中心投稿而又屡屡不中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痛苦和郁闷的,周围的同志也…  相似文献   

8.
瞧,北京军区某坦克师新闻干事董芳忠那摞尺把厚的剪贴本和一包袱获奖证书: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20多家大型报刊的千余幅(组)图片,一、二、三版头条都有,并且一大部分是成组的;《军事》、《军事学术》等近30家杂志封面85个,封底67个;《人民日报》、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报》等25个单位举办的影赛、影展一二三等奖56个;《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25个新闻单位优秀通讯员证书27个,且连续7年是北京军区先进新闻工作者;这一幅幅定格在方寸内的美和数十本标志摄影造诣的获奖证…  相似文献   

9.
我的心里话     
2000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这个海军某猎潜艇枪水长了解到,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恢复招生,出于兴趣和“充充电”的目的,我就给军报新闻函授中心邮去了自制的报名表、照片和学费。很快,函授中心就寄来了好几本有关新闻写作的书籍,还有两期《军事记者》和学员实习采访证,工作之余我就翻一翻这些学习材料,感觉不错。2001年3月份,出于好奇和为了完成函授中心布置的作业,我就给函授中心写了篇幽默小故事——《洗脸水变成稀饭》(第一次给报社写东西)。没想到,函授中心的一位老师很快就给我批改了作业,并对我提出了要求和寄予了希…  相似文献   

10.
杨玉辰是我的战友,但我在部队时没有见过他的面,只是从《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报通讯》上经常见到他的大作——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思想评沦、杂文、新闻理论和诗歌,散文、山东快书、快版书和诗歌等方面的作品。有的文章,被我作为范文来读。 1990年8月的一天,我到军报通联处索取《新闻  相似文献   

11.
读卖新闻有一个专栏叫《人生响导》。记得1981年秋刚到日本的时候,已故关田范雄先生就指着报纸告诉我:“这是读卖新闻的名牌‘商品’。”同朝日新闻的《天声人语》总在第一版下部、总是700字一样,《人生响导》总是登在第13版左下方,总是1000字左右,每天一期,长年不变。读报习惯,商业新闻是很重视这一点的。日本新闻史、新闻理论研究的鼻祖小野秀雄先生,在他的专著《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曾经说过,报纸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定期地、连续地出版,使读者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在报纸  相似文献   

12.
历时44年的《军事记者》今年第9期出版发行500期,这是一个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军事记者》1958年5月创刊,最初刊名为《解放军报通讯活页》,内部发行;1959年5月第一次改刊名为《解放军报通讯》;1985年1月第二次改刊名为《新闻与成才》;2001年1月第三次改刊名组织,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新的国际国内传播形势,肩负着宣传党的新闻方针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媒体发展、回答媒体在新闻宣传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等重任的新闻专业期刊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正确导向,服务于全党全军的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诚邀大家一起纪念《军事记者》出版发行500期。大家能够拨冗出席这个座谈会,是对我们的厚爱和支持!我代表解放军报社党委、社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军事记者》于1958年5月创刊。创刊之初刊名为《解放军报通讯活页》。开始是不定期地印发《解放军报通讯活页》,发至师以上宣传部门和本报特约记者、通讯员。后《解放军报通讯活页》改名为《解放军报通讯》,为16开本的月刊,1983年公开发行。1985年1月,《解放军报通讯》改名为《新闻与成才》。2001…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机关报,地位重要、使命光荣,是我国军事新闻权威,被业内人士称为"军事新闻宣传旗舰",在国内外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经军委、总政首长批准,解放军报社驻各大单位记者站自2012年1月1日起更名为分社。从2012年1月起。13个分社先后挂牌成立。相关报道频频见诸报纸、网络。解放军报社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在军内外媒体、部队新闻从业人员和广大官兵中掀起了军事新闻宣传事业大发展、大改革的冲击波。此次更名将会使《解放军报》从一艘旗舰发展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人员构成更加合理、新闻资源更加丰富、宣传手段更加多样、舆论影响更加巨大的军事新闻宣传舰队,标志着《解放军报》已经形成了从旗舰到舰队的拓展和跨越。其深远影响必将得到历史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5.
说来很幸运,我发表的第一篇稿件竟是在《解放军报》上,但这并非易事。起初,我和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一样,雄心很大,一心想登军报,漫无天际写稿,皆泥牛入海。冷静分析,我的败作多为“本报讯”等只有一版二版才能发的稿件。转念一想,军报一版二版的稿件多出自记者、专职新闻干事之手,和他们争版面,自然败的多、胜的少。何不在记者、新闻干事很少问津的一些“栏目”,寻找一些适合自己写的稿件。1990年11月我从军报三版看到一个新开《大家问大家答》栏目和“欢迎赐稿”启示,联想到我的同乡陈副连长和妻子感情不合,“离”也不是、“…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打开刊稿剪报本,看到那些已经发黄的剪报,便感慨万千。其中一张发黄的剪报是《解放军报》1980年10月15日的,那是我在军报,也是在中央级大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消息。从那时起,我的成长进步便与军报有了密切的联系。1986年8月,我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当了新闻干事。到了年底,正值老兵退伍,我到某部通信连采访,被几位面临退伍而忘我工作的老兵的精神所感动,采写了通讯《老兵多可敬》,投到军报。半个月后,1986年10月6日军报二版用四分之一版的篇幅并配我拍得3张新闻照片,发表出来。看着那天的报纸,我喜悦的心情难以用…  相似文献   

17.
台湾1993年度十大出版新闻台湾金石堂书店根据对台出版要闻进行的系统统计,于最近评选出台湾’93年度十大出版新闻。这十大新闻依次如下:1.《柏杨版资治通鉴》竣工,畅销海内外。2.周玉营救领人物传记热到最高点。3.大陆政治性书籍打破出版禁忌纷纷在台上市...  相似文献   

18.
以读者需求为组稿目标,始终是《解放军报》时事版坚持的理念。4月份,时事版夜班重点围绕“贴近读者”这一目标。从新闻内容的选择、整合到包装,都相应地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说来真“荒唐”,我的第一篇“萝卜条”是管闲事得来的,且登在《解放军报》上!那篇“萝卜条”的题目是《为经商军嫂补习法律课》。说来也巧,当时我们部队正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法制宣传月教育活动,这件事我觉得是个新闻,可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报道,正在这时,一件事情启发了我。一次我上街,看到有些经商军嫂在营销活动中,出售腐烂变质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本想上前制止,又~想,何必管闲事呢?再说,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么办?何不给领导提个建议,让军嫂们也结合自己的经商活动学学法,懂得遵守职业道德呢…  相似文献   

20.
光阴似箭,转眼间解放军报第十二届新闻函授即将结束。作为本届函授学员,回想起这近一年的学习历程,心绪难平,真舍不得说“再见”。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参加函授前,我曾多次向媒体投稿,均无奏效。参加函授后,在指导老师的热心辅导下,我已在《解放军报》上稿1篇、《军事记者》2篇、其他媒体20余篇,使我再次激发了写稿的热情,信心倍增,干劲更足。“熊建同志:你好!今编发你一稿,拟发11日军报,寄上大样剪贴,存念。祝学习进步!”这是马厚寅老师于3月7日给我写的亲笔信。捧读来信,令我感动不已。马老师为了一名素昧平生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