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1992年5月5日,广东、天津、山西和北京等地的摄影界老前辈、摄影理论家、原晋察冀画报社的工作人员和烈士家属、革命摄影家沙飞的子女及新老新闻摄影工作者等200余人,聚集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参加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新华社摄影部、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七厂、天津沙飞基金会、沙飞研究会、《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人民摄影》报社等9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晋察冀画报》创刊50周年、新闻摄影诞生150周年、革命摄影家沙飞诞辰80周年新闻摄影学术座谈会。蒋齐生、石少华、吴印咸、罗光达、许必华、徐佑珠、杨兆三、胡颖、佟树珩、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年,也是《晋察冀画报》创刊50年及其创建者沙飞诞辰80年。届时,我国新闻摄影界将举行大型学术研讨活动,总结革命摄影工作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探究新时期新闻摄影的改革与发展,使新闻摄影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摄影史上,沙飞是自觉地提出并实践“摄影即武器论”,以摄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服务的第一位革命摄影家,又是最早深入敌后,成为八路军第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及敌后我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是他和他的战友罗光达以及其他同志在1942年,在中国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年月,创办了我党  相似文献   

3.
沙飞,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的先驱和奠基人,也是中国人民革命摄影艺术创作实践和摄影理论探索的引导者。他为革命摄影事业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光辉历程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影像纪录,为革命摄影事业奋斗了一生。他用摄影作为武器,探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平等现象,深入到社会各阶层各角落,反映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在社会底层挣扎、呼号的情景,以及边区抗战军民的英勇斗争事迹。研究沙飞同志摄影理论和摄影作品,对促进新时代摄影事业发展,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随军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中国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沙飞以年仅38岁的生命,留下了1221幅照片,《鲁迅与青年版画家在一起》《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生活情态》《古长城的战斗》等,以生动而真实的画面,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珍贵的历史瞬间。本文对沙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摄影实践和摄影思想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5.
巍峨的圆雕式纪念碑——《沙飞纪念集》评析■蔡子谔编者按:沙飞原名司徒传,在黑暗的旧中国他渴望民主自由,立志“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故名沙飞。1912年生于广州,1950年在河北石家庄辞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从广西桂...  相似文献   

6.
从1940年10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在唐县军城筹备创办《晋察冀画报》以来,沙飞便将自已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筹备、创办和编辑出版《晋察冀画报》的事业中去了。创办《晋察冀画报》是取代利用开办新闻摄影展览来传播新闻摄影作品这一传播媒介,使之发挥超越时空的宣传、教育、战斗作用的传媒手段和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将军与幼女     
沙飞是中国的第一代革命摄影工作,最先使摄影成为我党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创办了我军第一个革命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晋察冀画报》第一期,发表了沙飞拍摄的《将军与幼女》组照,记载了一代名将抢救日本幼女的佳话。  相似文献   

8.
自一九三八年以来,短期集训就是我党我军培养专业摄影记者的主要方法。新华社新闻摄影部蒋齐生同志在《三十二年的新闻摄影事业》这篇文章中有一段话可以为证:“不过,我国培养新闻摄影人才的主要方法,还是一九三八年春苏静在115师司令部,一九四○年石少华在冀中军区政治部及一九四一年沙飞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开办摄影训练队所开始的短期集中训练的传统方法。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成立后(1952年4月1日——引者注),连年不断举办摄影训练班,为本社,也为其他兄弟单位培训新闻摄影采编干部。1958——1961年,还先后协助十三个省市及自治区开办了摄影训练班。许多地方和解放军部队,也开办这类短期摄影训练  相似文献   

9.
左图为1943年在反“扫荡”突围中双脚被山石磨破加上受冻几乎致残的沙飞。抗日战争爆发后,沙飞在太原全民通讯社担任摄影记者。1937年10月奔赴五台山地区,正式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后,被任命为编辑科长兼《抗敌报》副主任,1939年调任新闻摄影科长。1942年7月创办《晋察冀画报》,任画报社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当选为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参议员。他还举办摄影训练班,培训了大批摄影人才右图为沙飞拍摄的照片:攻克涞源东团堡。  相似文献   

10.
《档案天地》2008,(2):16-22
《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及《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家在一起》等一批经典照片.究竟是谁拍摄的?这个长期困惑着成千上万读者及至新闻摄影史研究者的历史之谜。现在终于获释了:他便是沙飞。那么.沙飞是如何结识鲁迅并为其生前逝后拍摄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文献价值的珍贵照片的呢?  相似文献   

11.
沙飞与《晋察冀画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 《军事记者》2003,(4):64-67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晋察冀画报》是我党我军的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这两个第一,奠定了他与它在中国新闻摄影史的特殊地位。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因为创办画报的倡议由他提起,筹建画报由他负责完成,画报的正常出版由他领导统筹。  相似文献   

12.
四、把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联系起来新闻摄影科成立不久,沙飞就说:“为了增强抗战的力量……我们决定把全军区所有的照相机动员起来,把全军区所有愿意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们联系起来。”又说:“摄影记者要把随身携带着的战斗英雄的照片挂出来,进行流动展出,叫每一个战士都看到。”40年代,当我国农村和农民还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当群众尚不知“照相机”为何物而抱有神秘感的时候,沙飞的这些高亢沉重的声音,无疑是一个无产阶  相似文献   

13.
(一) 1939年元旦举办的“晋察冀摄影展览”的热烈效果.大大出乎沙飞的意料之外。这时他便想,晋察冀广大军民对于新闻摄影文化形式是如此的欢迎.换句话说.新闻摄影的宣传力量又是如此之巨大。如何突破“影展”的宣传面狭窄即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呢?沙飞已经萌发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设想:办一份以刊载新闻摄影作品为主的画报。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科技新闻摄影编辑同志: 贵刊1990年第6期《科技新闻摄影要登台》一文,我看后还不太清楚什么是科技新闻摄影,它和其它摄影有什么区别,您能告诉我吗? 河北省沽源县委宣传部刘会林  相似文献   

15.
从一名战士到中校军官.从编外报道员到《人民前线》、《解放军报》的特约记者.张军荣可谓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中的佼佼者、成功者。这一切都缘于他对军事新闻摄影事业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蒋齐生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闻摄影实践,探求新闻摄影理论,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对新闻摄影是外行。前不久参加了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曾就蒋齐生同志的某些论点,谈了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指导新闻摄影的问题。现将这些粗浅的看法整理成文,求教干新闻摄影界的同志们。一、新闻摄影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艺术范畴蒋齐生认为:“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新闻战线L的一个独立兵种”(见《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它)一书,下同)。摄影新闻同文字新闻、漫画新闻、日播新闻。电影新闻、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7.
杨大勇 《记者摇篮》2005,(10):23-23
胡锦涛同志、吕枫同志与青年干部在一起的照片发表在《中国干部教育》杂志1993年第二期上。我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千秋大业新一代——胡锦涛与青年干部在一起》在辽宁省新闻摄影学会当年举办的优秀作品评选中被授予“总编辑摄影奖”。  相似文献   

18.
我很喜爱摄影,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曾是出国部队新闻资料摄影员、兵团宣传干事、大学校报总编兼新闻摄影,《解放军报》、《兵团战士报》、《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的摄影通讯员,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一百多幅,可以说是一名业余新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发的增加,我特别珍惜过去那难忘的战地摄影岁月。  相似文献   

19.
怀念白求恩和沙飞顾棣今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来华援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60周年。在这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随中央电视台“寻找摄影大师沙飞足迹”电视新闻纪录片摄制组到白求恩大夫曾长期战斗、工作过的山西五台松岩口村进行采访。当年沙...  相似文献   

20.
一点建议编辑同志: 你们好!你们给我寄来的各期《新疆新闻界》杂志已收到。在基层蹲点的我,挤出时间细心地阅读,觉得贵刊办得很好,知识面很广泛,对我今后写新闻稿件和我科在组稿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因此,我科已订了全年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作为贵刊的一名读者和一名宣传干部,我一定和你们多多联系,积极为贵刊组稿,写稿。下面我提一点建议:我是业余新闻摄影爱好者,从去年以来,在各级报刊刊登了一些新闻照片,但总的来看,刊稿率较低,迫切需要知道一些新闻摄影方面的知识,希望贵刊能开辟《摄影者园地》一类的栏目,以满足我们这些新闻摄影爱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