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点总说】文言文阅读主要是考查运用文言文的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具体包括诵读、断句、文言实词的掌握,以及文言  相似文献   

2.
依据《考试大纲》,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一般性读懂浅易文言文。所有题目,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信息筛选、文意概括分析、文句翻译和语段断句,都是这总体要求的表现形式。文言文阅读题目是对知识积累和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让我们先回顾一道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目。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重在阅读,让学生通过诵读训练,增加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知识,既而转化为实际  相似文献   

4.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高中文言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借助工具书广泛阅读、凭借语感赏析文言文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蒋竞泽 《华章》2011,(4):26-27
【知识导学】 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之作。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明清的八股文,沿用了两三千年。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但有助于我们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中华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学习是我们学习和吸纳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获得基本的文言知识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初中文言教学的现状、问题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来看,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文言文的阅读需求,估计将来也不会有,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确乎  相似文献   

8.
【指点迷津】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部分,熟记并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一篇文章之所以读不懂,关键是不知道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实词意义的积累,在平时、在学习文言文的每一堂课。文言实词意义往往不是一个,在实际使用中还有临时意义,因此明确文言实词的意义非常重要。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依据课本,夯实基础。课文中的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而高考文言阅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绝大多数曾见之于课文。所以考生应熟读甚至背诵课本中的重点文言文篇(段),培养语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熟悉实词的相…  相似文献   

9.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字词解释、内容理解、形象分析、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基础,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夯实文言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文育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宇词解释、内容理解、形象分析、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基础,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夯实文言基础.学生也只有夯实了文言基础才能准确地迁移到课外,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手里有了金刚钻,才能去做瓷器活.因此我认为以下方法是很好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材中的文言文是教与学的重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占的比例很大。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章,不但可以增加我们的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为写作提供丰富典型的素材,更能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灵魂。因此,我们要巧借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引外联,积累迁移,提升文言素养来突破高考文言大关。同时,巧借文言文中经典事例,丰富作文素材库,激活写作之灵感。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以及自己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来理解文言字、词和句子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并分析浅易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考语文得分不易,且分数差距不大,要想在语文方面拉开成绩差距,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就要从文言文阅读方面下手。近年来,高考中文言文阅读题型基本固定,三个选择题,分别考断句、文化常识和文意理解,还有两个翻译题。文言文阅读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文言知识的积累,包括文言词汇、特殊句式、文学常识等;二是具体文章中的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14.
正经历了岁月淘洗的文言文,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但当今中学生都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办法,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主动学习文言文,不断加深理解文言文的内涵,从而品味文言文之魅力。一、内外结合,让学生了解文言雅意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的原因主要是文学缺少相应的文言知识,不能像阅读现代文那样去认知感悟。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较多地接触文言文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文言知识,这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提出:"高中教学需要注重古文化对学生的陶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品味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学生对文言语境的感知能力是在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古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拟从文言文阅读文体特点出发,紧扣文言字词,融入古文化的熏陶,从而达成"文""言"并重,进行有效地文言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文言文是古人使用的书面语言,其特点是言简意赅,典雅含蓄,正因为如此,也就有着古奥难懂的弊端,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障碍非常大。那么,有没有途径能够顺利实现文言文学习呢?我们可以尝试把阅读古典文学名著作为跳板,向文言文学习过渡。一、阅读古典文学名著能够积累文言字、词、句知识文言文、白话文是两个话语系统,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它毕竟是一种语言的两个分支,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明清白话小说,有着浓郁的文言色彩。因为那时书面语用的就是文言,口语中也必然存在许多文言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有限的 ,常常是似懂非懂。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很多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文言字、词的隔阂。古今词义有着许多的差异。在文言文中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子倒装、成分省略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 ,要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就不仅要结合文章内容适当地讲授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有关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字、词、句的基础知识。因而文言文词语的教学便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词不离句 ,…  相似文献   

18.
现行职高语文课本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中,专章介绍了“文言常用实词”,“常用文言虚词,“文言常见句式”.这些文言知识的系统介绍,对于培养和提高广大职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遗憾的是,对文言词的一些用法,即“词法”没有专章作系统介绍.笔者认为,介绍词法跟介绍实词、虚词、句式一  相似文献   

19.
一、要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及价值,就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没有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也就无法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及价值。从教学的角度看,为学生奠定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文言文教学首要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为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文言阅读能力和文言语感是基本途径,为更好地突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因素,应通过诵读、比较两种手段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