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通讯员采访归来兴高采烈,而在动笔时却犯难了。原因就是采访不细。最初,我也是这样。有一次我采访一位部队汽车司机,稿子写成后匆匆寄给报社。编辑看完后觉得这位司机的确是一位平中带奇的典型,但似乎缺少点什么。于是编辑便给我提出许多疑问点及解决疑问点的办法——深入采访。第二次我又下去采访,才获得成功,不久《银川交通报》配发插图采用  相似文献   

2.
写人物专访,是记者的采写内容之一。由于采访对象多是各行业的专家或涌现出的典型,他们大都工作任务重,社会活动多,是记者难找的忙人。如果记者抓不住好的时机进行采访,不是吃“闭门羹”,就是匆匆而见泛泛而谈,难以达到好的采访效果,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因此,抓好采访时机,是保证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抓好采访时机,记者在了解采访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采访的大道上,记者身影匆匆.不同的是,有些记者亦步亦趋,最后被淹没在零零碎碎毫无特色的报道里.而有些记者不仅用脚跑路,还用脑思考,他们精心设计并实践着自己的采访方式,从而走出了自己的采访之路,也收获了让旁人意外和羡慕的新闻之果.  相似文献   

4.
她60多岁了,还迈着匆匆的脚步在祖国大地上辛勤地耕耘。邓拓曾给她赠言:“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她就是《人民日报》记者柏生。 4月的榕城阴雨连绵。柏生匆匆地从鞍山回到北京就匆匆地来到福州参加全国晚报评选活动,结束后又将匆匆地赶往皖南讲课。“还有5天时间,咱们采访几个吧。”听她这么一说,我欣喜若狂。能和这位高级记者一起采访真是三生有幸啊。我按捺住激动:“走吧,先到闽江宾馆住下。”“我不住宾馆。我从来都是到哪儿采访就住在哪儿。上次采访卢嘉锡也是住在物构所,这次就住你们公司吧。”这突如其来的一席话,我感到茫然,看来再说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我急忙挂电话让公司收拾一个房间。这是一个几平方米的斗室,一架单人板床、一张简易办公桌,一对木沙发,几乎占去了整个空间。没  相似文献   

5.
记者来了!不过,这次记者不是来采访的,而是来“当官”的。因此,他们当然也不会匆匆来、匆匆走,而是要在相关单位“扎下根来”。近日,兰州市新闻媒体记者驻城关挂职锻炼活动正式启动,城关区委向五家主流媒体43名优秀记者颁发聘书,即日起分赴城关区委宣传部和22个街道、10个政府工作部门担任“一把手”助理。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到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采访“女排精神”的相关内容.晚上刚刚抵达,当地宣传部的干部早已热情地安排好采访对象:一位基地老主任,一位基地现主任,历史与现实的见证人都在了,安排好的时间,总共一个上午. 我婉言拒绝了,说时间充裕,希望采访“慢一点”,对方先是诧异,“之前来的几拨记者都是匆匆来了又匆匆走”,而后又表示理解,“确实不必那么辛苦”.其实,我并不是因为“辛苦”,而是一种习惯.如果不是赶突发新闻,我喜欢放慢采访节奏,因为我信奉一条准则:采访慢下来,人心才能走进去.  相似文献   

8.
岁月匆匆。今年初,我结束了在美国的四年记者生活,回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回想这几年,既紧张艰苦,又充实难忘。在美国当记者,机遇多,挑战和考验也多。在那里,我采访过许多人,值得回忆的事情也不少。下面几段经历,是印象最深的。 长岛采访王嘉廉 出国长驻的人都说,回国之前特别忙。去年底,当我接到总社的调令准备回国时,也颇有同感。但我想,再忙也要去采访一个人,那就是美国联合电脑公司(简称CA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王嘉廉,他的英文名字叫Charles(查尔斯)。  相似文献   

9.
从时间意义上说,采写效率是新闻的生命,而提高采访效率是提高写作效率的前提.采访效率低下,即使记者有"七步成诗"之才,恐怕也无济于事.采写好比做饭,采访得来的材料是米,记者的笔力是柴,有米无柴,徒叹无奈;有柴无米,烧穿锅底.  相似文献   

10.
正一、重新认识采访的机会和成本,推动"走转改"归于日常的行为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有时日,业内同仁不时也议到作为"活动"大体会有个总结成果的阶段。但是如果把"走转改"归结于记者真实的积极的采访活动,以及基于采访构成生动的写作,那么这项活动实际是不会结束的。  相似文献   

11.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微观因素对受访者进行有效访问的采访艺术.本文借助记者采访的一般技巧重点分析了新闻记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有效采访技巧,通过对采访前、采访中及采访后的分析,提出了新闻记者"问"、"听"、"做"的三步采访法.同时,新闻记者也需要在掌握多种采访技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12.
文教记者,免不了要和专家、名人打交道.采访他们的难度较大,写好也不容易.近几年我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甘苦参半,不妨以此就教于有经验的同行.知识:采访的生命用这个标题,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对于我这样一个资历颇浅的青年记者来说,确是采访名家几撞南墙后"撞"出来的一句"警言".名家,自然具有相当的专门知识和专长.而记者则不一定具有专门知识,更谈不上象专家那样"专"和"深".新闻职业有训:"事先对自己的采访对象要有所了解."究竟了解什么呢?开始时认为只是这个人的年龄、职业、专长,而其中更多的还是采访对象的经历与事迹.1978年6月,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当时在北  相似文献   

13.
远程采访,记者绝不是孤军奋战,如何与编辑部大后方沟通交流,获得"粮草充足"的条件,乃至使得整个采访圆满顺利,尤为重要.远程作战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有必要去远程采访,记者有三项必备的功课:一是要查阅资料,了解所要采访的新闻事实的背景,内容和发展趋势;二是要提前联系相关新闻当事人,如果没有条件联系到当事人,也可向当地同行请求援助;三是和报社领导及编辑开个"采前会",设计一个比较理想的采访计划.  相似文献   

14.
正《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采访也不例外。新闻工作者要想取得新闻采访的成功,在双脚迈进新闻发生的现场之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新闻界一位老前辈曾这样说:"采访前准备得充分,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因为采访前有了准备,不仅在正式投入采访时做到心中有数,提问主动,而且还可节省现场采访的时间,减少现场采访不必要提问的几率。如果采访前不做准备,或是准备不充分,有时不仅会给采访工作带来被动,甚至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记者在采访前,需要考虑:事先  相似文献   

15.
他“几十年来坚信社会主义,忠于党,实事求是,忘我工作,硕果累累”“在广播战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蒋孙万追悼会悼词文章纪念蒋孙万先生,我不是最有“资格”的。蒋孙万先生有许多优秀的门生弟子,我不在其列。他是广播新闻战线上的老将,我只是一名新兵。我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曲折,那许多含泪的故事并不浪漫,对他来说不会忘记也不愿提起,尤其是对下一代。不仅如此,他搞采访,我搞编辑。他采访匆匆,我埋首编辑。只是从他发来的报道中,稍知他的行踪。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由张一白执导的影片《匆匆那年》热映,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集体回忆青春"的热潮。在这股怀旧大潮中,80后群体处于中心地位。《匆匆那年》原著作者九夜茴也是80后群体的一员,可以说,《匆匆那年》是80后青春岁月的真实写照。国产片中,反映新世纪前后青年个体体验的影片代表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及2014年上半年的《同桌的你》,这些影片摆脱了"中  相似文献   

17.
舍不得扔     
每次清理办公桌,总有舍不得放手的东西,既不是值钱的邮票,也不是可供收藏的纪念币,它们身上甚至蒙了一层薄薄的灰。摩挲着它们,常常心生感念,念及曾有的灿烂,也念及岁月的匆匆,其实不会再去细细翻看了,因为它们于我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符号。首先是要为那高高一撂采访本找个清静的角落。记得12年前刚刚踏入湖南日报编辑部的大门,多激动多感动啊,高中时候的梦想,竟然就成真了!中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09,(10):I0001-I0001,I0004
2009年8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西藏学习考察,浙江日报记者黄曙林随行摄影采访.虽然公务采访繁忙,但黄曙林还是在匆匆的行程中,靠着车窗,忍住颠簸,沿途抓拍了雪域高原的多彩风情.看似信手“抓”来,却显功底深厚;纵然一刹那间,仍见百年沧桑。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访中有种常见的采访形式,叫做"隐秘采访"也是俗称的暗访。这种形式已经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比如在一件"医疗纠纷"以病人家属身份,与医院方面对话,或者比如以购房者的身份到售楼处假装买方以套出对方本应对购房者所说的话,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了媒体公众性质的缺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而近来"暗访"这种形式的采访,又演变成了"无间道"——卧底采访。记者干着警察的活儿,"新闻爆料人"成了"线人","记者"化身为"卧底",然后将所获取的画面展示到电视画面中,或者报纸网站等媒体中进行传播,确实博的了不少眼球,使得卧底采访愈发流行,然而卧底采访使用失当,会给媒介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的不利影响,并产生新闻越权,侵权等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卧底采访的案例,分析卧底采访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20.
采访工作万事开头难,"开头难"是指与采访对象刚接触、采访开始时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面对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更是如此."开头难"问题解决了,后面的采访一般会顺利很多,所以作为记者很有必要研究"开头难"问题.解决"开头难"问题主要是对采访对象采访前的心理、行为要有所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