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主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体系,保证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体系,是为了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这样一个体系,有很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它呼唤着“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此,高校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定出本校体育教育科研创新的对策;高校体育教师要注意学习,加强研究,认真总结,不断开拓,走教科研之路,迅速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教师的爱护和有力鞭策,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教师既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修养、广博的文化修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础功。那么,教师应该必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新一代的素质教育中,其地位是重要的,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也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5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教育质量的提…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逻辑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认为:随社会的发展,体育、健康、素质三个概念呈现出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历史的发展性。体育是满足人类社会“享受与发展需要”的一类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和素质是衡量人和社会发展对人的“质量”优劣提出的必然要求。“树立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该是体育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现代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各级体育教师必须重构体育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充实教育理论;重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构“学者型”知识结构,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由“教练型”向“学者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高质量的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特别是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改革,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将是一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传统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而素质教育则是重视人才的全面素质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化的劳动,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佳 《精武》2013,(17):63-64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当前大学体育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是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提出振兴教师教育就是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这样一支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体育教研活动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高质量的体育教研活动是指参与者对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或课题进行有准备的教学与驱动式的  相似文献   

12.
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界定揭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含义:一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二是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其要义有三:一日面向全体学生;二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体育教学模式是随教育思想、目的、任务变化而改变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达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 ,为教育进入 2 1世纪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构建和设想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模式。1 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剖析目前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知识 (技术 )传递”的模式 ,具体地讲是通过教师对知识 (技术 )的讲解、示范 ,对学生进行灌输 ,学生机械地、…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要求,是切实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保证。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和现有体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素质”概念的理论出发,回顾与反思了学校体育改革的现状及问题,从思想理论上和实践基础上论证了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优先地位,指出了素质教育是推行“全面健身计划”的基础性教育工程,并对如何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在指导思想方面也要顺应这一新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向终身体育接轨,使体育教学目标向科学化、社会化、人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应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建立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本文就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教材内容的配置、体育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阐述对学生多元化能力培养方面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八二年就曾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按照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困难与存在问题看,我们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组织形式上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适应新的教育需要,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1)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是教育工作直接从事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教学活动的管理和组织...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促使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指通常所说的身体素质,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的教育;而应根据素质教育含义作广义的理解,它是以有效的体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是促使当代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其要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