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峰 《语文知识》2000,(5):61-61
高中语文第六册邓拓杂文《欢迎“杂家”》有一处说法值得商榷: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它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括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文中“达尔文”应是“马尔萨斯”。依据有三:一、高中语文第五册《治平篇》(作者洪亮吉)的”预习提示”明确说:本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写于乾隆58年(公元1793年),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公元1798年)发表早五年。  相似文献   

2.
吴兴人 《科技文萃》2001,(2):179-180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1978年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出版至今,已销售6万多册。哈特按自己的观点选择了100位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并排出了名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被列名为第80位。 马尔萨斯受到哈特的看重,是因为他写了一本篇幅虽小却影响巨大的书——《人口论》。17 98年,马尔萨斯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他却提出,人口的增长快于食品供应的增长。他用非常严峻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思想,声称人口的增长是按几何指数增长,即1、2 、4、8、16……而食品的增长是按算术线性增长,即1、2、3、4、5……在该书再版时,马尔萨斯得出结论:人类将生活在贫穷,甚至接近饥饿之中。能不能采取什么办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战争、瘟疫或疾病能迅速地减少人口,但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代价。他建议,一个更可取的避免人口过分膨胀办法是“道德制约”,这包括晚婚、保持贞操及自愿节制性接触等。哈特称赞马尔萨斯的理论说:“他是第一个强调人口膨胀问题重要性的人,并使该问题引起了知识界的关注。”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出版至今已201年了。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将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节制生育的论点,作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批判。批判的武器之一是“人手论”。近20年来,肯定马尔萨斯理论的文章也不少。那么,马尔萨斯的立论究竟如何,今天不妨再对它验证一下。 验证的第一个结果是,自马尔萨斯1834年去世至今,世界人口确实是无限制地增长了,但未按他设定的几何指数擢升。据统计,1830年世界人口是10亿,到1930年是20亿,1960年是 30亿,1975年是40亿,1987年增长到50亿,1999年世界人口又增加到60亿。从1830年至1999 年,世界人口增加了50亿,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起初增长10亿人要花100年时间,后从198 7年至1999年,增长10亿人,只花了12年时间。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并未按几何指数增长,但1 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若不控制人口增长,生存空间必将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3.
高中第五册语文所选的《治平篇》,是我国古代不可多得的一篇人口专论,它产生于清代乾隆58年(公元1793年),比英国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还要早五年,这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口问题的国家之一,我们应当引以自豪。作者洪亮吉在“治平”之中能看到潜伏着的人口危机,并在文章中进行剖析、揭示,以引起社会及当权者的重视,这是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于1798年发表。200多年来,马尔萨斯的论断就像幽灵一样,在全世界上空游荡。他认为,由于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供应基本是固定的,按照收益递减规律,在土地上增加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粮食产出只能呈算术级数增加。这两  相似文献   

5.
杜克尔(776) 朱瑟·杜克尔(Josiah Tucker 1712—1799),英国新教牧师,经济学家。著有“贸易简论”、“商业纲要及租税原理”等。马克思评论他是“一位端正的人物”。杜克尔毕生致力于宣传增加英国的人口。他和后来的马尔萨斯相反,认为穷困现象完全可由社会救济的办法来消灭。他深信人口增加是有益无害的事,人口增加,劳动者的生活可以获得改善,一国的文化也愈加发展。他所持的理由如下: (1)人口增加,劳动力也增多,从而可以生产出更  相似文献   

6.
当世界人口在本周突破60亿的时候,我随手翻开那本曾经“臭名昭著”的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不期而然看到这样一句:“哲学上一条公认的真理是,正确的理论要由实践来加以证明。”这位曾在中国被“批倒批臭”的两个世纪前的英国爵士,敢情不动声色地早就在这儿等着我们呢——说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历50年奋斗和一场大讨论而获得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正> 洪亮吉(1746—1809年)生于江苏常州府,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五十八年(1793年)任贵州学政,著《意言》二十篇,其中“治平”、“生计”两篇阐述了其卓越的人口思想。马尔萨斯(1766—1834年)出生于英国伦敦郊外萨立州的一个乡绅家庭,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毕业后,1798年在萨立州任牧师时,匿名发表了著名的《人口论》。①洪氏人口学说比马氏人口论虽早五年,但基本上均属同时代之作。两学说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由于两国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巨大差异,两学说不同之处甚多,且命运有异。  相似文献   

8.
马尔萨斯和他的《人口原理》代文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76~1834),是与李嘉图同时代的英国经济学家,早年受教于作牧师的父亲,后在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毕业后担任牧师,1805年始任东印度学院教授,直至去世。关于人类的前途与未来,马尔萨斯与...  相似文献   

9.
查尔麦斯(777) 托马斯·查尔麦斯(Thomas Chalmer 1760—1847)。英国新教牧师,马尔萨斯的学生,他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他的人口思想和马尔萨斯极为类似。他在“人口论”出版前四年发表了“大不列颠国力在目前及将来的估计”(1794年)一书,论述了人口增加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类也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有先天的本能,都有相同的蕃衍动机,都需要有足够的食物以维持生命。人类和动物的先天的本能是生殖的原因。但要使人  相似文献   

10.
马尔萨斯是19世纪颇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也象萨伊一样有一个“三位一体”的理论却很少为人所知;但“三位一体”是马尔萨斯思想的主干,不弄通,难以给予恰当的评价。因此,本文试对此作点分析。马尔萨斯三位一体中的人口过剩论主要是在他的《人口原理》中完成的,这是18世纪末英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当时,在农村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正接近于完成,工业革命也达到了高潮,使机器得到广泛运用,而机器的使用造成了人数众多的私有小生产者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因而使阶级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地步。由于这种矛盾,英国掀起了社会改革运动,并出现了一些批判私有制的著作,其中以威廉·葛德文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5册有一篇《治平篇》的课文,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篇人口专论”。比英国资产阶级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尚早5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人口理论的文章。作者洪亮吉(公元1746年—1809年),字君直,一字雅存,号北江,江苏武进人。进士出身,曾在乾隆身边的翰林院任编修之职。学识渊博,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之学,善诗文。洪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是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他的《人口论》对世界学术界的影响,大大超过他的经济学著作;人们往往不知道他的经济学错误在那里,却牢牢地把他的人口论错误记在心上。但是,人们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甚多。这里所查证的,有关他的《人口论》一个根据的出处,实际就是这样一个例证。一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已经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一般都集中在两个错误的原理上。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原理》,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他杜撰的“二个极数”是他提出的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的理论基础,这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发展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观点背道而驰,而且在实践中,危害极大。长期以来,我们对人口理论的研究设置了不少禁区,不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各种关于人口发展的不同观点,大家最熟悉的是“批了一个人,多生四亿人”的苦果,现在人们对马寅初先生的观点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提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其中,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给予了明确的分析及深刻的批评。针对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力后备军与相对人口过剩这样两个概念。最后,恩格斯通过深入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无产阶级的理论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当中,于是他在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工人的生活环境之后,发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进一步有力的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而恩格斯指出必须将唯物主义进行到底,将宗教观完整的变革,这样才能废除私有财产,给予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对马尔萨斯人口论也作了针对性批判。  相似文献   

15.
在《马氏文通》“无属动字四之五”中,有数个连字马氏没有给出确切的归属,这些连字包括“统之”“、总之”“、陵迟而至”“、一岁至”“、不至”“、推而大之”“、推而远之”“、要其归”“、推此志也”。通过对这些连字的条分缕析,这些连字在马氏的词类系统中应该归入马氏所分的四类连字之中的承接连字。  相似文献   

16.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以人口增长必将快于生活资料增长为理论依据,试图说明社会中总会存在部分过剩人口,并宣扬无产阶级的贫困与过剩都由人口原理所决定,以此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为捍卫无产阶级的生存和发展权,恩格斯从人口增长、生活资料、社会救济和立法三个角度对人口理论展开批判,指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和人口过剩的根源,打破了马尔萨斯人口绝对过剩的神话。马尔萨斯将人口问题简化为人口和生活资料比例失衡问题,而恩格斯对人口理论的批判却启示我们:现实的人口问题是人口与资源危机、人口与需要满足和人口与分配不均等众多问题的复杂综合。  相似文献   

17.
《马氏通》(以F简称《通》)出版于1898年,它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系统的一部语法作,它的出版突破了古法研究只围绕字的音、形、义进行的旧框框,结束丁汉语“有规律隐寓其中,特无有为之比拟而揭示之”的局面(《通·后序》);它以“字类”、“句读”为重点,以“正名”为总纲,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思想史上,继马尔萨斯人口论而起的,有弗朗西斯·普雷斯的人口学说。国内外学者一直断言,普雷斯是新马尔萨斯主义的奠基者,他的人口学说在基本观点上与马尔萨斯主义毫无二致,只不过在控制人口方法上有所区别。本文作者认为,这两个人彼此间不仅在立场和观点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而且他们的人口理论本身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有严重分歧。马尔萨斯是人口过剩论者。在马尔萨斯看来,人口过剩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9.
一、《马氏文通》关于“状字”的界说早在八十多年前,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就初步论述了“状字”、“状辞”、“状语”的问题。马氏给“状字”下的定义是: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界说六”第21页)“实字”是“实词”,“动”是动词,“静”是形容词。从马氏给“状字”下的“界说”来看,“状字”隶属于“实字”,即实词,而不是虚词。“状字”的功能是“以貌动  相似文献   

20.
汪士铎(1802——1889年),字振庵,别字梅村,晚年自号悔翁。江苏江宁(今南京)人。中国近代史学家和经济思想家。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就有人对汪士铎的反名教思想深为不满,专门写了《<乙丙日记>纠缪》一书,对汪士铎的反孔言论进行逐条反驳,为孔孟之道正言,而且还把汪士铎和“五四”运动时期的反孔名将吴虞相提并论,被认为是“名教罪人”,咒骂为“身未灭而嗣先绝”。后来的史学界对汪士铎也多有责难,尤其是他的人口思想,被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翻版。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现不揣冒昧,对汪士铎的反名教思想,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