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制作方法在透明胶片上画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图,它的上面涂浅黄色、前面涂浅红色、右面涂大红色。用一块薄纸板(12×9cm)作基片框,并在中间挖空成长方体图形外边缘的形状,再用刀片沿点划线划开作拖片滑槽口,然后将胶片对应固定在片框上(见基片图)。  相似文献   

2.
1 制作过程用圆型透明片做转动片 ,在一张圆片上以圆心角 1 2 0度范围作为画幅 ,分别画出动物(或植物 )细胞分裂第一 (分裂间期 )、第三 (分裂中期 )、第五 (分裂后期 )的三个阶段 ;在另一张圆型透明片上画出第二 (分裂前期 )、第四(分裂后期 )、第六 (分裂末期 )三个阶段 (如图1 -(a)、(b) )。将两张圆型透明胶片用铆钉分别固定在黑色胶片中心 (图 1中A、B) ,在A、B上的局部切开一长方形窗口 ,这个窗口通常只能使圆形透明片上的一张图投影出来 ,同时 ,上层窗口比下层窗口小 (长、宽都约小 5cm) ,其理由是为了使窗口投影时 ,在银幕…  相似文献   

3.
一、传授技法,层次分明在二年级《美术》第四册“美丽石纹”的教学中,为达到让学生正确画出一堆有花纹的卵石这一目的,在讲解怎样安排画面时,我先出示一张只画有一块卵石的投影基片,告诉学生“先从离我们最近的卵石画起”,接着说:“再逐步画出这块卵石周围的其它卵石”,边讲边在基片上覆盖一张被第一块卵石遮挡在后面的其它卵石的投影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遮挡关系。然后依次在基片上覆盖上画有一堆卵石形象的投影片,最后问“这堆卵石还差什么?”学生回答“还没有画卵石上的花纹”。这时教师就又在基片上覆盖一张每块卵石上画有不…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理卫生的“骨胳肌”一节,文字少而浅显,为了将此课讲授得充实且具吸引力,我设计了两组演示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设计介绍如下:一、骨胳肌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1、实验装置(图1)的制作取一张与灯片夹等大的胶片,用针书针固定在灯片夹上,做成一张空白幻灯片(本文称基片);用图钉或大头针等作支点(⑦),将一根硬度适宜的小塑料管固定在基片上作指针(⑥);取一根细橡皮筋(⑧)穿过基片,在其背面打结固定,将另一端与指针相连;课前用分钟剥取蛙的坐骨神经(②)胖肠肌(①)标本,将其股骨(③)用细铁丝(…  相似文献   

5.
肌肉协作运动是初中《生物》“运动系统”一章必须理解的内容。课本以肽二头肌和肽三头肌的协作舒缩为例来说明这一生理过程。以往的教学多用肘关节活动模型演示。由于模型软小.肌肉舒缩不明显,效果一般。针对以上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活动式投影片,投影图像技大,肌肉舒缩明显,效果很好。1制作1.1打福在稿纸上绘好肌肉协作图像。将肢二头肌中点偏上,胶三头肌中点偏下部分成两部分,并标上支点(用于固定)画好在加钱,在肘关节活动支点处,肌肉附着点处也标上支点,画好叠加线(见图1)。1.2描线①取明胶片一张作为基片,将稿纸…  相似文献   

6.
幻灯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电化教具。除具有图象的特点外,还可化静为动;根据教学需要,临时增减所需内容;或配上录音,音象兼具。幼儿通过视听,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幻灯片的制作和运用方法很多,有抽拉式、复合式、遮挡式等。下面就我们几年来的实践,分别作简单的介绍。抽拉式:以小班美术课《添画小蝌蚪》为例,将小河背景画在一张胶片上(称固定  相似文献   

7.
在讲解波的干涉现象时,我用投影方法模拟了波的干涉图样,使学生对波干涉的条件和本质加深了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l制作材料明胶片四张,彩色水笔或类工笔,圆规,直尺。2制作方法1.用彩色水笔或美工笔和直尺分别在两张明胶片上画上两组干行、等距  相似文献   

8.
女孩短上衣材料: 长70cm,宽56cm薄铅画纸或晒图纸一张,蜡笔,剪刀,双面透明胶带。制作: 1.把纸对折成图一,再把纸对折成图二。 2.把纸长边和短边各对边折两次后展开,按方格部位画出阴影部,把阴影部分剪去。 3.装饰衣片(画上动物、花草或图案),如前片画小白兔的头,后片可画小白兔喜爱吃的红萝卜或画小白兔住的房子。  相似文献   

9.
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意料之外,偶然得来的。比如,拍照拍了一卷胶片,剩下最后的一两张胶片,本来不打算拍了,为免浪费,随便拍拍了事。谁知胶片冲洗出来,效果最好的就是最后拍的那两张。比如,你画了很多张画,准备收摊时看还有些颜料,你就随便再画一张,最终最满意的竟然是这一张。  相似文献   

10.
利用投影仪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还能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因此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然而投影胶片的制作及缺乏成了许多教师的一个难题,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投影仪在课堂上的使用效率。现介绍一些生物投影胶片的制作知识。一、单片的制作单片的制作比较简单,绘图能力好的教师可直接用绘图笔或彩笔在明胶片的药膜面画出设计好的图形或写出文字。绘图能力较差的教师或所要绘制的图形难度较大,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1、购买不同颜色的复写纸若干,将复写纸覆在片基药膜面,再在复写纸上置一格子纸(或需要…  相似文献   

11.
线条动画是利用两张透明胶片上所绘制的不同密度、不同角度的等分平行线条,在相互迭加和错动过程中产生的波纹运动感而制成的教学投影片。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线条动画式投影片,可以形象地演示出电流、气体流动、齿轮转动等效果。用Word97绘制线条动画式投影片的基本方法是,先用绘图工具绘出所需的基本线条或图形,再设置它的图形格式,调整它的大小、线条、角度等,经过多次复制、粘贴和组合而成。在制作线条动画式投影片时,首先要制作一张盖片,即在一张投影片上制作出相互平行、等分的直线条纹,其密度一般为24条/10mm。然后在另一张透明胶…  相似文献   

12.
量词转盘     
圆形白纸两张,半径约15cm,纽扣一颗。 方法: 1.在一张圆形纸上画许多的小圆圈并分别在上面画出各种物品(如图1)。 2.在另一张圆形纸上画圆圈,然后剪掉,变为空心圆形洞(如图2)。 3.将两张圆形纸过塑,把图2放在图1上面,在圆心处用一颗纽扣固定,使两圆可转动。  相似文献   

13.
在解决图形一般情形下问题时要善于先研究问题在特殊情况下图形的性质以及发现问题结论的方法,在此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和感悟,进而合情推理猜想一般情况问题的结论,类比尝试迁移解题方法去处理问题的一般情形,这是我们研究数学问题,进行数学猜想和证明常用的思维策略.课本习题:如图1,在一张透明胶片上画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图2在另一张透明胶片上画正方形A’B’C’D’,并且A’B’大于12AC,如图3,叠合两张透明胶片,使点  相似文献   

14.
物理投影教学二则金瑞吉,谭祥贵有些物理实验因不便于学生观察,难以保证实验效果,但是如果用活动投影片来模拟实验就能收到很好的实验效果。比如托里拆利实验,将“水银槽”制作在基片上,“长玻璃管”制作成旋转片,模拟玻璃管的竖直、倾斜,在旋转片上制作一张抽拉片...  相似文献   

15.
材料工具:A4透明塑料胶片、8开彩色卡纸(或其他纸张)、小夹子、各色水粉画颜料. 方法:前几期我们曾欣赏过趣味绘画专题的"透明人物"作品,小朋友们还记得画出的人物作品都是在胶片上创作的吧!今天,我们还是采用透明胶片,却使用了另外一种的表现方法--拓印胶片版画.把胶片绘画印在卡纸上,会变出两张内容相同而方向相反的作品喔.快想象一下,你还可以用什么材料相互对印呢?  相似文献   

16.
沈锡琼 《云南教育》2001,(10):44-45
线叠式动片属复合片中的抽拉片类,教学中常用来模拟演示气体、液体的流动和波的传播等,演示效果好,很受师生欢迎,自制的效果,往往不甚令人满意。这里,简要介绍这种投影片的制作方法。   一、线叠式动片的结构   线叠式动片是由一幅定片和一幅盖片复合而成的。定片又称为图形底片或基片,上面除所描绘的物象外,在其所要流动、波动的部位上还绘有彼此平行等距的线条。盖片是可抽拉的,比定片长一倍左右,宽与定片大体一致,盖片上是一些密度均匀的竖直线条。   二、线叠式动片的运动规律   线叠式动片之所以“动”,是因为定片…  相似文献   

17.
贴鼻子     
上课了,王老师笑眯眯地 走上了讲台,说,"同学们,我 们今天搞活动。"大家一下子 高兴起来,都在想:是什么活 动?好不好玩呢? 过了一会儿,老师拿出了 一张画贴到了黑板上,我们一 眼就认出了画上画的是三毛。  相似文献   

18.
右手定则可用来判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借助于一组迭加式投影片,配合演示实验,将实验的机理以有形的、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磁感线的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投影片主要由两张定片和一张动片组合而成,具体方法如下:一、定片定片有两张,其中一张是表示磁感线方向的,可用红色透明的水彩来画,如图(-)所示。另一张是由若干条长约15厘米、间距为每厘米10条的平行细线组成(用碳素墨水画),如图(二)。二、动片为…  相似文献   

19.
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意料之外,偶然得来的。有时候,拍照拍了一卷胶片,最后的一两张胶片,本来不打算拍的,为免于浪费,随便拍了两张。谁知道胶片冲出来以后,效果最好的就是最后拍的那两张。拍照的时候,挑了一大堆精心搭配的衣服,顺便又带了一套衣服。谁知道照片拍出来之后,效果最好的不是精心挑选的那几套衣服,而是顺便带去的那一套。你画了很多张画,眼看还有些颜料,你随便再画一张,最满意的竟是这一张。  相似文献   

20.
目标1巩固10以内数与量的关系。2感知10以内的数序。制作材料长30厘米左右厚纸板2块,长30厘米、2毫米左右厚的胶片2张,万能胶,油性笔,剪刀。制作过程1把每张胶片各5等分。用油性笔分别在两张胶片上写出数字1—5和6—10,并在数字下方画上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