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精神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功能与使命。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把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和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强调了其重要意义。对“大学语文”课程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充分认知和极大关注,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要落实这一共识,就必须明确“大学语文”课程“传承文化,培育青年学生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陶冶情操,提升青年学生在精神成人过程中的人文素质”这两大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实践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实践路径,并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成效为例进行了论述,达成了从大学语文教育角度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语文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人文教育是塑造人文精神的唯一途径。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大学语文教育饱受争议,但由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频繁发生。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帮助国人重寻心灵的宁静,构建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期待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其可以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大学语文不仅内容弘博深厚富于人文性,而且还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人格,陶冶情操等重任。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但由于浅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泛滥、应试教育的桎梏、市场经济的物质化等原因,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缺失严重.大学语文课程应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深层关联角度进行思考,树立“大语文”教学理念;注重教材内容,对文本做整体关照;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等,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观,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加深文化底蕴,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人文精神,构建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9.
面对功利主义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文学、文化经典教育应该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大学生应在文学、文化经典的滋润下提升思想品格,形成道德自律,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的培养除思政课以外,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大学语文教育是多维度的,涉及到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等多种学科的渗透,其侧重点在于对作品的哲学意蕴、文化内涵、审美特质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揭示。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触及灵魂,有思想启迪,即要借助文学文化“文本”这一“他者”认识周遭世界,看到自己的人生处境,感到自我精神的缺失,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是人类、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最根本的精神或内在的灵魂。人文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大学语文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塑造学生人文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积极研究人文教育对策。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通过科学的路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材。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人文内涵深厚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相通、功能互补,是充实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载体。利用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身心发育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正是有利时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把握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把影视文化引入大学语文课堂,可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影视文化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日渐明显,但它永远都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到影视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这是值得大学语文教师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在"大学语文"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内容体系的构建两个角度出发,对"大学语文"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肩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教育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藏”,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吸收,要有选择的继承发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学队伍,要求教师学者化;需要选编适用教材,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搭建一个有效载体;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凸显传统文化教育特色;需要积极探求新的评价体系,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张妮 《海外英语》2014,(21):38-39
Teaching language is teaching culture. English i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with local and global significance.In“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Chinese culture elements are deficien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nov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world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include not only western cultural elements but also fully present Chinese culture elements.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联系,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大学生思想的充实、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的树立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可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而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大力度,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教学是华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又大大拓宽了华文教育文化教学的领域。五禽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健身运动,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五禽戏具有趣味性、体验性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华文教育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教学,尤其适用于如"寻根之旅"之类的短期教学,是较为科学、高效的华文教学资源。五禽戏融入华文教学不仅扩充了华文教育的内容,而且有效地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首先,要注重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注重日常教学渗透,实施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教育;最后,要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