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2岁 的 周 军 是 京 城 一 家小 型 服 装 商 店 的 个 体 老 板 ,现在 他 又 多 了 一 个 身 份 :京 城 三家 报 纸 的 兼 职 “新 闻 线 人 ”。周军 告 诉 记 者 ,6月 份 他 给 京 城各 报提 供 了 18条 新 闻线 索,有15条 上 了 报 ,仅 仅 一 个 月 他 就从 各 个 报 社 领 取 “报 料 ”奖 金1500多 元。 据 记 者 了 解 ,现 在 京 城 活跃 着 不 少 像 周 军 这 样 的 “新 闻线 人”。随 着京 城 报业 竞争 的 加剧 ,为 争夺 新 闻资 源 ,目前 京 城几 乎 所 有 媒 体 都 推 出 了 “报 料有 奖”的活 动 。按 照提 供线 索 的价 …  相似文献   

2.
“周末版热”,是近几年来报纸上出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不用说综合性报纸,就是一些专业、行业、企业报纸也对办周末版趋之若鹜。如同那句流行的广告用语“有路就有丰田车”、“有报就有周末版”一样。问题是大潮涌起,难免泥沙俱下。名相同实则相悖的例子比比皆是。怎样才能把周末版办出特色,办出品位?我认为当前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可读性、思想性、新闻性这三者的关系。(一)周末版的特色是什么?直观地说,就是周末。这是同义反复吗?不是。周末的概念,在西方,是从有“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那一天开始便有了。在中国。“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3.
2004年 12月 ,浙 江省 工商 行 政管 理局 首 用 突 “然死 亡法 ,宣布 262家 企业 信用 破产 ,并依 法 吊 ” “ ”销了 其营 业 执照 。几 天 以后 ,杭州 市 也在 公布 了 八千余 家 信用 破 产”的 企业 名单 后,将 他们 从合 法 经 “营者 名单 上 剔除 。 这些 被 宣布 “信 用 破产 ”的 企 业有 欠 钱不 还者 、制假 贩假 者 ,名单 中 甚至 还 包括 了 浙江 欧陆 风 情 “咖啡 馆”“浙江 西 泠印 社 文化 发展 有限 公 司”“浙 江专利 等 一些 曾经 赫 赫有 名 的公 司。 …  相似文献   

4.
侧看高考     
李长江 《新闻传播》2005,(7):i001-i001
我的感觉缘于一位朋友的牢骚:哈尔滨市一所考场门前的道路,被有些家长用车生生给拦断了,不让任何人和车通过,理直气壮地说怕影响学生们答卷。据媒体报道,被家长们下令不准通行的还有更多的路,而且还有更多的“不许”限制着人们的行动。这几天,家长们握上了权杖。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民事诉讼中,名公们将息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价值取向,这集中表现在调判手段中“情、理、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司法目标上对“终绝讼争”的期盼。  相似文献   

6.
郑旭燕,146医院一名普通女护士。从去年下半年起,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前卫报》等报刊上见稿60多篇。这名正处花季年龄,并身临护理一线工作的护士,是怎样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郑旭燕住在6人一室的集体宿舍里,一个唯一的床头柜,是她深夜加班写作的“书桌”。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休息,她把本来瓦数就不大的台灯再用一张报纸罩起来,悄悄地埋头耕耘。她几乎把所有的星期天、节假日都用在了业余写作上。她说:“我盼节假日,为了有一个更安静的环境,去更好地学习与写作。”离医院只有一墙之隔的公…  相似文献   

7.
播音发声学中把口腔控制要领分为四个要点:“提颧肌、挺软腭、开牙关、松下巴”。其实这四个要点在实际运用中是一次完成的,基本方法是:“提颧肌之前下巴先稍微往后收,牙关(上下槽牙张开)打开,软腭自然上提挺起,颧肌自然向上提。”四个要点协调统一,一次完成。基于这个特点我们把四个要点简称为“提颧肌”。 什么是“颧肌”?人体解剖学中这样解释:“‘颧肌’属于运动系一类,是面部肌肉的一部分,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面部肌肉又主要分布在口裂和眼裂的周围,分为环行肌和辐射状肌两种。‘颧肌’属于辐射状肌,它的上方位于眼轮…  相似文献   

8.
《福州晚报》近日刊登一篇“特稿”《山中 ,那座五人学校》 ,叙述“恐怕是共和国版图上最小的一所在编学校”的一位老师和4名学生的故事。这篇“特稿” ,洋洋四五千字 ,可是读完之后 ,读者无法知道这所“五人学校”到底在哪儿?文章中没有点明学校所在的省、县(市) ,所出现的地名或单位只有“于盘小学”(即“五人学校”)、“于盘村”、“纸坊学区”、“张夏镇诗礼中学”等。可以相信 ,绝大多数读者不知道这些地名或单位在哪里。“何地”是新闻五要素之一。“何地”这一要素应该准确明了 ,让读者一阅读新闻报道很快就能明白。依笔者之见…  相似文献   

9.
1994年6月至10月,我应美国麦克莱斯特学院世界新闻所之邀,赴大洋彼岸作了一次访问,对美国报业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及面临的挑战有了一些了解。(一)车出旧金山南行约一小时,可见一座小城——圣何塞。城边上有一家小报,报名为《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它因最早驱车驶上信息高速公路,而一举成为这个国家新一轮报业革命的先驱。在这家报社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该报总经理里斯·詹内怀恩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且一边口述,一边演示了他和他的15名同事正在从事的工作。随着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滴滴略略”地…  相似文献   

10.
读书如行路,有坦途,亦有误区。遇坦途时,自然春风得意,事半功倍;而入误区时,则迷惑难返,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走出误区?得靠辩证法。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用辩证法作些分析,或许还能给后来的读书者以思考或借鉴。其一:“苦读成才”两面观幼年时一提读书,就把“苦”字技上,谓之“苦读”。我想这恐与老师的灌输有关。像那东汉孙敬“头悬梁”、战国苏秦“锥刺股”之类的故事,都无一例外告诉人们,非苦读不能成才。是的,苦读的确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对于那些从未苦读过或对苦读浅尝辄止的人来说,苦读无疑是一味补药,你果要成才,就得…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的新闻阅评工作从1991年起,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年。市有关领导说:“新闻阅评是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单位关系,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非常得力参谋和助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北京市新闻阅评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阅评:逐步规范制度化 北京市是全国最早开展新闻阅评工作的省市之一。1991年8月,市委宣传部组织了12名具有丰富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参加新闻评议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提建议、当参谋。1996年7月,中宣部在烟台召开“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座谈会”,提出了新闻阅评…  相似文献   

12.
说来真“荒唐”,我的第一篇“萝卜条”是管闲事得来的,且登在《解放军报》上!那篇“萝卜条”的题目是《为经商军嫂补习法律课》。说来也巧,当时我们部队正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法制宣传月教育活动,这件事我觉得是个新闻,可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报道,正在这时,一件事情启发了我。一次我上街,看到有些经商军嫂在营销活动中,出售腐烂变质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本想上前制止,又~想,何必管闲事呢?再说,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么办?何不给领导提个建议,让军嫂们也结合自己的经商活动学学法,懂得遵守职业道德呢…  相似文献   

13.
我采写的系列报道《夜宿农家探增收》(以下简称《夜宿》),先后获得了2001年度南通市和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回想起这组报道采写和获奖的经过,促使我思考了新闻采访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平心而论,《夜宿》系列在写作特色上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能登上省、市好新闻的“大雅之堂”,印证了新闻界的一句行话:“脚板底下出新闻”。扎下去摸实情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中央关心、农民关注的一件大事。此事进展到底如何,农民收入究竟怎样?带着问号,怀着关切,我于去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先后赴通州、海安、海门采访。头几天,…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新型报纸图片编辑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界 如 何建 立图 片 编辑 运行 机 制?此文 可帮 助 我们 开阔 思路 。作 者 借 鉴 国 外 的 报 刊 传 播 经 验 和 理 论 ,从 对 “新 闻 摄 影 ”的 概 念 解 释 、生 理接 受 规 律 、读 者 阅 读 习 惯 的 变 化 和 视 觉 心 理 等 几 个 方 面 ,说 明 了 重 视 并 大量 采 用图 片作 为 信息 载体 的 一种 必然 的 发展 趋势 。在 图 片编 辑机 制 的设 想方 面 ,作 者 介绍 了 写 作 、编 辑 、设 计 工 作模 式 ;在 图 片 编 辑的 职 责 、任 务 与 素质 问 题上 ,提 出了 一 些具 有操 作 性的 设想 和 建议 。本 刊发 表 此文 ,期 望进 一步 引 起报 界同 仁 的重 视,加快 建 立符 合各 报 实际 的图 片 编辑 运行 机 制。  相似文献   

15.
阚敬侠 《新闻记者》2006,(10):44-45
富士康案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新闻界人士普遍认为,富士康公司此举挑战了新闻职业的底线,直接威胁到记者个体的采访报道自由和人身财产安全。令记者们有人人自危之感。广东、上海市记协负责人、各大新闻媒体负责人、新闻界知名学者专家纷纷表态。舆论几乎一致谴责大企业欺凌小记者的行为。台湾记者公会前负责人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指出富士康的母公司——台湾鸿海集团曾在2004年对台湾一名女记者使用此法。受到记者公会抗议.历经8个月而最终和解。中国记协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将在查明真相的基础上坚决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互联网上绝大部分言论,均是支持记者谴责企业。法律界有关法学专家和律师则纷纷质疑这起诉讼的程序和实体是否合法,认为诉讼目的意在对新闻媒体和记者产生“寒蝉效应”,遏制正常的舆论监督和新闻报道。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认为这是一起正常的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