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强国打造应凸显出民族体育文化个性和民族体育文化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有作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查阅、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站在打造体育强国的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价值及存在的困境,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厘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内涵,阐释传播能力建设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建设策略。价值: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国家形象塑造,提升国家形象亲和力。困境:传播主体协同不足,传播内容生产不优,传播渠道建设质量不高,受众分析不足,传播影响力不强。策略:以协同为基点构建传播共同体;以完善叙事体系为突破优化传播内容;以媒介资源整合为动力加强传播渠道建设;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受众分析;以提升“内力”为根本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究民族传统体育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生态教育价值,经济发展价值,健康促进价值。困境:产品质量不高,社区参与受限,设施生态兼容性低,规范标准缺失。策略:细化产品结构功能,提升供给质量;重视本地民众参与,增加民生福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升级;完善行业规范标准,保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进行研究,分析其价值、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价值:强健国民体魄,服务健康中国;传承体育文脉,增进民族团结认同;承载教育使命,提高国民素养。困境:保障机制不健全,传承人员相对不足,文化场域变迁,域外体育冲击。发展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体系;扩展传承人员,推进活态传承;重塑民族文化特色,提升传承效能;增强自我认同感,强化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国际体育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及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等,回顾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结合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分别从话语内容、表达形式、概念使用与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现存困境,构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构建经历了起步阶段、转型阶段与突破阶段。主要问题包括:(1)话语内容:学术视野与视角存在局限性;(2)表达形式: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脱离;(3)概念使用:概念与理论创新性不强;4)路径选择:学术研究成果与话语传播不畅。建议:(1)话语内容:拓宽体育学术视野,树立话语先机意识;(2)表达形式:正确处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关系;(3)概念使用:注重核心概念提炼与理论的持续创新;(4)路径选择:学术界与媒体协作推广学术话语传播。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国际话语权理论的学理分析,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公平正义”国际话语观,应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我国竞技体育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基本思想。研究发现,我国竞技体育国际话语权存在发展困境,主要包括话语环境困境、话语能力困境、话语方式困境、话语内容困境等4个方面。由此,针对性地提出纾解路径:研判客观形势,学习国际经验,树立风险意识;完善体制机制,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特色赛事;研制专项计划,创新体育援助,深耕中华文化;加强理念引领,提高治理水平,推进体育现代化治理。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加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以及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指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存在制度保障尚未健全、基本理念定位不准、教学目标设置模糊、教学资源整合不够、过程性评价缺失等方面问题。研究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文化润人,深挖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文化;坚守体育本色,明晰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把握主导力量,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关注育人过程,做实做常体育教学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本文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特征;阐明了和谐社会的本质、科学理论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认识与实践问题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教育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分别从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必要性、困境及实践路径三个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讨论,旨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广泛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湘琼  邓罗平 《体育科技》2022,(3):108-110+113
文化自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主题,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积极构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治理的必要要求。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从课程论的角度分析当前传统体育文化引入体育课程的困境,认为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评价体系方面,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提高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目标地位,提高体育文化课程的比重、内容,构建针对体育文化的专门课型,提高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丰富课程评价的方法,创新课程评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肖斌 《体育风尚》2021,(5):87-88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传统气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对我国人民具有依赖性、持续性和普遍性。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分析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结构、重要性和价值,并根据文化价值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更多可能途径和战略。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冲突与话语谱系的内在紧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压力下,都市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乡土文化的"格式化",西方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文化的"殖民化",以及工业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阉割化",造成了其生存境遇与多元价值冲突.同时,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话语的零散结构、学术价值的知识证明及其现代反思的连锁突变导致了其文化境遇与话语谱系的内在紧张.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审思民族传统体育助力全民健身的优势、困境,并提出助力对策。民族传统体育助力全民健身的优势:文化资本厚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广大群众参与;技术体系博大,助力高效实践;人文思维显著,推进国际发展。困境:文化认同程度低,观念偏向现代体育;原有生态环境被打破,窄化了空间场域;支持力量单一,削减了方法选择;国际推广发展滞后,弱化了对外交流特色。助力对策:提升文化认同,增添文化内涵价值;优化生态环境,扩充地域资源储备;激发社会力量,丰富开展凝聚动力;深化国际交流,厚植国际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审思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价值和趋势,并提出发展路径。价值:助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增长;赋能治理有效,增强乡村道德教化;优化乡风文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乡村社会建设;致力生态宜居,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趋势:多产融合是实践路向,三治融合是创新举措,文明建设是核心导向,社会服务是必然要求,生态保护是应有之义。路径:促进产业延伸重组,打造产业体系;深化乡村治理改革,强固治理效能;盘活传统文化资源,释放文化储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服务质量;坚守乡村生态本色,拓展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原则依循,并提出发展路径。原则依循:立足中国式,持守文化个性;瞄准现代化,推进文化转型;对标国际化,扩大文化辐射。发展路径:系统性整理,构筑文化发展的坚实根基;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文化现代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影响力与感召力;国际性传播,填补中华体育的国际缺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认为:保护传承的哲学依据是"道法自然;"保护传承的基本价值原则是"本地居民为主;"保护传承的文化重心是体育价值观;保护的实践前提是普查和田野考察;保护的主体是当地民族群体;保护内容的最终甄选者应是本地民族群体;保护民族体育文化根基的唯一实践路径是遵循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实施"整体性保护;"民族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大众。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探讨数字化视角下中国武术国际推广的价值、困境,并提出推广路径。推广的价值:内容由单一向丰富多元过渡、受众由精英向人人共享延伸、场域由线下向线上融合拓宽。面临困境:数字化教学仍有缺陷、数字化平台相对缺乏、数字化智库存在缺失、数字化内容较为缺少。提出推广路径:完善数字化教学,拓展以教促长;搭建数字化平台,强化人文沟通;构建数字化智库,加强知识建构;丰富数字化内容,展现武术全貌。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文化建设是现代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独特功能,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现实困境,提出了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相关理念.  相似文献   

19.
分析广西民族传统的发展困境与现状,探讨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形式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发展路径。研究认为应从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时代的内涵、树立民族地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式、引导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革新的思维转变、注重经济产业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打造符合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模式、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的培养等七个不同方面合力助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向前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社会资本视域下对少数民族体育非遗传承价值、动力机制、困境,并提出传承路径。价值: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制度规范,塑造身体文化认同的信任机制,建构生活实践参与的关系网络。动力机制:制度规范是仪式秩序塑造的保障,组织框架是文化网络链接的基础,文化根基是情感认同形成的关键,实践参与是文化脉络延续的标识。困境:制度保障不完善,互惠规范体系不足;组织框架不健全,网络节点协同不畅;价值挖掘不深入,理念认同逐渐松动;实践参与不广泛,文化内涵感悟不强。路径:完善制度规范,建构传统文化保障体系;健全组织框架,搭建文化生态融合模式;深挖文化内涵,凝聚理念价值认同意识;拓展实践参与,实现文化底蕴具身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