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实行新课改后,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行为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要我们一味地去迎合学生。张扬个性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奉承迁就。面对困惑,我们要学会思考,特别是我们新老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波 《吉林教育》2006,(11):60-60
我们不是农民,却要播种,耕耘和浇灌,我们不是医生,却要诊断,救治和护理;我们不是军人,却始终伴随着鼓点,号角和旗帜。为让我的学生们在“绿色的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我因势利导,走进了他们的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3.
相遇     
人世间最难相遇。 我们每天与很多张面孔擦肩而过,但这不是相遇; 我们不停地认识一些新人,彼此交换名片,互相开着玩笑,这也不是相遇;  相似文献   

4.
有一样生物既不是从记忆深处钻出来的,也不是与我们同时代的,而是属于未来世界的,那就是鸽子。别以为楼顶那一群群、一伙伙的鸽子是和我们同伙的,不!它们只是从这里出发,去到未来。不是有一些一去不回了吗?  相似文献   

5.
黄波 《语文新圃》2010,(5):9-10
这正是公民社会的旨趣所在。它不是要对抗什么,不是要反叛什么,不是要颠覆什么。它不过是一个一个人的自我救治,不过是一个一个社会细胞的自我修复。不是外科切除,而是精确改良,微观演进,用新生命的生长遏制社会的溃烂。这之于我们可能是最现实也最可行的选择。先贤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他们昭示着人类可能达到的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6.
科学精神不是物质。尽管科学精神能让我们感受到迷雾中灯塔的亮光、盛夏林间石上流的清凉,不是空气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空灵、洁净,并非彩云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祥云的神奇、飘荡。  相似文献   

7.
<正>胡适曾经对他的孩子说过:“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呢?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我们要尊重、相信并引导孩子,要学会适时适度放手。我们和子女分属不同的个体和灵魂,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物,更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和孩子应该平等相处,  相似文献   

8.
这不是一个追星的栏目,也不是一个猎奇的栏目,更不是一个崇拜名人的栏目。我们只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访问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把前沿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用的教育方法介绍给家长们。如果您需要我们采访哪方面的专家,欢迎您“点将”,您的参与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不是物质。尽管科学精神能让我们感受到迷雾中灯塔的亮光、盛夏林间石上流的清凉,不是空气却能让我们感受封空气的空灵、洁净,并非彩云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祥云的神奇、飘荡。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的单细胞辛辛苦苦进化了30亿年,筛选出人;人类用了3.575年。进化出如此灿烂的文明。达尔文说的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我们知道,人类本身不是最强的,只是宇宙中一根脆弱的芦苇。所以根据进化论,我们和我们的文化将一步步向“适”靠近,而不是朝着最优秀、最强大、最智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职趣     
一批新员工找公司老板理论:“当初公司的招聘启事上明明许诺给我们的月薪是1500-3000元,可我们每月领到的实际薪水都是1500元,不是2000元,更不是3000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用来剖析,也不是被用来影射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萃》2001,1(6):40
不是欣赏,不是认可。不是推荐,是为了让关注孩子、关心教育的人们了解一种存在,并反思我们在这些童谣里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郑杰 《上海教育》2004,(9X):50-50
我们当中许多人不是为了奉献才当教师的,因为奉献可以作为从事任何职业的目的;我们也不是为了爱孩子才当教师的,如果是这样,应试教育也不会搞得如火如荼;我们一定不是为了发财才当教师的,全世界没有靠当中小学教师发财的例子。我认为,绝大多数人最终当了教师,只是因为这种职业满足了一种谋生的需  相似文献   

15.
职业就像我们生活的台阶,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时段站在不同的位置和高度,开阔眼界,丰富自身。它已经不是毕业时的一锤定音,也不是郁闷难耐时的频频跳槽,它需要终生的策划。  相似文献   

16.
许翠玲 《山东教育》2006,(12):31-31
阅读课中的情感价值观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空中楼阁,它蕴含在文本中,我们耍立足文本,多渠道开发文本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造房子要有建筑材料,写作则要有生活素材。生活素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生活素材源于我们周围的生活,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周围的所有事物.用心想一想,就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8.
陈丹萍 《教师》2013,(25):118-118
进入初中.同学们的学习任务增多了,学习难度也增大了.那我们的学习方法还是不是照搬小学时的呢?当然不是。针对这个新情况,我们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适应新学科多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相似文献   

20.
时间     
佚名 《高中生》2012,(12):21-21
我们并不是拥有太少的时间,而是拥有太多被我们浪费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