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权至上”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总框架。“王权至上”之历史现象的形成与儒家“天人感应”理论和宗法观念对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儒家教化的长期渗透影响下,“王权至上”成为人们不假思索而接受的“理所当然”的信条。人们毫不吝啬地把社会性的精神权威“道”与“圣”虔诚地奉献给了“天”的代表——至高无上的君王。人们的宗教情结寄托在世俗君王的身上。世俗的君王成了人们信奉的最大教主。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宗教神权始终是依附、屈从于世俗王权的,既不可能与王权分庭抗礼,更不可能凌驾于王权之上。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兴衰轨迹,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扫罗是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撒母耳是犹太人历史上最后一位士师,两者处于从士师时代到王国时代过渡的特殊时期。因而,作为"上帝"权能代表的先知撒母耳和世俗王权代表的扫罗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冲突的产生有撒母耳个人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与历史政治大环境对王权的呼唤和王国建立初期的政教冲突有关。  相似文献   

3.
“天德”一词首现于西周中期的法律文献《吕刑》中,它的出现是随着西周政权的日趋巩固而进一步神化王权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统治者借助于“天德”的神圣性以论证王权至上的政治企图。“天德”具有哲学内涵,相当于“天道”,它直接引发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规律、社会伦常以及人道性命的深刻思考,对中国古代哲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士”之自觉到“人”之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化传统中,士自先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一种精神上、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自觉与成熟,这导致了这一群对人世俗生活及个人情性的不甚关注,甚至是忽视。而至先春末,随着君权政治的日益加强,士之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复苏,开始把向来朝外(社会)的目光向内(个人)转,由此到汉代,特别是汉末发生了士阶层“人的觉醒”,士也因此真正地成熟和血肉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5.
自从西方耶稣会传教士于明朝末年来到中国后,便借用中国古籍中原有的名称“天主”作为他们所信奉的最高神的译称,基督新教则译作“上帝”。此后,我国研究哲学、历史、宗教的学者反过来又用基督教关于“天主”、“上帝”的观念来看待和解释中国古代的上帝观,认为随着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宗教观念便从多神教过渡到—神教,产生了百神之长——上帝,并将上帝解释为“掌管自然天象的  相似文献   

6.
“天”是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给中国文化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也使得对这一关键词的解释更具“弹性”。明清之际,天主教耶稣会士正是利用中国之“天”的特点,提出“合儒”策略,认为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天”就是基督教的“上帝”。其目的当然是要传播基督教,但他们的适应之道却给当时中西文化的沟通打开了一个“通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士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现实生活中的士人往往处于两难之境,既要追求独立不迁的人生操守,又要迎合世俗,故形成社会环境与个体价值追求的矛盾冲突。董仲舒《士不遇赋》集中阐述士"遇"与"不遇"之关键在于其生存的时代,士之处世则应以"正心而归一善"为标准,勿为世俗而丢弃人格,旨在论述特定时代中士人的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士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现实生活中的士人往往处于两难之境,既要追求独立不迁的人生操守,又要迎合世俗,故形成社会环境与个体价值追求的矛盾冲突。董仲舒《士不遇赋》集中阐述士"遇"与"不遇"之关键在于其生存的时代,士之处世则应以"正心而归一善"为标准,勿为世俗而丢弃人格,旨在论述特定时代中士人的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9.
中西悲剧艺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比较了西方古典悲剧与中国古代“哀曲”在主人公、情节、悲喜剧因素和戏剧冲突等方面的差异。并指出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化原因,认为西方古典悲剧主要是在形而上层次对生命、对人类的存在等永恒的问题发出哲学追问:而中国古代“哀曲”则执着于现实表象世界,多演绎世俗人物的悲欢离合,宣扬伦理精神。最后以《桃花扇》为例,探讨了中国人特有的悲剧精神——历史虚无感。  相似文献   

10.
犹太人的读书传统是犹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宗教崇智主义读书传统,其实质是为上帝而读书,而宗教律法中对于教育义务的规定以及犹太教社会采取的其他种种措施保证了该读书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在启蒙运动后,他们的读书由为上帝读书变成了为个人自己、为民族而读书,宗教崇智主义传统变成世俗崇智主义传统,在精神上读书成为一种世俗意义上的信仰,在实际中成为“走出去”“融入主流”“往上走”的途径。从犹太民族发展史来看,大体而言,犹太人的读书、教育热情与他们所在地的城镇化、产业转型以及他们自身职业的转变构成一种正向促进的互动关系。分析犹太崇智主义读书传统的形成与演变,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之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本文拟通过价值观的透视,来窥探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主要特质,并分析其贡献与局限。一、重世俗而轻神性重世俗而轻神性是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第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  相似文献   

12.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的“士”种类有很多,最引人注目的当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有高低两个层次。在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有志于道”、“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是高层次的价值观,而社会上的多数人是以“寿”、“富”、“贵”、“子”为价值目标,这是低层次的世俗价值观。本文对世俗价值观的内容,合理因素、世俗价值观与高层次价值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士、知识分子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士”、“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人们常常不加思索地等同起来加以使用,认为中国古代的士就是知识分子,或者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就是士。不可否认,士与知识分子确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二者的差别也不容忽视。对此,人们尚未予以充分注意,故仔细分析士与知识分子的差别,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士,具有一定意义。中国古代的士,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及历史过程的独特内涵与性质,使之成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中世纪中外“三士”,是指出现于西欧国家的骑士、东方日本的武土、中国的使土。无论从体育角度还是从史学角度研究此“三士”的尚武活动,都有一定的意义。西欧国家的骑士骑士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产物。封建主为了进行战争和镇压人民而训练了许多骑士。骑上的训练活动是欧洲中世纪体育的重要内容。骑士的训练内容主要是尚武活动,其培养制度基本如下:七岁前的贵族子弟都在家接受家庭教育。七岁后,即开始骑士教育的第一阶段——侍童阶段。他们被送往世俗封建主的城堡或著名的牧师家里学习上流社会的各种礼节,熟悉其生活习惯。而所…  相似文献   

16.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从一个侧面解读北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村晚近小说的叙事话语明晰而单调,在他的创作中不仅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绝然对立,而且将一切世俗的存在置于自己设置的故事背景与框架中,以他者的悲剧结局来印证自己的思想,在自设的巨型词语中,完成关于人类命运救赎的设想.这样文学作品时常为证明他的神学主题而存在,文学创作也担当起了福音传播的任务.这是作家北村的成功还是误区?姑且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区分为切入点来解读北村.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史作一个概略的分析,便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是一个伟大而又渺小,清醒而又糊涂的阶层。他们总是处于封建统治集团和老百姓之间的夹缝地位,竭尽心力,逞才献智。其结局,不是备受艰辛、惨遭屠戮,便是谬托知己,误尽平生,在强大的封建专制集权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逃避这一共同的悲剧命运。虽然,他们有的跌倒在官场仕途上,有的寄迹在山野市井里,但他们都同样忠心耿耿、至死不悟地怀着一个臆想,即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满腹才华,贡献给理想中的盛世明君。 他们天真地信赖“学而优则仕”,以致一误再误。他们活得艰苦、劳累,是一个可敬而又可悲的阶层。在此阶层中,有一个特殊独立的群体——名士。 所谓名士,是指中国古代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却拒绝出仕,以风流潇洒为人生特色的知识分子。或许是名士们天生就具有我行我素的叛逆性格,或许是由于中国历史代儒家知识分子在劫难逃的悲剧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大学精神是“士”的精神,或可概括为“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精神,其基本特征为:“士”是中国大学精神千年主体,“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久远根基,“做人”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首要论题,“合一”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结构特征。继承“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传统,保障学人自主,通过明道、变道、弘道走上与全人类的精神发展相通的道路是弘扬中国大学精神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是一组主题相同的诗,除一、二两首纯属自咏外,其它五首分别歌颂了古代六个“贫士”,即阮公、荣叟、黔娄、袁安、张仲尉、黄子廉。了解上述诸“贫士”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一组诗的目的。作者歌颂的这六个“贫士”,除阮公事迹不明外,其余五人在有关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荣叟,即荣启期,据《列子·天瑞篇》记载:孔子游于泰山,见到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当孔子问到他感到快乐的事有哪些,荣作了具体回答;最后荣说:“贫  相似文献   

20.
省思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大学精神是“士”的精神。或可概括为“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精神,其基本特征为:“士”是中国大学精神千年主体,“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久远根基,“做人”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首要论题,“合一”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结构特征,继承“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传统,保障学人自主,通过明道、变道、弘道走上与全人类的精神发展相通的道路是弘扬中国大学精神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